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身為“民國好男人”的傑出代表,可胡適最終還是出軌了!

作者:金滿樓

胡適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時, 萬國學生會曾請他演講中國婚姻制度, 其中尤對盲婚(即包辦婚姻)提出疑問。 為免尷尬, 胡適遂發妙論:

“貴國人結婚, 男女先事戀愛, 戀愛熱度達至極點乃共締姻緣。

敝國人結婚, 從前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男女素未謀面, 迨結為夫妻後, 始行戀愛, 熱度逐漸增加。

是故, 貴國人之婚姻是愛情之終也, 敝國人之婚姻則愛情之始也。 ”

話雖如此, 胡適的婚姻卻是不折不扣的包辦婚姻, 而作為新派人物的胡適, 最終卻選擇了屈從。

不管是出於對母親的孝心也好, 抑或是對於妻子江冬秀的同情也罷, 胡適的婚姻維持了四十多年, 兩人相依相伴過了一輩子, 外人見仁見智, 胡適亦“不足為外人道”。

其中甘苦, 誰又能猜得透呢。

在江冬秀一面看來, 這或許是“幸運”的, 而對於胡適來說, 可能更多的是甜酸苦辣, 百味雜陳, 其中充滿矛盾、掙扎、容忍與遷就,

甚至是難言的隱痛與辛酸。

胡適與江冬秀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平靜中度過, 但並不是一點漣漪都沒有。

事實上, 在胡適的一生中, 他曾遇到過多名才貌遠勝於自己的“小腳太太”而又愛慕自己的知識女性, 但他卻始終未敢越雷池半步。

在美國求學期間, 胡適曾遇到韋蓮司, 又曾遇到莎菲女士陳衡哲, 但胡適畢竟是個“膽小的君子”, 發之以情, 束之以禮, 即便心中有愛, 但也只能私心懷慕而已。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1923年夏天, 剛過而立之年的胡適到杭州煙霞洞療養, 遇上了當年婚禮上的小伴娘曹佩聲。

曹佩聲是胡適三嫂同父異母的妹妹, 比胡適小十歲, 當時正在杭州女子師範學校讀書, 而胡適是鄉里的大名人, 兩人在美麗的西子湖相遇, 摩擦出一段悱惻的愛情。

可惜的是, 此時的他們, 一個是“使君有婦”, 一個是“羅敷有夫”, 曹佩聲受到新思想的影響, 毅然與丈夫離婚。

而胡適, 卻顧及家庭及名聲, 沒敢採取果斷的行動, 最終令曹佩聲獨居終生,

而胡適也只能把這份情感深埋於心。

胡適的太太江冬秀當時得知了此事, 她雖然是一個舊時代的婦女, 但並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女子。

某次, 在為此事爭吵中, 她在憤怒之下竟拿起裁紙刀向胡適擲去, 幸未得中。

胡適對這個太太,

其實是心存畏懼的, 因為江冬秀頗喜吵鬧, 而胡適為人謙和, 加上小時候所受的刺激, 他最不願意的事情就是與人吵架, 因而只能不斷忍讓, 委曲求全。

不過, 胡太太也不是一無是處。 她雖然文化程度很低, 但管理家務卻是一把好手, 而且做得一手好菜(最善做安徽鍋)。

每次家中請客, 常常是胡太太一手包辦, 既經濟又實惠, 令胡適也臉上有光。

由此可見, 一個好太太, 關鍵要管住男人的胃。 不然, 婚姻可就有點麻煩了。

胡太太喜歡熱鬧, 愛打牌打麻將, 家中經常是牌友不斷, 她對丈夫的學問一無所知。

不過, 在其美國家中的書架上, 金庸的小說倒是與胡適本人的著作同排並列, 這也是江冬秀的最愛。

毫無共同語言, 而如此婚姻, 能維持到老,也確實不容易。

由此也可見,胡適的包容與涵養確實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節選自金滿樓:《民國原來是這樣》,現代出版社2010年)

能維持到老,也確實不容易。

由此也可見,胡適的包容與涵養確實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節選自金滿樓:《民國原來是這樣》,現代出版社2010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