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4月銷量“假相”之下,看長安汽車如何佈局

車哥們專注實用、有趣、專業的汽車資訊, 登陸車哥們網獲取更多資訊

行業解讀

2017年5月8日晚間, 長安汽車發佈了4月銷量資料, 單月銷量16.18萬輛, 呈現大幅度下滑的反常態之舉。 然而, 縱觀今年整個1-4月, 長安銷量突破100.059萬輛, 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其中長安品牌汽車銷量629137輛、長安品牌乘用車銷量431389輛, 依舊穩坐自主品牌頭把交椅。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近年來, 長安銷量一直呈現跳躍式增長, 就在所有人以為長安會在馬太效應下一路狂歌勁舞之時, 其4月銷量的突然下跌, 被外界過分放大就顯得順理成章。

然而, 一葉可知秋, 一葉也可障目。 外界眼中的意料之外, 在長安卻是情理之中。

“長安汽車CS15 及CS35較3月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這也是我們主動調整的結果, 在意料之中。 ”在接受車哥們採訪時, 長安方面表示, 一切都在其預料之內。 這是其有意在調整產能, 長安內部正在對產能進行調整、優化,

簡而言之就是, 老產品為新產品讓路。

從長安連續三年的“4月調整期”慣例來看, 長安自主品牌正在進入全面調整期, 在調整產品矩陣的同時也對產量進行逐步控制, 為後續多款新產品的上市留夠空間。

對此,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長安汽車4月批發銷量的變化主要是為了減輕經銷商的壓力。 顯然, 去庫存的目的是為了下一輪新車未雨綢繆。

而長安4月銷量的非常態下跌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比如4月長安CS35從逼近兩萬台直接下跌為3081輛, 定位入門級SUV的CS15也在銷量持續過萬的前提下突然下跌為2869輛。 正是如此急轉直下的變化也讓其“以退為進, 反守為攻”的策略“浮出水面”。

以退為進, 反守為攻

四月對於長安, 確實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3月底4月初, 長安旗艦SUV長安CS95上市, 這款長安汽車歷時6年打造的搭載有著“動力三劍客”之稱的“高性能全尺寸旗艦SUV”, 標誌著長安全面開啟了向上突破的進階之路。

4月7日, 長安汽車“智色雙旋”設計理念戰略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期間長安汽車正式發佈了全新設計哲學——“生命動感”和全新的設計理念和語言——“智色雙旋”。

4月19日, 上海車展上, 長安CS55全球首發, 進一步完善了長安CS家族譜系。

如此密集的產品投放和行銷舉措暗示著長安“4月調整期”的如期而至。為了給後續產品留下足夠的空間,此時必須要有所取捨,長安有意在隱藏自己的產能,為後來的一系列新品車型搭橋鋪路。

據悉,2017年長安汽車將推25款車型,其中10款為全新車型,除了剛剛上市的長安CS95、新CS35及本月即將上市的長安首款MPV淩軒外,下半年長安還將陸續推出緊湊型SUV CS55、轎車睿騁CC等多款車型,這些車型的持續發力才是長安後續穩步提升的關鍵。

這一策略在同為製造業的手機行業尤為常見,一般手機廠商每年會推出兩款機型,年初推出換代機型,而年末推出旗艦機型,而且換代機型的備貨量遠遠低於旗艦機型的備貨量,目的就是給旗艦機型讓路,廠家刻意在控制產能。

正是基於此,儘管長安汽車的批售下跌,投資機構仍然對其保持“增持”評級。而這一切“以退為進,反守為攻”的背後,正是長安能夠在未來厚積薄發,更上層樓的關鍵。

厚積薄發,更上層樓

車哥們從長安內部獲悉,長安內部正在對其產線進行全面調整。

新CS35在品質上有很多提升,其中包括147項品質升級,4項重大技術升級。為了滿足產品的技術更新,長安必須對生產線進行升級換代,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標準,控制產能的目的是為了給產品力更強大的新CS35讓路。

為了其首款個性化定制車型CS15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要求,目前長安正在著手改造個性化定制車型的生產工藝,對整個生產線及生產設備進行調整及升級,提升定製版車型生產效率、縮短生產週期。

長安在接受車哥們採訪時也表示:“今年是長安汽車產品大年,會有多款全新產品上市,並多數集中在下半年,上市前幾個月,我們會根據產品上市節奏對產能佈局及行銷佈局進行調整,為後續新品帶來的產能和行銷壓力做好充分準備。”

如果說百米衝刺考的是爆發力,那馬拉松長跑則考驗的是持久力。對於自身狀況的估計,長安比誰都心知肚明,同樣的“故事和主角”也讓長安能夠有恃無恐的告訴外界,“一切盡在掌握”。

在長安2016年的曲線銷量圖中,可以很直觀的看到自3月開始,長安的銷量一路急轉直下,至7月創全年最低,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隨後幾個月其銷量開始一路扶搖直上,直至2016全年以128.5萬輛的成績跑贏大盤,蟬聯自主品牌第一的寶座。

所以,拋開非常態單月銷量不說,從目前整體的銷售態勢來看,對於長安而言,好戲才剛剛開始,長安在下半年厚積薄發,更上層樓的可能性被持續。

如此密集的產品投放和行銷舉措暗示著長安“4月調整期”的如期而至。為了給後續產品留下足夠的空間,此時必須要有所取捨,長安有意在隱藏自己的產能,為後來的一系列新品車型搭橋鋪路。

據悉,2017年長安汽車將推25款車型,其中10款為全新車型,除了剛剛上市的長安CS95、新CS35及本月即將上市的長安首款MPV淩軒外,下半年長安還將陸續推出緊湊型SUV CS55、轎車睿騁CC等多款車型,這些車型的持續發力才是長安後續穩步提升的關鍵。

這一策略在同為製造業的手機行業尤為常見,一般手機廠商每年會推出兩款機型,年初推出換代機型,而年末推出旗艦機型,而且換代機型的備貨量遠遠低於旗艦機型的備貨量,目的就是給旗艦機型讓路,廠家刻意在控制產能。

正是基於此,儘管長安汽車的批售下跌,投資機構仍然對其保持“增持”評級。而這一切“以退為進,反守為攻”的背後,正是長安能夠在未來厚積薄發,更上層樓的關鍵。

厚積薄發,更上層樓

車哥們從長安內部獲悉,長安內部正在對其產線進行全面調整。

新CS35在品質上有很多提升,其中包括147項品質升級,4項重大技術升級。為了滿足產品的技術更新,長安必須對生產線進行升級換代,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標準,控制產能的目的是為了給產品力更強大的新CS35讓路。

為了其首款個性化定制車型CS15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要求,目前長安正在著手改造個性化定制車型的生產工藝,對整個生產線及生產設備進行調整及升級,提升定製版車型生產效率、縮短生產週期。

長安在接受車哥們採訪時也表示:“今年是長安汽車產品大年,會有多款全新產品上市,並多數集中在下半年,上市前幾個月,我們會根據產品上市節奏對產能佈局及行銷佈局進行調整,為後續新品帶來的產能和行銷壓力做好充分準備。”

如果說百米衝刺考的是爆發力,那馬拉松長跑則考驗的是持久力。對於自身狀況的估計,長安比誰都心知肚明,同樣的“故事和主角”也讓長安能夠有恃無恐的告訴外界,“一切盡在掌握”。

在長安2016年的曲線銷量圖中,可以很直觀的看到自3月開始,長安的銷量一路急轉直下,至7月創全年最低,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隨後幾個月其銷量開始一路扶搖直上,直至2016全年以128.5萬輛的成績跑贏大盤,蟬聯自主品牌第一的寶座。

所以,拋開非常態單月銷量不說,從目前整體的銷售態勢來看,對於長安而言,好戲才剛剛開始,長安在下半年厚積薄發,更上層樓的可能性被持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