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睡獅論”拿破崙可沒曾說過

「看昨日」68:“中國睡獅論”拿破崙可沒曾說過

“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 當這頭睡獅醒來時, 世界都會為之發抖。 ”在中國, 拿破崙的這句名言可謂婦孺皆知。 可是, 許多西方學者曾經徹底翻檢過與拿破崙相關的原始資料, 發現“無論法文或其他語言的任何一手資料, 都沒有記載拿破崙曾經說過這句話”。 美國學者費約翰建議將喚醒中國論的發明權歸於曾國藩的長子、著名外交家曾紀澤。

■ 曾紀澤, 曾國藩之子, 同治年間相繼出使英、法、俄諸國。 1885年6月卸任駐英俄公使職務。 回國後參與海軍衙門事務, 並力圖促進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革, 以及不平等條約之廢除。

1887年, 曾紀澤在歐洲《亞洲季刊》上發表“China, the Sleep and the Awakening”(中國先睡後醒論), 文中提到, “愚以為中國不過似人酣睡, 固非垂斃也”, 鴉片戰爭雖然打破了中國的安樂好夢, 然而終未能使之完全蘇醒, 隨後乃有圓明園大火, 焦及眉毛,

此時中國“始知他國皆清醒而有所營為, 己獨沉迷酣睡, 無異於旋風四圍大作, 僅中心咫尺平靜。 竊以此際, 中國忽然醒悟”。 據說此文發表之後, “歐洲諸國, 傳誦一時, 凡我薄海士民, 諒亦以先睹為快”。

據一位美國學者的大略統計, 從1890年到1940年間, 美國有60餘篇論文與30餘部著作在標題中使用了“喚醒中國”這樣一種表達方式。 可是, 這些標題中所提及的喚醒物件往往是“中國龍”或“中國巨人”, 從未有過“中國睡獅”的意象。 那麼, 睡獅意象又是誰的發明呢?

■ 寧選睡獅不選飛龍

梁啟超1899年的《動物談》講了一則寓言, 第一次將睡獅與中國進行了勾聯。 梁啟超說自己曾隱幾而臥, 聽到隔壁有甲乙丙丁四個人正在討論各自所見的奇異動物。 某丁說, 他曾在倫敦博物院看到一個狀似獅子的怪物, 有人告訴他:“子無輕視此物, 其內有機焉, 一撥捩之, 則張牙舞爪, 以搏以噬, 千人之力, 未之敵也。 ” 還說這就是曾紀澤譯作“睡獅”的怪物, 是一頭“先睡後醒之巨物”。 於是某丁“試撥其機”, 卻發現什麼反應都沒有,

他終於明白睡獅早已銹蝕, 如不能更易新機, 則將長睡不醒。 梁啟超聽到這裡, 聯想到自己的祖國依然沉睡不醒, 愀然以悲, 長歎一聲:“嗚呼!是可以為我四萬萬人告矣!”

雖然曾紀澤從未將中國比作睡獅, 可是, 梁啟超卻多次談到曾紀澤的《中國先睡後醒論》, 指實睡獅論出自曾紀澤。 梁啟超是清末最著名的意見領袖, 文風淋漓大氣, 筆鋒常帶情感, 在清末知識份子當中極具影響力。 而曾紀澤論文的文言版雖曾在報紙刊載, 但並沒有收入《曾惠敏公遺集》, 事實上很少有人能讀到原文。

梁啟超寫作《動物談》時, 正流亡日本, 因而睡獅論最早是流行於日本留學生當中的。 1900年之後的幾年, 待喚醒或被喚醒的睡獅形象已經被賦予了喚醒國民、振奮民族精神的象徵意義,

反復出現於各種新興的報章雜誌, 尤其是具有革命傾向的留學生雜誌。

飛龍作為腐朽清朝的象徵物, 被象徵列強的獅熊鷹爭相宰割分食

清末民族主義者之所以寧選睡獅不選飛龍, 除了將龍視作腐朽朝廷的象徵物, 還與龍在清末所負載的各種負面形象相關,正如丘逢甲詩雲:“畫虎高於真虎價,千金一紙生風雷。我聞獅尤猛於虎,勸君畫獅勿畫虎。中國睡獅今已醒,一吼當為五洲主。不然且畫中國龍,龍方困臥無雲從。東鱗西爪畫何益?畫龍鬚畫真威容。中原豈是無麟鳳,其奈潛龍方勿用。乞靈今日紛鑽龜,七十二鑽謀者眾。安能遍寫可憐蟲,毛羽介鱗供戲弄。”在詩人心目中,龍這條東鱗西爪的可憐蟲,早已成為供人戲弄的對象,只有威武的獅子,才能用來代表祖國的形象。雖經考證,拿破崙沒有說過“中國是沉睡的獅子”,但西方人士表達過中國醒來之後會影響世界的意思,這是已成定論的。有不完善的地方請大家指正,(昨日已為歷史)

還與龍在清末所負載的各種負面形象相關,正如丘逢甲詩雲:“畫虎高於真虎價,千金一紙生風雷。我聞獅尤猛於虎,勸君畫獅勿畫虎。中國睡獅今已醒,一吼當為五洲主。不然且畫中國龍,龍方困臥無雲從。東鱗西爪畫何益?畫龍鬚畫真威容。中原豈是無麟鳳,其奈潛龍方勿用。乞靈今日紛鑽龜,七十二鑽謀者眾。安能遍寫可憐蟲,毛羽介鱗供戲弄。”在詩人心目中,龍這條東鱗西爪的可憐蟲,早已成為供人戲弄的對象,只有威武的獅子,才能用來代表祖國的形象。雖經考證,拿破崙沒有說過“中國是沉睡的獅子”,但西方人士表達過中國醒來之後會影響世界的意思,這是已成定論的。有不完善的地方請大家指正,(昨日已為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