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溫死前藏起來一件珍寶,朱元璋死不瞑目,最後落在李自成手中

朱元璋可以說是古代唯一一位從貧農奮鬥成皇帝的人, 由於極度的不自信, 在世尤其害怕別人搶了自己的皇位, 極度的多疑, 開始殺絕功臣, 主要是將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幾乎殺絕, 而且對輔佐自己的文臣也不放過。 而文臣中, 最厲害, 最神的當屬於劉伯溫, 後世幾乎將其神化。 而劉伯溫死後, 將一件至寶藏了起來, 朱元璋知道後找到很久也沒找到, 最終死不瞑目, 後來據說到了李自成手中, 助其打天下。

後世對劉伯溫的評價是“三分天下諸葛亮, 一統江山劉伯溫”。 可見劉伯溫的謀略才華是多麼的高深, 不遜色於諸葛亮。 也正是劉伯溫的軍事奇謀, 幫助朱元璋打下了天下。 而這件至寶就是劉伯溫一生的心血, 軍事奇書《百戰奇謀》。

在1375年, 64歲的劉伯溫將自己的兒子劉璉、劉仲景叫到床榻前, 表示自己要死了, 而《百戰奇謀》也已經完成, 是自己一生的心血。 但是皇帝生性多疑, 這本書存在會給子孫帶來災禍, 因此, 燒了可包一家人平安。 說完這番話, 第二天, 劉伯溫就死了。

而這件事很快就被錦衣衛報告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很是緊張, 立刻派了胡惟庸去青天弔喪, 而主要的目的是找尋這本奇書。 因為, 朱元璋知道, 劉伯溫才華太高, 其寫出的兵書如果落入別人手中, 必然會對自己子孫的江山構成威脅, 因此, 一定要找到。

而胡惟庸到了後, 就直接找他兒子要這本書, 但是劉璉告訴他已被父親燒了。 胡惟庸回去覆命, 朱元璋更加坐立不安, 他瞭解劉伯溫的性格, 一生將兵書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 怎麼可能捨得燒掉呢?因此, 在劉伯溫死後“三七”當天, 朱元璋派胡惟庸再次來到青天, 奉命將劉伯溫生前留下來的所有文字材料, 包括書信, 書籍等全部搬到南京給朱元璋。

但是即使是這樣, 這本兵書還是沒找到。 而朱元璋仍是不死心, 在劉伯溫“五七”的時候, 以劉伯溫修建府邸為理由, 將劉伯溫的房子一塊磚一塊磚的拆掉, 連地基都挖了好幾米, 仍然沒有找到這本書。 直到朱元璋死的那天, 尋找了十幾年, 仍是沒有下落, 以至於朱元璋臨死前死不瞑目, 緊緊拉住自己孫子朱允炆的手, 讓其務必找到這本書,不能讓其落入外姓人的手中。

從明惠帝朱允炆到明成祖朱棣,一直到崇禎皇帝朱由檢,都沒有發現《百戰奇謀》。而後來據說這本奇書,被李自成得到,其憑藉此書的謀略騎兵造反,最終推翻了大明王朝,成了大明的掘墓人。

換一個視角縱觀古今!發出自己的聲音!寫歷史我們是認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農夫史觀]!

讓其務必找到這本書,不能讓其落入外姓人的手中。

從明惠帝朱允炆到明成祖朱棣,一直到崇禎皇帝朱由檢,都沒有發現《百戰奇謀》。而後來據說這本奇書,被李自成得到,其憑藉此書的謀略騎兵造反,最終推翻了大明王朝,成了大明的掘墓人。

換一個視角縱觀古今!發出自己的聲音!寫歷史我們是認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農夫史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