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少年戀母之性猶未脫”,蔣介石對母親的俄狄浦斯情結

導語

蔣介石離世前對操辦後事的家人說:

“棺材不落土, 要等到將來, 有一天葬到大陸, 葬到家鄉去!”

《團結報》文史e家(ID:wenshiyijia2016)原創, 轉載務必獲取授權。

1949年, 人民解放戰爭已成雷霆萬鈞、排山倒海之勢, 國民黨政權已危如累卵、破在旦夕。 下野後在溪口養屙的蔣介石, 日見乾癟、衰老, 整日愁眉不展, 憂心忡忡。

△蔣介石與母親的合影

4月25日這天, 他佝僂著腰, 拄著拐杖, 來到蔣母墓前, 深深地鞠躬致哀。

他就要告別這方生他養他的土地, 漂泊海峽彼岸了。 頓時思緒紛繁, 孩提時的玩耍嬉戲, 母親的音容笑貌, 依依在目, 宛如發生在昨天, 是那般的清晰。 他轉身離去時, 口中喃喃祈禱。

蔣母身世

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的身世, 經唐人《金陵春夢》“小說家言”的任意編造, 使本來十分清楚的事情, 妄生疑竇, 無端地罩上神秘的色彩, 成了天方夜譚的故事, 越傳越玄。

△王采玉

王采玉, 原名彩玉, 1864年出生, 浙江省嵊縣葛竹村人。 王氏祖先于明朝洪武年間, 自奉化連山遷居葛竹村。 王采玉的祖父王毓慶為第十六代孫, 生有三子二女, 長子王有則, 次子王有模, 三子王有金, 都是未得功名的國學生。 王有則, 字品齋, 1820年生, 熟讀詩書, 精明能幹。 他以販賣土產為業, 因在皖南、浙西招集流亡人口, 開墾戰亂棄留的荒地而致富, 晚年回家鄉葛竹村。 原配姚氏, 生三子一女。 姚氏死後, 續娶歡譚姚振昌之女, 又生一女二子, 女即王采玉。

王有則卒於1882年, 其時家道中落, 女兒王采玉才19歲。 大弟賢巨嗜賭成性, 小弟賢裕患有精神病,

全家生計艱難, 全憑她縫縫補補, 賺得零錢, 貼補家用。 王采玉原嫁奉化縣曹家田竺某為妻, 夫妻僅生活幾年, 竺某病故, 王采玉又回娘家寡居。 自此, 茹素念佛, 足不出戶。

蔣介石的父親蔣肇聰(字肅庵), 承父業經營玉泰鹽鋪, 以食鹽生意獲利, 家庭經濟自給自足, 並日漸富裕。 蔣肇聰原配徐氏, 生有一女一子, 女名瑞春, 子名周康(字介卿, 號錫侯)。 徐氏病故後, 續娶孫氏為繼室, 不久亦病故。

王采玉堂兄王賢東, 是蔣家玉泰鹽鋪的老夥計, 得蔣肇聰信任, 掌管店務兼司賬務。 蔣肇聰自孫氏去世後, 總是唉聲歎氣, 鬱鬱寡歡。 王賢東有意為其撮合新人, 再結良緣。 他見堂妹王采玉一人獨撐家門, 艱辛淒苦, 便前去說合。 1886年, 王采玉嫁給蔣肇聰為填房。

蔣肇聰長王采玉22歲, 老夫少妻, 無比恩愛。 1887年生長子, 名瑞元(即蔣介石), 越三年, 生長女名瑞蓮, 又三年, 生次女, 名瑞菊(不久夭亡), 再三年, 生次子, 名瑞青(3歲而亡)。 王采玉勤儉持家, 家境也較寬裕, 並能不時資助娘家老母和兩個弟弟。

抗戰時, 重慶曾經發生過河南人鄭紹發冒認宗親的事, 此人到處說王采玉為河南人, 改嫁奉化, 蔣介石為他的同母兄弟。 蔣介石是個聰明人, 他知道鑒於自己的特殊身份, 此事既不能大肆闢謠, 也不能採取斷然措施, 迫於無奈, 只得讓戴笠將其軟禁起來。 蔣介石對此事一直不能釋懷, 抗戰勝利後, 他請陳佈雷為其在溪口修家譜, 特意囑咐:“佈雷先生, 修譜之事, 就托你了, 請多費心。 先母身世, 望在家譜內著重提及。”

童年頑劣

△蔣介石臺北故居牆上掛著王采玉像

蔣介石幼時喜惡作劇,3歲那年,為探喉管有多深,竟往喉管裡插進大半根筷子,幸虧母親發現,急急拔出,才救了一條小命。5歲的那年冬天,他看到大水缸上浮著又圓又亮的冰塊,竟用木凳接腳,探身打撈,不料傾斜失重,載入缸內,被路人救出時,又冷又嗆,奄奄一息,幾乎斃命。

他8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悲悲戚戚,哀毀骨立,而他依然調皮玩耍,不是舞槍弄棒,就是廝打械鬥,每每打得頭破血流,方肯散場。他在私塾讀書時,自由散漫,不受約束,很少聽從教誨,為此,沒少挨老師戒尺痛打。溪口鎮上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叫他為“瑞元無賴”。

蔣介石有個比他小8歲的弟弟瑞青,與他全然不同。他是這樣描寫弟弟的,“其貌之溫而麗,與其性之靜而澹也。”“瀟瀟逸逸,舉止不苟如成人也”,“妙言巧歌,奇態異狀,雖群兒之佼者莫能離,乃兄視之瞠乎後矣。”王氏既為生計所累,又為頑皮的長子所煩擾,現得如此嬌兒,當然視為掌上明珠,十分鍾愛。不幸的是,瑞青3歲夭亡,王氏椎心號泣,悲痛欲絕,竟以成人排場,將其安葬在亡夫墓側,並為他冥配。後來,蔣介石有經國、緯國二子,王氏還命將經國過繼給早已死去的瑞青為子。可見,王氏對次子的愛之深,思之切了。

蔣介石15歲時,王氏為早續香火,也使貪玩調皮的他有一羈束,央人聘娶岩頭村毛鼎和的女兒毛福美為妻。王氏十分喜愛這個兒媳婦,而蔣介石卻瞧不順眼,只是懾于王氏的威嚴,不敢發作。後來,他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對毛福美越發看不上眼,開始冷落、疏遠,直至離棄。

1905年,蔣介石決意去日本學習軍事。王氏失去次子後,心情抑鬱深重,現在唯一的兒子又要去國東渡,自然不舍離去。可是,孤門獨寡的酸澀和苦楚,激勵她割捨親情,將重振門庭、光宗耀祖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於是把節衣縮食所攢的全部積蓄拿出來,資助兒子東渡日本。

侍奉母病

蔣介石在日本與同盟會領導人陳其美結為盟兄弟後,經陳其美引薦,受到孫中山的接見,加上張靜江、許崇智等人的提攜,他開始在中國政壇上嶄露頭角。王采玉十分清楚兒子所處地位的重要,所以很少打攪,偶爾書信一封,也不免勖勉一番,讓兒子安心國事,“死生一視盡義,勿以家事為念”。

1919年3月,蔣介石在上海度假,立即去函奉化,讓積勞成疾的母親來上海求醫。蔣介石在他的寓所,見到了朝思暮想的母親,當他見母親面容憔悴,形容枯槁,淚水止不住奪眶而出。王采玉見站在面前的兒子滿面紅光,加上一身戎裝,越發顯得魁梧健壯,心情格外愉悅,凝視許久,全然忘卻旅途辛勞和疾病疼痛。

蔣介石和母親在上海共同度過兩個星期,朝夕共話家常,設法給母親逗樂。只是因為福建軍務緊急,才讓其母返鄉。離別時,王采玉一再囑咐他:“瑞元啊,娘知道孫文器重你。要不然,去年我家修家譜,他怎麼還特意給娘送來匾,上面寫著……”他知道老太太記不清楚了,連忙答道:“廣慈博物”。老太太接著說:“娘不扯你的後腿,只是娘希望你,在我活著的時候,每年都要回來看我一次”。

母親去了溪口老家,蔣介石仍然惦念母親病體,經常往返於上海、奉化之間,以至將公務置之不問。次年初,他又將母親接到上海,延請滬上名醫診治,每天親侍湯藥,陪伴病榻之旁,噓寒問暖,樂話家常,老太太也十分高興,自覺病體好轉,於是又回溪口老家。

可是,到了6月,蔣母病情又見沉重,他又將母親接來上海靜養診治。在上海五十多天,老太太時好時壞,總是不得康復。他心中犯惑,瞞著母親,向醫生討教,醫生只得直言相告:“令堂為虛勞之症,痊癒好轉,確實困難,臂如油盡燈滅。先生在今年內,一定要多多在意”。而此時,孫中山又回到廣州,函電交馳,急需他在軍事上予以籌畫。

國民黨的一些大員,如邵元沖、胡漢民、廖仲凱等也連連來電催促。後來,他的盟弟戴季陶銜命前來,兩人大吵一架,這才將母親送回溪口,趕赴廣州就任援桂軍中路軍總指揮。到了廣州,他的心還在溪口,還在母親身上,終日忐忑不安,神不守舍。他料理完軍務後,又回到溪口,見母親病體仍無好轉跡象,便帶著母親來到普陀山,陪著老太太求神拜佛,虔誠地祈祝母親早日康復。這時,孫中山又頻頻電催他來廣州籌畫軍事。國民黨的一些要員也連連來電,要蔣介石“深念國事黨事之艱難,積極負責,束裝即來”。他百般無奈,眾情難卻,只得急急趕往廣州。途中,他下榻旅舍,夜臥床上,只見北雪茫茫,一望無際,自己獨步雪野,寒徹肌骨,凍的他連聲叫娘。驚醒後,冷汗淋漓,方知是一場惡夢。他坐定後,心煩意亂,默念此必凶兆,於是又匆匆返回溪口。

身後殊榮

蔣介石趕到溪口,母親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治。他日夜不懈,陪侍病榻,也無回天之術,王采玉於1921年6月14日去世。蔣母去世後,孫中山即為蔣母畫像作贊辭:

“陟彼四明,名山蒼蒼,

瞻彼南海,大風泱泱;

中有賢母,儀式四方,

厥生公琰,為國之良。”

其時,廣州戰事依然吃緊,孫中山屢屢來電,望他“墨絰從戎”,“速來相助。”蔣介石只得將母柩暫厝家中,爾後趕快啟程。途中大雨滂沱,他又連夕作夢,夢見母柩被洪水浸泡。於是,第二天,又趕回溪口,但見母柩安然,心中方才踏實。

他在前方將軍務安排妥貼後,又心急火燎地趕回溪口,並從廣東、江西請來知名的風水先生,為亡母尋找風水寶地,最後選定白岩山魚鱗嶴中壟凸起處,據風水先生講,這個穴位正在彌勒佛肚臍眼,母塋擇此,可得佛門保佑。他又擇定“黃道吉日”為亡母安葬。這天,孫中山特派陳果夫等參加喪禮致奠,孫中山的祭文為:“嗚呼!文與郎君介石游十餘年,共曆艱險,出生入死,如身之臂,如驂之靳,朝夕未嘗離失,因得略識太夫人懿行……”孫中山題寫的“蔣母之墓”和“範足式”,鐫刻在墓碑的正面。蔣介石撰寫的挽聯:“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愧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由張靜江書寫,鐫刻在墓碑兩側。

蔣母安葬後,蔣介石逐年興建,在距墓近半華里的半山坡,建一蔣母墓莊,由國民黨元老譚延 書寫的“慈庵”橫匾,懸於進門處。內中樹立許多石碑,有譚延 書《孫大總統祭蔣太夫人文》,于右任書《先妣王太夫人事略》,吳稚暉書《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獎慰蔣中正同志文》,蔡元培書《國民會議慰勉國民政府蔣主席詞》等碑。王氏生前是料想不到身後能享有如此的殊榮。

蔣母在世時,蔣介石幾乎每年都要回鄉省親,蔣母去世後,他也要年年來家鄉祭掃祖墳。自從母親去世後,他每逢生日便不進餐,侍衛人員不解,他便告訴他們:“兒生日母苦日。為子女者不能只為生日喜悅,更應不忘母親的痛苦。我不進早餐,就是寄託著對母親的哀思和追念。”他在中國大陸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曾有過屈辱的三次下野,每次下野,都以為母掃墓,恪守孝道為名,而退居溪口,遙控當時的政治局面。國民黨的黨政軍要員凡去溪口的,必有蔣介石陪同,前往拜謁蔣母墓,然後才向蔣介石請示討教,這已成為定例。

作者 |張家康

編輯 | 陳曉燕 楊鏑霏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請給我一個大大的

望在家譜內著重提及。”

童年頑劣

△蔣介石臺北故居牆上掛著王采玉像

蔣介石幼時喜惡作劇,3歲那年,為探喉管有多深,竟往喉管裡插進大半根筷子,幸虧母親發現,急急拔出,才救了一條小命。5歲的那年冬天,他看到大水缸上浮著又圓又亮的冰塊,竟用木凳接腳,探身打撈,不料傾斜失重,載入缸內,被路人救出時,又冷又嗆,奄奄一息,幾乎斃命。

他8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悲悲戚戚,哀毀骨立,而他依然調皮玩耍,不是舞槍弄棒,就是廝打械鬥,每每打得頭破血流,方肯散場。他在私塾讀書時,自由散漫,不受約束,很少聽從教誨,為此,沒少挨老師戒尺痛打。溪口鎮上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叫他為“瑞元無賴”。

蔣介石有個比他小8歲的弟弟瑞青,與他全然不同。他是這樣描寫弟弟的,“其貌之溫而麗,與其性之靜而澹也。”“瀟瀟逸逸,舉止不苟如成人也”,“妙言巧歌,奇態異狀,雖群兒之佼者莫能離,乃兄視之瞠乎後矣。”王氏既為生計所累,又為頑皮的長子所煩擾,現得如此嬌兒,當然視為掌上明珠,十分鍾愛。不幸的是,瑞青3歲夭亡,王氏椎心號泣,悲痛欲絕,竟以成人排場,將其安葬在亡夫墓側,並為他冥配。後來,蔣介石有經國、緯國二子,王氏還命將經國過繼給早已死去的瑞青為子。可見,王氏對次子的愛之深,思之切了。

蔣介石15歲時,王氏為早續香火,也使貪玩調皮的他有一羈束,央人聘娶岩頭村毛鼎和的女兒毛福美為妻。王氏十分喜愛這個兒媳婦,而蔣介石卻瞧不順眼,只是懾于王氏的威嚴,不敢發作。後來,他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對毛福美越發看不上眼,開始冷落、疏遠,直至離棄。

1905年,蔣介石決意去日本學習軍事。王氏失去次子後,心情抑鬱深重,現在唯一的兒子又要去國東渡,自然不舍離去。可是,孤門獨寡的酸澀和苦楚,激勵她割捨親情,將重振門庭、光宗耀祖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於是把節衣縮食所攢的全部積蓄拿出來,資助兒子東渡日本。

侍奉母病

蔣介石在日本與同盟會領導人陳其美結為盟兄弟後,經陳其美引薦,受到孫中山的接見,加上張靜江、許崇智等人的提攜,他開始在中國政壇上嶄露頭角。王采玉十分清楚兒子所處地位的重要,所以很少打攪,偶爾書信一封,也不免勖勉一番,讓兒子安心國事,“死生一視盡義,勿以家事為念”。

1919年3月,蔣介石在上海度假,立即去函奉化,讓積勞成疾的母親來上海求醫。蔣介石在他的寓所,見到了朝思暮想的母親,當他見母親面容憔悴,形容枯槁,淚水止不住奪眶而出。王采玉見站在面前的兒子滿面紅光,加上一身戎裝,越發顯得魁梧健壯,心情格外愉悅,凝視許久,全然忘卻旅途辛勞和疾病疼痛。

蔣介石和母親在上海共同度過兩個星期,朝夕共話家常,設法給母親逗樂。只是因為福建軍務緊急,才讓其母返鄉。離別時,王采玉一再囑咐他:“瑞元啊,娘知道孫文器重你。要不然,去年我家修家譜,他怎麼還特意給娘送來匾,上面寫著……”他知道老太太記不清楚了,連忙答道:“廣慈博物”。老太太接著說:“娘不扯你的後腿,只是娘希望你,在我活著的時候,每年都要回來看我一次”。

母親去了溪口老家,蔣介石仍然惦念母親病體,經常往返於上海、奉化之間,以至將公務置之不問。次年初,他又將母親接到上海,延請滬上名醫診治,每天親侍湯藥,陪伴病榻之旁,噓寒問暖,樂話家常,老太太也十分高興,自覺病體好轉,於是又回溪口老家。

可是,到了6月,蔣母病情又見沉重,他又將母親接來上海靜養診治。在上海五十多天,老太太時好時壞,總是不得康復。他心中犯惑,瞞著母親,向醫生討教,醫生只得直言相告:“令堂為虛勞之症,痊癒好轉,確實困難,臂如油盡燈滅。先生在今年內,一定要多多在意”。而此時,孫中山又回到廣州,函電交馳,急需他在軍事上予以籌畫。

國民黨的一些大員,如邵元沖、胡漢民、廖仲凱等也連連來電催促。後來,他的盟弟戴季陶銜命前來,兩人大吵一架,這才將母親送回溪口,趕赴廣州就任援桂軍中路軍總指揮。到了廣州,他的心還在溪口,還在母親身上,終日忐忑不安,神不守舍。他料理完軍務後,又回到溪口,見母親病體仍無好轉跡象,便帶著母親來到普陀山,陪著老太太求神拜佛,虔誠地祈祝母親早日康復。這時,孫中山又頻頻電催他來廣州籌畫軍事。國民黨的一些要員也連連來電,要蔣介石“深念國事黨事之艱難,積極負責,束裝即來”。他百般無奈,眾情難卻,只得急急趕往廣州。途中,他下榻旅舍,夜臥床上,只見北雪茫茫,一望無際,自己獨步雪野,寒徹肌骨,凍的他連聲叫娘。驚醒後,冷汗淋漓,方知是一場惡夢。他坐定後,心煩意亂,默念此必凶兆,於是又匆匆返回溪口。

身後殊榮

蔣介石趕到溪口,母親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治。他日夜不懈,陪侍病榻,也無回天之術,王采玉於1921年6月14日去世。蔣母去世後,孫中山即為蔣母畫像作贊辭:

“陟彼四明,名山蒼蒼,

瞻彼南海,大風泱泱;

中有賢母,儀式四方,

厥生公琰,為國之良。”

其時,廣州戰事依然吃緊,孫中山屢屢來電,望他“墨絰從戎”,“速來相助。”蔣介石只得將母柩暫厝家中,爾後趕快啟程。途中大雨滂沱,他又連夕作夢,夢見母柩被洪水浸泡。於是,第二天,又趕回溪口,但見母柩安然,心中方才踏實。

他在前方將軍務安排妥貼後,又心急火燎地趕回溪口,並從廣東、江西請來知名的風水先生,為亡母尋找風水寶地,最後選定白岩山魚鱗嶴中壟凸起處,據風水先生講,這個穴位正在彌勒佛肚臍眼,母塋擇此,可得佛門保佑。他又擇定“黃道吉日”為亡母安葬。這天,孫中山特派陳果夫等參加喪禮致奠,孫中山的祭文為:“嗚呼!文與郎君介石游十餘年,共曆艱險,出生入死,如身之臂,如驂之靳,朝夕未嘗離失,因得略識太夫人懿行……”孫中山題寫的“蔣母之墓”和“範足式”,鐫刻在墓碑的正面。蔣介石撰寫的挽聯:“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愧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由張靜江書寫,鐫刻在墓碑兩側。

蔣母安葬後,蔣介石逐年興建,在距墓近半華里的半山坡,建一蔣母墓莊,由國民黨元老譚延 書寫的“慈庵”橫匾,懸於進門處。內中樹立許多石碑,有譚延 書《孫大總統祭蔣太夫人文》,于右任書《先妣王太夫人事略》,吳稚暉書《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獎慰蔣中正同志文》,蔡元培書《國民會議慰勉國民政府蔣主席詞》等碑。王氏生前是料想不到身後能享有如此的殊榮。

蔣母在世時,蔣介石幾乎每年都要回鄉省親,蔣母去世後,他也要年年來家鄉祭掃祖墳。自從母親去世後,他每逢生日便不進餐,侍衛人員不解,他便告訴他們:“兒生日母苦日。為子女者不能只為生日喜悅,更應不忘母親的痛苦。我不進早餐,就是寄託著對母親的哀思和追念。”他在中國大陸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曾有過屈辱的三次下野,每次下野,都以為母掃墓,恪守孝道為名,而退居溪口,遙控當時的政治局面。國民黨的黨政軍要員凡去溪口的,必有蔣介石陪同,前往拜謁蔣母墓,然後才向蔣介石請示討教,這已成為定例。

作者 |張家康

編輯 | 陳曉燕 楊鏑霏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請給我一個大大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