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羽水淹七軍並非神來之筆,有一人便預料到這個局面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 嚴禁轉載)

“天時地利人和”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 於禁戎馬一生, 結果建安二十四年八月, 在樊城之下, 他遇到了“不可抗力”, 那一年, 襄樊一帶暴雨傾盆, 連綿不止。 針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 曹操的揚州刺史溫恢有著清晰的認識, 他當時在合肥抵禦孫權, 他對兗州刺史裴潛說:“這裡雖有敵人, 但不足為慮, 我現在擔心的是荊州曹仁那裡有隱患, 如今天降暴雨而曹仁孤軍, 未作準備。 關羽驍銳, 又是在這個時候進攻, 只怕對我軍十分不利”。

遠在合肥的溫恢看到的問題, 曹仁、於禁或許也能看到, 但是, 要想在倉促間準備好幾萬大軍的抗洪設備舟船器械恐怕也不是很容易。 總之, 就像溫恢擔心的那樣, 八月間, 漢水暴漲, 洪水氾濫, 原本平緩的漢水頃刻之間化作十萬雄兵, 將襄陽樊城圍困。

洪水乍來, 擁有精良水軍的關羽, 不但不擔心, 反而如虎添翼。 而曹仁一方, 曹軍本就不善水戰, 所以, 在樊城的曹軍遇到洪水, 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曹仁在樊城僅有數千人馬, 平地水深數十米, 城牆崩壞, 關羽乘船包圍樊城, 其高度幾乎能與城上的守軍平視, 曹軍皆驚。

曹仁在樊城狼狽不堪, 苦苦支撐, 他期待著城外的於禁七軍來救, 可是, 此時於禁的處境比他還要慘。

於禁等七軍屯紮在樊城西北的平魯城, 那裡的城池遠不如樊城高大堅固, 因此很快就被洪水淹沒。 沒有水具的於禁只有帶著人馬登上高坡, 他望著滔滔洪水一籌莫展。 關羽軍皆乘大船殺來,

於禁軍戰馬鎧甲戰鬥器具盡數被大水淹沒, 喪失了戰鬥力的於禁七軍無奈之下, 只得投降了關羽。

龐德也在此處, 大水一來, 他的部隊也損失慘重, 但他仍頑強抵抗, 率殘餘部隊登上水堤繼續作戰, 關羽指揮大船四面圍住他, 亂箭齊射,

龐德手下部將董衡、董超想要投降, 皆被龐德所殺, 後來雙方弓箭射盡, 開始進行白刃戰, 短兵相接, 龐德報定了必死的決心, 在手下人皆降的情況下, 他仍然試圖乘小船回到樊城與曹仁匯合, 卻在中途被關羽俘獲。 龐德寧死不降, 被關羽斬殺。

後來曹操聽說於禁投降, 龐德不屈,他哀歎說:於禁跟了我三十年,誰知道事到臨頭還不如龐德啊。

樊城一戰,關羽俘虜曹軍三萬人,生擒左將軍假節鉞於禁,至此,曹操派往荊州救援的部隊全軍覆沒,曹操的襄樊防線眼看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險。

龐德不屈,他哀歎說:於禁跟了我三十年,誰知道事到臨頭還不如龐德啊。

樊城一戰,關羽俘虜曹軍三萬人,生擒左將軍假節鉞於禁,至此,曹操派往荊州救援的部隊全軍覆沒,曹操的襄樊防線眼看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