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在寶寶餵養方面犯的錯誤,90%的媽媽都會中招

看著寶寶一點點長大, 真是又激動又欣喜, 想想在與寶寶相處的這段時間裡, 雖然快樂不斷, 但也總結了不少犯過的錯, 而且很多是看起來“理所當然”的甚至是“過來人”告訴我的餵養方法, 實際上卻並不那麼科學。 如果再來一遍, 我一定不會這樣做。

錯誤1:寶寶4個半月了, 不愛吃奶, 喂點蛋糕或饅頭芯吧。

在給嬰幼兒添加輔食時, 媽媽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想像隨意進行。

正確的輔食添順序為:

首先添加鐵強化米粉——其次嘗試吃蔬菜汁或蔬菜泥——再次添加稀釋的果汁或果泥——最後添加蛋黃, 可將蛋黃拌在米粉中。

調配米粉可以先用配方奶、母乳或蘋果汁。 市面上的芝麻糊和藕粉一類的食物都沒什麼合適寶寶的營養, 也不適宜作為嬰兒輔食。 而市面上的嬰兒米粉的營養遠遠好過家裡自製的米粉, 尤其是鐵強化米粉, 補鐵效果很好, 建議吃到一歲, 可有效防止缺鐵性貧血。

錯誤2:我的母乳不夠, 給寶寶提前添加輔食吧。

用輔食來填補奶量, 這是一種錯誤的餵養方式。 0~4個月是純奶期, 在無特殊原因的情況下, 不建議給寶寶添加果汁或菜汁等, 而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更是要到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 吃配方奶的寶寶要在4~6個月時先添加鐵強化米粉, 米粉可用蘋果汁調配(蘋果汁裡豐富的維生素C能幫助吸收鐵質)。 等寶寶學會吃米粉,

再吃蔬菜泥, 學會吃3種蔬菜後, 再考慮吃水果和蛋黃。

錯誤3:寶寶不愛吃米粉, 就將米粉混入奶中, 用奶瓶餵養。

這樣做其實是很不科學的, 添加輔食不僅僅是為了補充營養, 同時也是訓練寶寶學習新的進食方式, 説明寶寶逐漸習慣用勺子吃飯, 這種由吸吮過渡到咀嚼的進食方式, 為寶寶在未來幾個月後學習說話打下一定的基礎。 所以, 堅決不能一碰到困難就求助於奶瓶。

錯誤4:寶寶不喜歡吃輔食, 加點鹽吧, 這樣能讓輔食的味道好一些。 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輔食時, 是不能在輔食中添加任何的鹽、油或味精的。 只有在寶寶兒能逐漸吃菜粥的時候, 才可以放少量的鹽, 並同時在菜粥裡放入少量燒熟的菜油, 菜油的量也要一點點的加,

從一開始的每天1~3克漸漸過渡到每天5克。

錯誤5:寶寶吃輔食已經很好了, 可以用輔食代替奶品了。

1歲前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還是奶品, 而輔食只是營養的額外補充。 4~6個月是嬰兒嘗試吃輔食的階段, 最早開始添加的米粉是按勺計, 每天一兩勺就可以了, 而且米粉是沖得很稀的米糊。 6~8個月是嬰兒學習吃輔食的階段, 此時寶寶應學會咀嚼和吞咽食物。

對於8個月以上的嬰兒, 可以將輔食安排成一頓正餐, 但是, 不要強迫嬰兒吃太多輔食, 更不能用輔食代替奶品餵養嬰兒。 每天輔食和奶品的餐數都有定量, 輔食並非吃得越多就越好, 輔食攝入太多會影響嬰兒胃口, 容易厭食、厭奶。 所以, 添加輔食應以不影響日常吃奶量為宜。

錯誤6:都說吃魚聰明, 給寶寶吃些魚湯吧。

大家都以為喝湯營養比較好, 也給寶寶這樣喝, 其實湯裡面是沒有什麼營養的, 包括骨頭湯、魚湯等, 不能光給寶寶喝湯, 要給寶寶吃湯中的肉, 否則營養會不足。

另外, 也不要給寶寶吃白粥, 白粥的熱量和營養都很低, 要給寶寶吃菜粥, 葷素搭配營養才能更全面。

錯誤7:寶寶吃得並不少, 而且也沒生病, 精神頭很好, 但體重始終比其他同月齡寶寶輕, 就是不長肉, 看來還是吃得不夠, 還是要多吃。 通過比較體重來衡量餵養是否得當,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寶寶長得好不好, 要跟自己比較, 而不是橫向與其他寶寶比較。 因為每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不一樣, 後天的成長環境也不一樣,

所以, 橫向比較是不科學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