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老外談】西班牙學者:“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對新的全球化進程的理解和創新

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裡奧·裡奧斯

胡裡奧·裡奧斯(西班牙)

時至今日,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 已經不僅僅是地緣政治範疇內不同大陸、不同國家之間的互動。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對新的全球化進程的理解和創新, 它不但超越了舊有的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 同樣也將盡可能多的國家納入其中, 填補了此前全球化進程留下的空白。

因此, “一帶一路”倡議肩負著三重使命。

首先, “一帶一路”倡議意味著分享, 中國與世界分享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轉型所做的思考和採取的行動。 中國的經驗告訴全世界, 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結構調整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質變的支柱和關鍵, 也是發展可持續對外貿易的基礎。 在這層含義上, “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各國, 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意味著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準的重要機遇。

其次, “一帶一路”倡議意味著向世界傳遞以全人類福祉為核心的全球經濟增長新模式。 世界需要一個“文明”的全球化, 這種全球化的進程需要我們付出更多, 需要我們時時刻刻關注到全人類的福祉,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幫助人類戰勝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不公平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引發的全球動盪和不確定性。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 最不發達的國家一直在承擔金融危機帶來的惡果, 而新自由主義提倡的發展模式加劇了全球局勢的緊張——這些教訓告訴我們, 人類需要一個新的、具有充分包容性的、能夠避免兩極分化的發展模式, 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應當帶給人類的新理念。

最後, “一帶一路”倡議意味著共同應對環境變化。 “一帶一路”所代表的新的發展動力不能再重蹈“先污染, 後治理”的老路, 而是應當將環境保護的意識深深植入這一倡議的根基之中, 努力實現通過推廣清潔能源的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中國清楚地認識到, 創建一個世界規模的、龐大的基礎設施和貿易網路,

需要全世界不同國家、地區和大洲的共同努力, 需要全人類凝結共識, 坦誠對話, 相互理解。 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 舊有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繼續推動全球化進程的需求, 為了推動全球化的健康發展, 人們迫切需要新的理念和思維。 中國在這一關鍵節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為全球化的發展貢獻了新的思路, 在這個進程中, 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但更加重要的是, 這些新興國家在整個人類社會中將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帶有自身文化、哲學、歷史和思想烙印的發展之路。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投資國之一, “一帶一路”倡議將進一步明確中國在未來全球合作中的投資方向和重點,

同時也將進一步豐富中國對外合作的內涵和外延。 “一帶一路”絕不僅僅是一條推動各國經貿交往的走廊, 而是一個彙聚了各國資源流, 讓世界的資源優化配置的通道。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廣泛回應, 中國將在全球化進程的頂層設計上獲得更大的發言權, 也能夠為全球化這幅畫卷添加更豐富的色彩。 中國將承擔更多的全球責任, 將為全球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參考模式。 在未來的全球發展中, 我們將越來越多地看到“中國模式”的影子。 但我們應當注意到, 中國並不是將自己的發展模式強加到任何一個國家身上, 而是堅持“求同存異”的理念, 幫助各國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 在新的國際環境下,發展中國家將面臨更多的機會,“一帶一路”倡議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改變業已持續數十年的全球經濟版圖的契機。而對那些最貧困的國家來說,“一帶一路”倡議也意味著希望。

當然,“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自然條件、國情、政治制度,以及千差萬別的地緣政治因素,“求同存異”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非朝夕之功。但是,全球化是人類發展的大趨勢,“一帶一路”倡議順勢而為,必將為人類走向全球融合的未來奠定牢固的基礎,也一定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

(作者: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中心主任胡裡奧·裡奧斯 翻譯:史斌斌 王路)

在新的國際環境下,發展中國家將面臨更多的機會,“一帶一路”倡議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改變業已持續數十年的全球經濟版圖的契機。而對那些最貧困的國家來說,“一帶一路”倡議也意味著希望。

當然,“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自然條件、國情、政治制度,以及千差萬別的地緣政治因素,“求同存異”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非朝夕之功。但是,全球化是人類發展的大趨勢,“一帶一路”倡議順勢而為,必將為人類走向全球融合的未來奠定牢固的基礎,也一定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

(作者: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中心主任胡裡奧·裡奧斯 翻譯:史斌斌 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