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晉司馬炎優柔寡斷立白癡的二兒子為太子

司馬炎本來和楊皇后生的嫡長子是司馬軌, 可惜在兩歲時就不幸夭折, 二兒子司馬衷就成為嫡長子, 可二兒子司馬衷是白癡, 司馬衷為太子一直遭到群臣的反對。 司馬炎一生共有18個兒子, 其中8個兒子都夭折了。 和楊皇后生了三個兒子, 大兒子死後, 二兒子為太子, 楊皇后為了鞏固楊家的地位, 一直保護司馬衷的太子之位, 死後, 讓皇帝封自己的堂妹楊芷為皇后, 也是為了司馬衷能當上皇帝。

司馬炎在逼迫魏帝禪讓的時候, 可以看出他的政治野心, 可是在立太子方面一直表現得優柔寡斷。 按中國的嫡長子繼承制, 司馬衷是應該被立為太子的, 可惜司馬衷是白癡, 這樣的人怎麼能為帝呢?武帝對他的兒子肯定非常瞭解, 他也深知司馬衷為皇帝後會帶來什麼後果, 雖自己也不太願意, 可處理這件事卻表現得婦人之仁, 每次楊皇后勸說幾句,

他便妥協。 再加上後面對司馬衷進行智力測試, 司馬衷的妃子賈南風非常奸詐、聰明, 讓司馬衷順利通過考核。 荀勖也告訴司馬炎, 說太子有進步, 於是司馬炎就放下心來, 不再更換太子。

於是中國歷史上有了第一個白癡皇帝-晉惠帝司馬衷。 司馬衷執政時期, 社會動盪, 政治混亂, 還有著名的“八王之亂”事件, 司馬衷也成為傀儡皇帝, 最後被毒死。 司馬炎死後第25年, 西晉就滅亡了, 這樣的局面和當時司馬炎立司馬衷為太子的決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晉武帝司馬炎為何立白癡兒子當太子

眾所周知, 司馬家能統一天下, 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曹操的後代一代不如一代, 而常年把持魏國國政的司馬家的後代都絕頂聰明、很有野心。

也因為這個, 才使得司馬家能順利的篡奪魏國的政權。 可是如此聰明的晉武帝司馬炎卻立了個傻兒子當太子, 對於這個問題史學家給出了多種解釋。

第一種原因是得到司馬衷的母親楊皇后的力挺。 楊皇后是絕世美人, 又天資聰慧, 被司馬昭發現後許配給司馬炎做妃子,

司馬炎對楊皇后疼愛有加, 楊皇后也為司馬炎生下三男三女, 大兒子不幸夭折, 司馬衷為二兒子, 自然就成為嫡長子。 剛開始的司馬炎並不想立司馬衷為太子, 可是楊皇后一直維護。 不久楊皇后病死, 楊皇后的堂妹楊芷當上皇后, 雖為司馬炎生有一子, 也不幸夭折, 楊芷為了完成姐姐的遺願, 一直想盡辦法保住司馬衷的太子之位。

第二個原因就是為了不讓弟弟司馬攸繼位。 早年, 司馬炎的父親在立晉王太子的時候, 就想立司馬攸為太子, 被大臣勸阻後, 才立司馬炎為太子。 所以司馬攸對於司馬炎來說就是個威脅, 在立司馬衷為太子後, 很多大臣都是反對的。 於是擁護司馬攸的人就站出來說話,

說太子不能勝任, 司馬攸更為合適。 司馬炎怎可能將皇位拱手想讓, 就算是立傻兒子, 也不會給司馬攸機會。

第三種就是立司馬衷是為了孫子司馬遹。 司馬遹為司馬衷的兒子, 他天資聰明, 很有爺爺司馬懿的風采, 好小的時候就展示了過人的才智。 司馬炎對這個外孫可以說喜歡的不得了, 更向大家說:“此兒當興吾家。 ”所以更沒有廢太子的想法, 堅持立司馬衷為太子。

東晉皇子司馬炎是怎麼篡位的

其實司馬家從司馬懿開始就完全掌握曹魏政權了, 可是司馬懿畢竟是四代托孤重臣, 他篡位則一定會留下千古駡名, 死後也無顏見曹魏主公。 到了司馬昭更是“司馬之心, 人盡皆知”, 可惜司馬昭因中風突然死亡, 要不然這開國皇帝肯定是司馬昭。 到了司馬炎,這篡位之事只是個時間問題,這天下一定是他司馬家的。

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嫡長子,在父親死後,不光繼承了他父親的職位,還繼承了父親篡位的心願。從司馬懿殺曹爽,司馬昭殺曹髦就可以肯定他們都是為後面的司馬家篡位做鋪墊。司馬炎在得到司馬昭的晉王爵位後,就開始謀劃篡位之事。司馬炎手握軍權,手下親信自然不少,有些還位居高位。為了不動用武力,讓魏帝曹奐自動讓位,司馬炎讓那些親信不停地勸說曹奐讓位,還說了很多利害關係。曹奐自知司馬家的勢力,又有曹髦的前車之鑒,最終決定讓位。

曹奐下詔書,內容是司馬家輔佐歷代皇帝,功勞頗大,這皇位早就應該是司馬家的,這也是老天爺的安排,司馬炎不要推辭,請接受皇位。司馬炎心裡非常高興,但還是做足戲份,就假裝推辭,不願接受。司馬炎的心腹更是率領百官勸說司馬炎接受皇位,司馬炎只好接受。司馬炎如願的坐上皇帝寶座,建國西晉,封曹奐為陳留王。之後的幾年,討伐吳國,吳國滅,統一天下,歷史上也再無蜀、魏、吳三國。

到了司馬炎,這篡位之事只是個時間問題,這天下一定是他司馬家的。

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嫡長子,在父親死後,不光繼承了他父親的職位,還繼承了父親篡位的心願。從司馬懿殺曹爽,司馬昭殺曹髦就可以肯定他們都是為後面的司馬家篡位做鋪墊。司馬炎在得到司馬昭的晉王爵位後,就開始謀劃篡位之事。司馬炎手握軍權,手下親信自然不少,有些還位居高位。為了不動用武力,讓魏帝曹奐自動讓位,司馬炎讓那些親信不停地勸說曹奐讓位,還說了很多利害關係。曹奐自知司馬家的勢力,又有曹髦的前車之鑒,最終決定讓位。

曹奐下詔書,內容是司馬家輔佐歷代皇帝,功勞頗大,這皇位早就應該是司馬家的,這也是老天爺的安排,司馬炎不要推辭,請接受皇位。司馬炎心裡非常高興,但還是做足戲份,就假裝推辭,不願接受。司馬炎的心腹更是率領百官勸說司馬炎接受皇位,司馬炎只好接受。司馬炎如願的坐上皇帝寶座,建國西晉,封曹奐為陳留王。之後的幾年,討伐吳國,吳國滅,統一天下,歷史上也再無蜀、魏、吳三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