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承穿便衣找旅館,卻被領進很差的房間,他照了鏡子才知道原因

1927年冬, 劉伯承前往上海, 不久便被派往蘇聯學習。 留學蘇聯, 使得他有機會一邊總結失敗教訓, 一邊學習當時世界上最新、最好的軍事科學。

劉伯承首先就讀的是蘇聯高級步兵學校。 入學時, 他已經三十六個歲, 一個中國班三十多人, 就數他的年齡最大。 這個年紀開始學俄文, 自然要比其他年輕的同學困難得多, 但對於一個在麻醉藥失效的情況下都能咬牙接受眼科手術的人來說, 這點困難又不算什麼。

為了攻克語言關, 常常是別人已經熄燈就寢, 劉伯承還要獨自跑到室外走廊裡, 利用走廊裡的燈光背俄文單詞。 他“視文法如錢串, 視單詞如銅錢, 視疑難如敵陣”, 經過數月努力, 終於提起“錢串”, 攻克“敵陣”, 達到了能直接聽教官講課和閱讀俄文教材的程度。

從一戰前的沙皇時代起, 蘇聯的軍事教育就以嚴格著稱。 上課教員提問, 學員起立回答得不對或不完全對,

教員都不會讓你坐下, 只有等到下一個學員回答得對的時候, 他才會示意你坐下來, 這種教學法被稱為“照相”。

劉伯承在入學之初就被校方介紹是“中國著名的軍事將領、南昌起義的參謀長”, 可有時也要被“照相”, 這讓他“硬是很惱火”。 可是他很快就體現到“照相”自有“照相”的好處, 那就是可以促使自己在學習中更加全神貫注。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劉伯承)

南昌起義後, 劉伯承曾經感慨:“當軍人就不能怕打仗。 ”蘇聯學習讓他得出一個新的體會:“蠢人是要打敗仗的。 ”

要想不做打敗仗的蠢人, 實在沒有其它便捷途徑, 只能不怕吃苦頭, 不怕丟面子, 用勤能補拙的辦法來增進學識。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謀帥劉伯承》)

實體書《謀帥劉伯承》現已出版上市。

謀帥劉伯承 ¥36.9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