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甘肅的一個縣,被譽為“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鎮”!

甘肅省, 簡稱甘或隴, 取甘州與肅州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 元代設甘肅省, 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以西, 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 故又簡稱為隴。 人口為2763.65萬人, 人口2553.9萬人。 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 被譽為“河岳根源、羲軒桑梓”。 咱們今天說一個甘肅的一個縣, 被譽為“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鎮”!


它就是涇川, 隸屬甘肅省平涼市, 面積1409.3平方公里, 人口28.32萬人, 涇川縣居絲綢古道要衝, 為華夏文明腹地, 自古以來是西出長安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鎮, 著名景點有回山王母宮、瑤池、王母宮石窟等著名景點。 約西元前11世紀的商代末年, 涇川境內有當地歷史上最早的兩個國家--阮國和共國 , 兩國都是商的諸侯國。 阮國疆域在今城關、羅漢洞、涇明、紅河之間, 共國疆域在今城關水泉寺一帶。 後來均被周文王所滅。

約西元前768年的西周末年, 義渠戎逐漸強大, 在今慶陽西南寧縣建立西戎古國--義渠國, 涇川境屬之。 周赧王四十三年, 秦昭襄王滅義渠戎, 置北地郡, 轄今平涼東5縣、慶陽和寧夏的固原地區。 涇川境屬之。 西漢時期, 漢武帝元封五年, 置十三刺史部。 元鼎三年, 分北地郡而設安定郡, 安定郡屬涼州刺史部管轄。

安定郡治高平, 東漢時期, 漢順帝永建四年, 羌族勢力衰敗, 安定郡遷回。 三國時期, 安定郡轄境屬魏國。 曹操平定關中隴右之後, 安定郡隨涼州刺史部被併入雍州。

西晉時期, 安定郡下轄安定、臨涇、烏氏、都盧、鶉觚、陰密、西川7縣, 十六國時期,

晉湣帝建興五年, 北朝時期北魏太武帝神三年, 設涇州。 西魏大統元年廢臨涇縣, 分臨涇縣與朝那縣的一部分置安武縣。 並在涇州治總府, 治所安定。 隋煬帝大業三年, 撤州而複置郡, 安定郡統7縣:安定、鶉觚、陰盤、朝那、湫古。 大業十二年, 改湫古縣置臨涇縣, 治所在今慶陽市鎮原縣境內。

唐高祖武德元年, 安定郡改名涇州;太宗貞觀時, 全國設10道, 涇州屬關內道。 涇州領5縣:安定、鶉觚、臨涇、良原、陰盤;天寶元年, 全國改10道為14道, 改州為郡, 涇州為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 因"安史之亂", 避安祿山之諱, 改安定郡為保定郡, 安定縣改為保定縣;乾元元年, 複為涇州, 領保定、靈台、良原、臨涇、潘原5縣;大曆三年春, 設涇原節度使, 管理涇州、原州, 治所在涇州;光化二年, 隴山以東屬岐王李茂貞的彰義軍節度使管轄, 治所在涇州。

北宋時期,宋初涇州為彰義軍節度,太宗太平興國元年,金時,涇州屬慶原路。金世宗大定七年,改保定縣為涇川縣,意為涇水之川。元光二年,遷州治于長武,不久又遷回涇川。涇州領涇川、長武、良原、靈台4縣。元時,涇州初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立總司,明太祖洪武三年,涇州降為散州,屬平涼府,撤涇川縣,縣事由州直理。民國二年,涇州改名涇縣,民國三年複名涇川至今。

文:淩晨小米粥

北宋時期,宋初涇州為彰義軍節度,太宗太平興國元年,金時,涇州屬慶原路。金世宗大定七年,改保定縣為涇川縣,意為涇水之川。元光二年,遷州治于長武,不久又遷回涇川。涇州領涇川、長武、良原、靈台4縣。元時,涇州初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立總司,明太祖洪武三年,涇州降為散州,屬平涼府,撤涇川縣,縣事由州直理。民國二年,涇州改名涇縣,民國三年複名涇川至今。

文:淩晨小米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