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孫權送上美女為何沒套住劉備?

東漢末年, 東吳孫權想取回劉備“有借無還”的荊州, 於是, 大都督周瑜提出最佳方案, 就是“假招親扣人質”。

諸葛亮識破了東吳的美人計, 便安排趙雲陪同前往, 首先拜會了周瑜的岳父喬國老。 喬國老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 吳國太見劉備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就真的將女兒孫尚香嫁給了劉備。 但是, 如願以償的劉備還是沒有將荊州還給東吳, 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說:“周郎妙計安天下, 賠了夫人又折兵”。

俗話說, 捨不得美女, 套不住色狼。 那麼, 孫權送出了美女妹妹, 卻為何沒套住劉備這只色狼呢?這還要從荊州的地理位置和地緣優勢說起。

三國時期, 荊州地處西川與東吳之間, 又扼守抗禦曹操的長江天險, 是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 可以說, 荊州是東吳的命根子, 因為只有佔據荊州, 東吳才能進退自如, 固如金湯。 當初, 劉備窮途末路時, 向東吳“借”荊州以暫時棲身, 休生養息。

網路配圖

赤壁大戰後, 東吳便再三索要荊州, 劉備當然不會把自己的惟一立足之地放棄掉, 也便以各種理由再三推拖。 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十分氣惱, 便想用計取回荊州。 一天, 聽得劉備夫人新喪, 周瑜深知劉備是一個把女人當衣服的花心色狼, 於是, 靈機一動, 心生一計, 就是讓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的美人計。

在諸葛亮的精密安排下, 劉備懷揣著三個錦囊, 由趙雲、孫乾陪同, 進入東吳境地。 剛到東吳的第一個城市南徐, 趙雲就按孔明吩咐打開了第一個錦囊。 看罷, 就命令隨行的五百名士兵, 一個個披紅掛綠到市上購買各種婚禮所需要的物件, 同時大肆宣揚劉皇叔要與孫公主即將成親的消息。

東吳士官百姓聞聽, 更代為傳播。 當時, 這喜慶消息就立即傳向吳國所屬各地。 趙雲又代劉備準備了豐厚禮品, 教劉備主動拜訪喬國老。

喬國老在吳國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他的兩個女兒, 一個嫁給孫權的哥哥孫策, 一個嫁給了周瑜;兩個女婿, 一個是吳國開國之主, 一個是現任的大都督, 喬國老在東吳的舉足輕重由此可見一斑!劉備登門拜訪, 使喬國老大為開心。 在喬國老的極力推動下, 孫權的母親吳國太在甘露寺接見了劉備, 結果, 吳國太見過劉備之後便一錘定音:擇日定親。

本來東吳只是想“假招親扣人質”, 結果變成了真的招親了, 這讓孫權和周瑜懊惱不已。 周瑜又心生一計, 要孫權軟禁劉備于宮中, 提供錦衣美食、音樂歌女,

企圖讓劉備“樂不思歸”。 然後, 再伺機挑撥他與關張二人的關係, 疏遠他與諸葛亮的情感。 最後, 再用計奪回荊州。 總之, 絕不可讓劉備帶著新夫人私奔!

於是孫權依計而行:修建豪華宮室與劉備夫婦居住, 配以美豔歌女, 至於錦衣美食、寶馬雕鞍, 更是應有盡有、極盡豐厚。

劉備于長年戰場奔勞間, 猛入溫柔富貴之境, 果然樂而忘返, 沉迷酒色之中。 趙雲便按諸葛亮第二個錦囊的安排, 告訴劉備, 曹操起精兵五十萬, 殺奔荊州來了。 劉備一聽荊州危險, 大吃一驚。 本想立即返回荊州, 但又捨不得離開新婚的孫夫人。 此時, 已成為劉備的妻子的孫夫人不僅勸說丈夫立即返回荊州, 而且還要與他一起私奔。

劉備當即決定以到江邊祭祖為名, 離開東吳, 私奔荊州。 孫權得知劉備走脫, 忙派將領率兵前去追趕。 周瑜惟恐劉備逃跑, 也一直派兵在必經之路防守。 結果, 劉備前後受敵, 被追兵團團圍住, 情勢萬分危險。 趙雲又按諸葛亮孔第三個錦囊的計策, 讓劉備在孫夫人面前將孫權與周瑜以她為釣餌要謀殺自己的全部陰謀全部說了出來。

孫夫人一聽事情全部經過,不禁勃然大怒。當即就把孫權、周瑜派來的追兵大罵一頓,並喝令他們讓路,否則殺無赦。東吳的追兵無奈之下讓開一條生路,放劉備逃脫了東吳布下的天羅地網。

劉備雖然是死中逃生,但畢竟娶回了如花似玉的孫夫人,而且又保住了荊州,無疑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但是,孫權和周瑜“假招親扣人質”的美人計最後流產,不僅“賠了夫人”,而且還損失了許多人馬,成為了偷雞不成反賒米的千古笑柄。然而,從更深層次的去看,這次劉備如此對待孫劉兩家婚事,也為後來的“聯孫拒曹”戰略方針的執行埋下了隱患。

從這段“孫權嫁妹”的故事中不難看出,周瑜的“假招親扣人質”的美人計也好,劉備將計就計“抱得美人歸”也罷,都是為了掌控荊州而採取的對策。那麼,孫權和劉備為何同時如此看重荊州的地理位置和地緣優勢呢?這在諸葛亮傳的《隆中對》中可以找到答案:

其一,“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其二,“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這就是說,東吳擁有長江之險,坐擁西川的劉備與東吳的孫權聯手,既可以北拒曹操,還可以消滅曹操。而荊州正好位於西川與東吳之間,此時,誰控制了荊州,誰就掌握了兩家聯手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孫夫人一聽事情全部經過,不禁勃然大怒。當即就把孫權、周瑜派來的追兵大罵一頓,並喝令他們讓路,否則殺無赦。東吳的追兵無奈之下讓開一條生路,放劉備逃脫了東吳布下的天羅地網。

劉備雖然是死中逃生,但畢竟娶回了如花似玉的孫夫人,而且又保住了荊州,無疑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但是,孫權和周瑜“假招親扣人質”的美人計最後流產,不僅“賠了夫人”,而且還損失了許多人馬,成為了偷雞不成反賒米的千古笑柄。然而,從更深層次的去看,這次劉備如此對待孫劉兩家婚事,也為後來的“聯孫拒曹”戰略方針的執行埋下了隱患。

從這段“孫權嫁妹”的故事中不難看出,周瑜的“假招親扣人質”的美人計也好,劉備將計就計“抱得美人歸”也罷,都是為了掌控荊州而採取的對策。那麼,孫權和劉備為何同時如此看重荊州的地理位置和地緣優勢呢?這在諸葛亮傳的《隆中對》中可以找到答案:

其一,“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其二,“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這就是說,東吳擁有長江之險,坐擁西川的劉備與東吳的孫權聯手,既可以北拒曹操,還可以消滅曹操。而荊州正好位於西川與東吳之間,此時,誰控制了荊州,誰就掌握了兩家聯手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