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監督檢查到底查什麼?重點在這裡!

本文依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6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及相關法律法規, 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監管過程中重點檢查的內容進行分析。

文/李少斐 何甯 張勇

現階段檢驗檢測機構市場蓬勃發展, 為社會經濟提供了科學、準確的檢測技術支撐, 但也滋生了許多以盈利為目的的檢測機構存在超資質、無資質出具虛假資料的情況。 本文討論在檢驗檢測機構區域監管中如何行之有效地發現存在的問題並有效落實解決。

檢查檢驗檢測機構法律主體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檢驗檢測機構, 重點檢查《營業執照》的有效性, 檢驗檢測機構的財務應獨立核算;明確對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檢測資料和結果的法律責任。 具有非獨立法人資格的檢驗檢測機構, 重點檢查具備法人單位授權開展檢驗檢測業務的授權檔。

重點檢查檢驗檢測機構外對公開發佈的公正性聲明, 包含了“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遵循客觀獨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承擔社會責任, 對在檢驗檢測活動中涉及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制定實施有效的保密措施。 ”等承諾。 如檢驗檢測機構所在的法人單位還從事檢驗檢測以外的活動, 應識別並採取措施避免潛在的利益衝突。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檢驗檢測機構《營業執照》和法人授權檔;檢驗檢測機構房產證明/租賃合同;行業主管部門授權證明;最高管理者任命文件;檢驗檢測機構公正性聲明/承諾書。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

檢查資質認定標誌的使用情況

重點檢查檢驗檢測機構標誌使用的符合性, 需要確認檢驗專案和使用的標準依據是否在該機構已獲資質認定的專案表中。 部分檢驗檢測機構缺乏認識, 往往認為取得了資質認定證書, 就證明本機構已獲得了對外開展檢測活動的能力, 有些機構甚至認為, 購置的儀器設備通用性好, 既能檢驗食品指標又能檢驗化學, 所以對外開展檢測工作時, 無論是否通過了資質認定, 都向客戶承諾具備檢驗能力。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抽查各專業領域的帶有CMA標誌的檢驗報告;核對該實驗室已通過資質的專案附表, 對應查找是否存在無資質、超資質檢測的行為。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

對關鍵人員的檢查

2016版《準則》中對技術負責人的規定:應具備中級及以上本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 大型綜合性實驗室技術負責人可以是一人全面負責技術運作, 也可以是多名技術負責人分別負責不同專業領域的技術運作, 以滿足不同的檢測活動。 同等能力指的是: 博士研究生畢業, 從事相關專業檢驗檢測活動1年及以上;碩士研究生畢業, 從事相關專業檢驗檢測活動3年及以上;大學本科畢業, 從事相關專業檢驗檢測活動5年及以上;大學專科畢業, 從事相關專業檢驗檢測活動8年及以上。

對負責檢驗報告簽發的授權簽字人的要求, 須具備中級及以上相關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

其中食品檢驗機構授權簽字人應當具有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或者同等能力, 同等能力可視為具有“食品、生物、化學等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 從事食品檢驗工作1年及以上;食品、生物、化學等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 從事食品檢驗工作3年及以上;食品、生物、化學等專業大學本科畢業, 從事食品檢驗工作5年及以上;食品、生物、化學等專業大學專科畢業, 從事食品檢驗工作8年及以上”。

對食品檢驗機構的檢驗人員的要求。 即具有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人員的比例不少於30%, 應持證上崗;從事食品檢驗機構技術管理人員應具有相關專業的中級以上(含中級)技術職稱和同等能力, 從事食品相關工作三年以上。

非授權簽字人不得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授權簽字人須經資質認定主管部門批准後行使其職責。

不得使用同時在兩個及以上檢驗檢測機構從業的人員。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技術負責人等關鍵崗位人員的任命檔;授權簽字人須經行政審批部門專業考核後授權;檢驗人員需提供技術檔案、年度培訓計畫、培訓記錄、上崗考核記錄、上崗證及相關的資格證書等,以確認檢驗人員具備從事相關檢測領域的能力,特別關注食品檢驗機構的檢驗人員的專業要求。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

對設施環境的檢查

重點檢查檢驗檢測機構固定的、臨時的、可移動的或多檢測場所檢測地址是否具備自有房產證明、房屋租賃合同等證明材料,同時需滿足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或者技術規範要求。

標準中明確規定環境要求時,為避免影響檢測結果,對涉及空間隔離、[電磁]場的隔離和生物安全等進行有效隔離。食品檢測室設施設備應予以有效隔離,避免交叉污染。實驗室的設施環境應合理佈局,做好諸如通風、採光、噴淋、廢棄物的處置等。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確認非固定場所的真實性;檢查檢測室環境溫濕度監控記錄;關注微生物檢測領域潔淨區和污染區的隔離,是否明示區域標識;有足夠的檢測空間、佈局合理,應對限制進入、監控設施有效確認。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

對檢測設備的檢查

檢驗檢測機構應按產品標準要求正確配備檢測用儀器設備,及軟體、標準物質。檢驗檢測機構應制定儀器設備年度總體計畫,對設備的採購、驗收、檢定校準、使用、維護保養進行明確規定。重點檢查設備檢定/校準應在有效期內,有合格的檢定標識。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儀器設備標識資訊及設備檔案;檢測用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證書,有效地檢定/校準標識貼;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和維護保養記錄;抽查檢測報告中使用的檢測設備,核查該設備使用記錄資訊的完整性。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

對場所、人員、標準發生變更的檢查

檢查檢驗檢測機構的名稱、檢測地址及法人性質發生變化的;檢驗檢測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術負責人、授權簽字人等關鍵人員發生變化的;資質認定檢驗檢測項目自行撤銷的;檢驗標準、方法標準發生變更的,均應及時向資質認定行政審批部門提交變更申請。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檢查營業執照、法人資質證明、產權或/和租賃合同、關鍵人員任命檔是否發生變更,如變更重點檢查審批資質。檢查檢測機構標準查新記錄,抽查變更的檢驗方法是否進行了標準變更審批,通過抽查檢驗報告中的檢測依據進一步確認變更的有效性。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

對管理體系和運行記錄的檢查

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體系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等相關要求制定,其運行記錄應規範、嚴謹。所有記錄保存期應為6年,管理體系及內部文件應及時予以受控。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檢查《品質手冊》《程式檔》及作業指導性檔的審批、受控記錄;檢查所有運行記錄、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的實際保存期限。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

結 語

檢驗檢測機構作為高技術服務業為國家品質的發展起著基礎性保障,為維護社會公平、公正、保證產品品質安全、人類生命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的十年,檢驗檢測機構將不斷發展壯大,通過有效地市場監管,不斷提升檢驗檢測行業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服務,推進行業規範運行,為社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科學、規範、高效的檢驗檢測服務。

從事食品相關工作三年以上。

非授權簽字人不得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授權簽字人須經資質認定主管部門批准後行使其職責。

不得使用同時在兩個及以上檢驗檢測機構從業的人員。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技術負責人等關鍵崗位人員的任命檔;授權簽字人須經行政審批部門專業考核後授權;檢驗人員需提供技術檔案、年度培訓計畫、培訓記錄、上崗考核記錄、上崗證及相關的資格證書等,以確認檢驗人員具備從事相關檢測領域的能力,特別關注食品檢驗機構的檢驗人員的專業要求。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

對設施環境的檢查

重點檢查檢驗檢測機構固定的、臨時的、可移動的或多檢測場所檢測地址是否具備自有房產證明、房屋租賃合同等證明材料,同時需滿足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或者技術規範要求。

標準中明確規定環境要求時,為避免影響檢測結果,對涉及空間隔離、[電磁]場的隔離和生物安全等進行有效隔離。食品檢測室設施設備應予以有效隔離,避免交叉污染。實驗室的設施環境應合理佈局,做好諸如通風、採光、噴淋、廢棄物的處置等。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確認非固定場所的真實性;檢查檢測室環境溫濕度監控記錄;關注微生物檢測領域潔淨區和污染區的隔離,是否明示區域標識;有足夠的檢測空間、佈局合理,應對限制進入、監控設施有效確認。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

對檢測設備的檢查

檢驗檢測機構應按產品標準要求正確配備檢測用儀器設備,及軟體、標準物質。檢驗檢測機構應制定儀器設備年度總體計畫,對設備的採購、驗收、檢定校準、使用、維護保養進行明確規定。重點檢查設備檢定/校準應在有效期內,有合格的檢定標識。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儀器設備標識資訊及設備檔案;檢測用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證書,有效地檢定/校準標識貼;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和維護保養記錄;抽查檢測報告中使用的檢測設備,核查該設備使用記錄資訊的完整性。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

對場所、人員、標準發生變更的檢查

檢查檢驗檢測機構的名稱、檢測地址及法人性質發生變化的;檢驗檢測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術負責人、授權簽字人等關鍵人員發生變化的;資質認定檢驗檢測項目自行撤銷的;檢驗標準、方法標準發生變更的,均應及時向資質認定行政審批部門提交變更申請。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檢查營業執照、法人資質證明、產權或/和租賃合同、關鍵人員任命檔是否發生變更,如變更重點檢查審批資質。檢查檢測機構標準查新記錄,抽查變更的檢驗方法是否進行了標準變更審批,通過抽查檢驗報告中的檢測依據進一步確認變更的有效性。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

對管理體系和運行記錄的檢查

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體系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等相關要求制定,其運行記錄應規範、嚴謹。所有記錄保存期應為6年,管理體系及內部文件應及時予以受控。

需檢查的材料有但不限於:

檢查《品質手冊》《程式檔》及作業指導性檔的審批、受控記錄;檢查所有運行記錄、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的實際保存期限。

處罰依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

結 語

檢驗檢測機構作為高技術服務業為國家品質的發展起著基礎性保障,為維護社會公平、公正、保證產品品質安全、人類生命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的十年,檢驗檢測機構將不斷發展壯大,通過有效地市場監管,不斷提升檢驗檢測行業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服務,推進行業規範運行,為社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科學、規範、高效的檢驗檢測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