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愛發脾氣未必是壞事

作者簡介:文峰, 一位從事兒童教育的文學愛好者, 有育兒經歷, 也有教學經驗, 自信, 樂觀, 喜歡與人交流, 是一名喜歡孩子的大叔。

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為了不想做某件事或者因為父母說NO而發氣脾。 那麼孩子到底為什麼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與父母對抗呢?

1.是為了表達訴求

由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不是很完善, 有時候無法將自己內心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只好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訴求。

2.用來“敲詐”父母

有些父母比較溺愛孩子, 孩子一旦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就馬上妥協。 比如, 不想讓孩子繼續看電視, 當孩子一鬧, 馬上說“再看15分鐘吧。 ”當孩子想吃路邊的垃圾燒烤時, 父母不讓吃, 孩子一鬧, 父母又說“那就少吃一點吧”。 這一來一往, 時間長了, 孩子就摸准了父母的脈搏, 明白了只要哭鬧就可以讓父母妥協的道理, 從而屢屢以哭鬧發脾氣來要“和挾”父母,

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3.只是為了表達不爽

有時候孩子的哭鬧並不是因為不能接受父母的“NO”, 只是為了表達一種不滿的情緒。 其意思就是“我不爽了, 我要讓你們知道我不爽”。 僅此而已, 孩子並沒有想以此來控制和要脅父母。

4.發脾氣是因為對父母信任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亂發脾氣會影響將來的人際關係,

其實, 孩子還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這主要表現在有些孩子在家裡給父母發脾氣, 在外面卻很膽小, 是典型的“窩裡橫”。 這說明孩子對父母是信任的, 所以才敢發脾氣, 在外面孩子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也說明孩子是有控制能力的, 父母不必擔心。

孩子發脾氣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從生理角度講, 發脾氣並不是壞事, 不發脾氣才是壞事。 這是因為孩子通過發脾氣、哭鬧, 可以把內心的怨氣釋放出來, 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如果我們用暴力或是語言強行制止孩子情緒的發作, 孩子的情緒無處表達, 憤怒和恐懼就會內化為一股洪流, 對身體造成傷害。

比如有一個5歲的小女孩在睡覺前要吃甜食, 媽媽不讓吃, 她就發脾氣。 媽媽因自己的情緒不太好, 就動手打了孩子, 制止了孩子繼續發脾氣哭鬧。 第二天早上媽媽叫孩子起床時, 孩子卻說腿疼不能走。 媽媽以為孩子又在耍賴, 就強行拉孩子起床, 結果發現孩子真的起不了床了,

這才著急了, 於是急忙送孩子去醫院。 醫生說是因為孩子受到過度驚嚇, 再加上外力作用, 導致孩子腿部出現間歇性失去知覺。 所幸的是觀察了一兩天就沒事了。 由些可見, 孩子的情緒釋放不出來是多麼可怕。

孩子在發脾氣時可能會蠻不講理, 但是當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後, 他們的心情會非常好, 這和我們大人也是一樣的。 如果一個人心中有怨氣, 大哭一場或者找人傾訴之後, 情緒立刻會出現好轉, 之前的尋死覓活也會變得心平氣和。 這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發脾氣有利於釋放心中的怒氣, 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所以, 在孩子發脾氣時, 最好不要強行制止, 根據情況, 先讓孩子把脾氣發完再說。

發脾氣會讓孩子更加專注做事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做某件事失敗而發脾氣,而孩子發完脾氣之後會繼續專注做這件事。比如搭積木,失敗了孩子會很沮喪,甚至會發脾氣,把積木踢翻。但是在發完脾氣之後,孩子又會繼續認真地搭積木,直到搭好為止。

又比如孩子學走路,一旦摔倒,有些孩子會哭。哭並不是因為摔疼了,而是因為生氣。生完氣後,孩子會繼續學習走路。

再比如,如果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讓他學習,學習效果一定會很差,但是如果孩子發完脾氣之後再去學習,效果會非常好。這是因為孩子內心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心情愉悅了,學習效果自然會好。

面對孩子敲詐式的發脾氣該怎麼辦?

有些孩子常常用發脾氣來“敲詐”父母,以達到無理的訴求目的。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更有策略性,不能因為孩子發脾氣了,就一味地妥協。對於孩子的無理訴求還是要講原則性的,只是不能使用暴力方式來解決。

如果孩子因為不肯離開遊樂場而哭鬧,父母需要對孩子講道理:“時間不允許了,我們必須要走。”如果孩子還是不聽,可以和孩子商量:“要不我們明天再來玩一次?”相信這樣的妥協可以達到讓孩子離開遊樂場的目的。

如果孩子因不肯關電視睡覺而發脾氣,父母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來商量:“明天我們繼續看,如果你不按時關電視睡覺,明天就不能看電視了。”權衡一下利弊得失,相信孩子能算明白賬,不會因為今天對電視的戀戀不捨而失去明天以及後天繼續看電視的機會。

其實,面對孩子因無理訴求而發脾氣的現象,父母只要用更大的損失來讓孩子進行選擇,孩子肯定會選擇損失最小的選項。這樣也就解決了面對孩子無理訴求時相持不下的問題。

聰明的寶爸寶媽,你們面對孩子的發脾氣有對策了嗎?

健康生活,快樂育兒,心貝網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優親子育兒品牌,想獲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兒資訊,敬請關注心貝親子網。

發脾氣會讓孩子更加專注做事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做某件事失敗而發脾氣,而孩子發完脾氣之後會繼續專注做這件事。比如搭積木,失敗了孩子會很沮喪,甚至會發脾氣,把積木踢翻。但是在發完脾氣之後,孩子又會繼續認真地搭積木,直到搭好為止。

又比如孩子學走路,一旦摔倒,有些孩子會哭。哭並不是因為摔疼了,而是因為生氣。生完氣後,孩子會繼續學習走路。

再比如,如果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讓他學習,學習效果一定會很差,但是如果孩子發完脾氣之後再去學習,效果會非常好。這是因為孩子內心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心情愉悅了,學習效果自然會好。

面對孩子敲詐式的發脾氣該怎麼辦?

有些孩子常常用發脾氣來“敲詐”父母,以達到無理的訴求目的。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更有策略性,不能因為孩子發脾氣了,就一味地妥協。對於孩子的無理訴求還是要講原則性的,只是不能使用暴力方式來解決。

如果孩子因為不肯離開遊樂場而哭鬧,父母需要對孩子講道理:“時間不允許了,我們必須要走。”如果孩子還是不聽,可以和孩子商量:“要不我們明天再來玩一次?”相信這樣的妥協可以達到讓孩子離開遊樂場的目的。

如果孩子因不肯關電視睡覺而發脾氣,父母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來商量:“明天我們繼續看,如果你不按時關電視睡覺,明天就不能看電視了。”權衡一下利弊得失,相信孩子能算明白賬,不會因為今天對電視的戀戀不捨而失去明天以及後天繼續看電視的機會。

其實,面對孩子因無理訴求而發脾氣的現象,父母只要用更大的損失來讓孩子進行選擇,孩子肯定會選擇損失最小的選項。這樣也就解決了面對孩子無理訴求時相持不下的問題。

聰明的寶爸寶媽,你們面對孩子的發脾氣有對策了嗎?

健康生活,快樂育兒,心貝網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優親子育兒品牌,想獲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兒資訊,敬請關注心貝親子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