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西一小夥數百幅素描畫作 展示山西美麗鄉村

在遠處大山間, 錯落有致的山村、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窯洞民居以及門前的小橋、大槐樹等等, 在山西一小夥的畫筆下, 清淺的線條簡單地勾勒出山西美麗鄉村。 3月14日, 張丁丁向記者聊起了自己所畫的鄉村素描。

山西最美村莊雲頭底村。 作者供圖

雲頭底村, 周邊有山有水, 自然環境優美。 走過吊橋, 在村內, 走進這樣一處院子, 是一座上了年代的老舊瓦房, 樣式古樸規整, 看上去還是一戶講究的人家。 雖飽經歲月風霜侵蝕, 不過還是佇立著。

然而, 在該村許多房子並沒有如此幸運, 不少房子因久無人居而塌陷毀壞了。 在該村畫畫時, 張丁丁每天都會和該村的一名老中醫聊天。 老中醫平日裡給所在村莊和附近十裡八村的村民看病。 他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醫務員, 後來回村當了一名老中醫。 每次見面, 老人都會給張丁丁講許多抗美援朝的故事。

張丁丁也和老中醫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後來, 張丁丁回去看過這位老人, 然而, 令他惋惜的是, 這位和藹可親, 給他講故事的老熟人已經離世。

左權水坡村。 作者供圖

在張丁丁的印象中, 左權水坡村, 人少。 空蕩蕩的村裡街道上, 已經沒有人走過。

山西最美村莊左權軍寨村。 作者供圖

在許多人的記憶中, 故鄉都有棵粗壯的古槐, 在軍寨村的古槐下, 到了夏天, 濃蔭蔽日, 村民們圍坐在樹蔭下乘涼, 聊天。 在村裡, 傳說, 這棵古槐是唐代的。 而據考證, 這棵古槐甚至可能是現代, 到了夏天, 樹上還會長出槐米, 當地村民摘下就放進嘴裡吃。

據傳, 在大槐樹下, 過去清漳河發洪水, 該村的人們都跑到古槐樹下躲避洪水。 而水退後, 村裡的人們避過了洪災。 久而久之這個傳說就流傳了下來, 人們都把這個傳說信以為真。 當地人更是把古槐當做神樹。 有事的時候, 人們也會去給古槐燒香磕頭祈福。 那時候, 丁丁就是在古槐下的樹蔭下, 把軍寨村畫在了一張張畫紙上。

榆次西窯村。 作者供圖

這是大雪中繪下的西窯村, 鵝毛般地下著大雪, 張丁丁坐在雪地中, 畫著大雪下西窯村。 村民看見他在這麼冷的天, 在外邊畫畫, 讓他去屋裡畫, “這麼冷的天, 我們都在屋裡, 你跑外邊還畫畫了。 ”他婉謝了對方的好意。 繼續在大雪中作畫。

雖然手凍得疼, 但是, 雪中的西窯村, 顯得更有一種獨特的意境。 西窯村的民居, 有著地方特色, 都是土窯洞。 這在山西已經非常少見了, 不過該村已經成了“空心村”, 當時, 全村僅有一兩戶人家。

山西最美村莊昔陽縣井溝村。作者供圖

當地村民所居住的是石頭窯洞,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空間最大利用的同時,也兼具美感。當地石頭多,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房子,壘牆,就連街上的路都是石頭鋪就。人與自然和諧,從建築上體現出來鄉村這種美。該村有一對癌症夫妻,妻子馬懷蘭曾獲感動山西人物。正是她們的帶領下,井溝村呈現出了朝氣勃勃的氣象。

2002年,馬懷蘭與丈夫周銀柱雙雙被查出患有癌症後,回到老家井溝村休養。當看到村裡的貧窮狀況後,他們決定幫鄉親們做點事情。2005年6月,村民們推選馬懷蘭出任井溝村村委會主任。10年來,她和丈夫累計出資400萬元,甚至賣掉了城裡的房子來建設這個小山村。為村裡修路,修水窖,種植綠化林、經濟林,還對村民進行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經過培訓,村民們分別學到了建築裝飾、刺繡編織、花燈製作等技術,在他們的帶領下,井溝村村容整潔,村裡的街街巷巷都特別乾淨。村民生活也恬淡自然。家家有了小產業,人均年收入從1000元提高到了5000元。馬懷蘭和丈夫還發展村裡的旅遊業,井溝村也被昔陽縣列為“十大特色村莊”進行推薦。

左權縣柏峪村。作者供圖


左權縣柏峪村。作者供圖


左權縣柏峪村。作者供圖

在給柏峪村畫畫時,張丁丁可以說,歷經千辛萬苦,由於該村地處偏僻,他從左權縣去柏峪村,為了抄近路,聽說山上有個古道,相對能節省時間,他便選擇翻山越嶺去柏峪村。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從早上出發,翻越了兩座山,走了將近十來個小時。到了柏峪村時,天色已暗。此時,他已精疲力竭,饑腸轆轆。最終,他在一戶淳樸善良的村民家中投宿。

在後來的作畫過程中,他才發現,柏峪村讓他覺得付出的值得。雖地處偏僻,然而,卻地靈人傑,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在北京,許多農家子弟通過讀書,從這裡走出去。後來,張丁丁把自己的畫送給該村村民,這些畫在該村村民手機朋友圈流傳後,被一位遠在美國的70歲的老人看到後說:“這就是我從小回家走過的巷子,自己一定要回來再看看。”

對於為什麼要畫看似普通的山西鄉村,張丁丁說:“自己本身來自農村,對農村很有感情,從身邊發現美,從周邊村莊發現美。另外,鄉愁,其實是紮根在我們的腦子中,就像我們做夢夢見都是鄉村的院子、房子,曾經坐過的姥姥家的房頂。所謂的鄉愁,只要離開土地就開始有了鄉愁,你就會掛念故鄉土地上的房子,畫這些畫就是為了展示村莊的美,也是自己鄉愁的體現。”

石港村。作者供圖

石港村,當地民居保護的相對比較完整。據張丁丁所作的畫中瞭解,當地有一戶曹家的大院。一般人家一進兩三個院,曹家院落一進有五個院,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當時曹家非富即貴。而據當地人說,曹家在明代出過州級以上的官員。院裡還有牡丹,而在山西,牡丹本就是稀缺植物品種,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晉祠有牡丹。

此外,當地還有寺院,石碑,處處可以感覺到人文氣息。另外,該村盛產鐵礦,也形成了冶鐵工藝。據說,大家在許許多多寺廟見到的大鐘,很可能就是石港村鑄造的。張丁丁在這住了很長時間,把曹家的每個院都繪了下來。村民看過張丁丁筆下的村莊後,才發現自己身處村莊的美和價值。現在,該村已經把有著久遠歷史的清泉寺重新修葺一新,並且,也著手保護曹家院落。

中國青年網 馮永偉

山西最美村莊昔陽縣井溝村。作者供圖

當地村民所居住的是石頭窯洞,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空間最大利用的同時,也兼具美感。當地石頭多,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房子,壘牆,就連街上的路都是石頭鋪就。人與自然和諧,從建築上體現出來鄉村這種美。該村有一對癌症夫妻,妻子馬懷蘭曾獲感動山西人物。正是她們的帶領下,井溝村呈現出了朝氣勃勃的氣象。

2002年,馬懷蘭與丈夫周銀柱雙雙被查出患有癌症後,回到老家井溝村休養。當看到村裡的貧窮狀況後,他們決定幫鄉親們做點事情。2005年6月,村民們推選馬懷蘭出任井溝村村委會主任。10年來,她和丈夫累計出資400萬元,甚至賣掉了城裡的房子來建設這個小山村。為村裡修路,修水窖,種植綠化林、經濟林,還對村民進行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經過培訓,村民們分別學到了建築裝飾、刺繡編織、花燈製作等技術,在他們的帶領下,井溝村村容整潔,村裡的街街巷巷都特別乾淨。村民生活也恬淡自然。家家有了小產業,人均年收入從1000元提高到了5000元。馬懷蘭和丈夫還發展村裡的旅遊業,井溝村也被昔陽縣列為“十大特色村莊”進行推薦。

左權縣柏峪村。作者供圖


左權縣柏峪村。作者供圖


左權縣柏峪村。作者供圖

在給柏峪村畫畫時,張丁丁可以說,歷經千辛萬苦,由於該村地處偏僻,他從左權縣去柏峪村,為了抄近路,聽說山上有個古道,相對能節省時間,他便選擇翻山越嶺去柏峪村。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從早上出發,翻越了兩座山,走了將近十來個小時。到了柏峪村時,天色已暗。此時,他已精疲力竭,饑腸轆轆。最終,他在一戶淳樸善良的村民家中投宿。

在後來的作畫過程中,他才發現,柏峪村讓他覺得付出的值得。雖地處偏僻,然而,卻地靈人傑,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在北京,許多農家子弟通過讀書,從這裡走出去。後來,張丁丁把自己的畫送給該村村民,這些畫在該村村民手機朋友圈流傳後,被一位遠在美國的70歲的老人看到後說:“這就是我從小回家走過的巷子,自己一定要回來再看看。”

對於為什麼要畫看似普通的山西鄉村,張丁丁說:“自己本身來自農村,對農村很有感情,從身邊發現美,從周邊村莊發現美。另外,鄉愁,其實是紮根在我們的腦子中,就像我們做夢夢見都是鄉村的院子、房子,曾經坐過的姥姥家的房頂。所謂的鄉愁,只要離開土地就開始有了鄉愁,你就會掛念故鄉土地上的房子,畫這些畫就是為了展示村莊的美,也是自己鄉愁的體現。”

石港村。作者供圖

石港村,當地民居保護的相對比較完整。據張丁丁所作的畫中瞭解,當地有一戶曹家的大院。一般人家一進兩三個院,曹家院落一進有五個院,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當時曹家非富即貴。而據當地人說,曹家在明代出過州級以上的官員。院裡還有牡丹,而在山西,牡丹本就是稀缺植物品種,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晉祠有牡丹。

此外,當地還有寺院,石碑,處處可以感覺到人文氣息。另外,該村盛產鐵礦,也形成了冶鐵工藝。據說,大家在許許多多寺廟見到的大鐘,很可能就是石港村鑄造的。張丁丁在這住了很長時間,把曹家的每個院都繪了下來。村民看過張丁丁筆下的村莊後,才發現自己身處村莊的美和價值。現在,該村已經把有著久遠歷史的清泉寺重新修葺一新,並且,也著手保護曹家院落。

中國青年網 馮永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