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秦朝到了秦二世手裡就走向末路?細數秦朝滅亡的原因

導語:“滅六國者, 六國也, 非秦也。 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對秦朝滅亡的總結。 其實六國滅亡, 六國自身才是始作俑者, 秦始皇不過順勢而行, 趁機而入。 而秦王朝建立後, 到了秦二世就被楚人“一火炬之”, 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春秋時期, 秦國就是個大山裡的小國家。 土地貧瘠, 國民性格還比較蠻橫。 所以當時很多國家都瞧不起秦國。 自秦穆公開始, 秦國漸漸強大。 當時窮的把醋當做酒來喝的蠻夷之地, 後來統一了六國, 稱霸了中原。 這是讓當時許多君主打死也想不到的事情。

秦孝公與商鞅變法之後, 惠文王, 武王, 昭襄王都在一直沿襲前朝的策略, 夯實了秦國的基業。


到了秦始皇時期, 可以說算秦始皇趕上了。 秦始皇比較幸運, 六個朝代的功業, 都累積到了他的手裡, 領土廣闊, 國力豐厚, 人們富足。 如果秦始皇是一個“敗家”的君主,

這幾代留下的基業是怎麼也留不住的。 可惜他不是。 秦始皇身上流著和老秦人一樣的熱血, 他熱衷於武力解決問題, 意圖用自己和大秦軍隊的威嚴震懾天下。 結果他真的做到了。


秦始皇不僅消滅了六國, 還向南攻取了百越之地, 分封為桂林郡和象郡,

並建起了長城來抵禦匈奴。 這時秦始皇暴戾的性格開始凸顯, 也為秦朝滅亡暗埋下了殺機。 秦始皇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 設置了許多極為嚴厲的酷刑, 大力興修宮殿和收納賦稅, 弄得百姓民不聊生, 怨聲載道。 秦始皇死後, 秦二世在宦官趙高的蠱惑下, 大肆殺害宗室的兄弟姐妹, 使得贏氏家族所剩無幾。 指鹿為馬的事件爆發後, 秦二世被趙高秘密殺害。


趙高和大臣一起擁護秦三世子嬰為王, 子嬰後來策謀將趙高殺害, 並誅了趙高三族。 但子嬰此時也是窮途末路, 四處都是農民起義, 無法鎮壓。 大秦朝早已失去民心。 最後劉邦率大軍破關而入, 子嬰攜家人全部投降。 劉邦沒忍心將子嬰和俘虜們殺死, 項羽後來又殺入咸陽城, 將子嬰示眾處死, 縱火燒了秦朝宮殿, 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秦王朝自此滅亡。 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寫, 假若秦始皇不自傲自大, 不發起暴政引起民憤;假若秦二世不聽小人讒言, 不貪圖富貴昏庸無道, 秦朝可能也不會滅亡, 歷史也許會又有新的格局。

可事實上沒有假若的發生, 後悔藥誰也難能買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