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獻給媽媽,媽媽們的一天

因為太忙太累, 夜裡休息不好, 她脾氣變得很差;剛開始老公還哄哄, 後來漸漸表露出“不就是帶個孩子嘛!整天甩個臭臉給誰看”的情緒。

根據朋友以及自己的經驗, 我把媽媽獨自帶娃的一天整理了出來, 這也是很多全職媽媽的真實寫照——

5:00〜6:00

斷了夜奶的寶寶, 往往在這個時間段醒過來, 母乳寶寶媽媽會直接餵奶, 奶粉寶寶媽媽得爬起來去沖奶。 為了預防孩子齲齒, 喝完奶得清水沖一下口腔。

有些寶寶喝完奶繼續睡, 有些寶寶會直接滿血復活, 咿咿呀呀地要媽媽陪玩。 為了不打擾老公, 有些家庭選擇媽媽寶寶一個臥室, 爸爸單獨一個臥室;有些媽媽怕孩子影響老公休息, 孩子醒了會直接抱到其他房間玩兒。

6:00〜7:00

爸爸上班以後, 媽媽給孩子洗臉、洗手、換衣服、喂水, 自己隨便抹一把臉, 護膚品都來不及搽又被孩子的哭鬧聲叫過去;孩子大一些的, 媽媽還得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去廚房做早飯(什麼?出去吃?誰知道飯店用的什麼原材料啊。 )

7:00〜8:00

早餐時間, 媽媽吃不了幾口, 就得幫孩子打掃戰場, 習慣坐餐椅的小寶寶遇到空間敏感期, 會無數次把手裡的食物往下扔, 一邊扔一邊壞笑。 不習慣坐餐椅的, 媽媽不捨得孩子餓肚子,

往往會選擇給孩子餵飯。

中間夾雜著突然尿了、拉了, 需要換衣服或尿不濕;突然摔了, 嚎啕大哭, 需要安撫。

但有一件事, 媽媽們基本相同:一頓飯, 自己來來回回折騰了無數次, 並吃不了幾口。

8:00〜10:00

春夏時節, 這個時間段外頭不太熱, 得抓緊帶孩子戶外活動, 多曬太陽, 對孩子長個大有好處。

每次出門都有滿滿一包東西要帶:水杯、加餐的小零食和水果、尿不濕、替換的衣服、防曬帽、濕巾、紙巾、球、小玩具……

看著只是一個清單, 每一項都蠶食著媽媽的精力。 出去時還得盯著好動寶寶以防他們磕著了、碰著了——有些爸爸平日管孩子不多, 一旦孩子受傷, 肯定指責媽媽照顧不周;更要防止孩子打人或被人打, 萬一對方不講理, 會引起一場惡戰。

10:00〜11:00

怕孩子曬著, 太陽太毒了抓緊回家, 回家前往往遭遇孩子的抵觸, 他們或直接哭鬧著不想回去, 或對媽媽軟磨硬泡。

回家途中, 去家附近的超市買新鮮食材給孩子做輔食或午飯。

這個時間段的節目, 往往是給孩子讀讀繪本、和他們在地上玩遊戲, 或陪他們聽聽兒歌。

11:00〜12:00

給娃做午飯, 為了保證寶寶的安全, 媽媽們會直接抱著孩子, 或讓他們在自己視線裡玩耍。 中間會不時有意外, 比如尿了、拉了、磕了、碰了、玩具自己搞不定了、被某樣東西嚇著了……哪怕菜正在要緊的火候, 也必須馬上關火去處理。

12:00〜13:00

午餐時間。 寶寶此時相對比較累, 吃飯的時候會稍微老實一點。

辣麼, 問題又來了:他們往往吃一半就睡在餐椅上了, 脖子裡掛著圍嘴, 嘴角帶著飯粒或哈喇子、手裡抓著麵條、餐盤上鋪滿慘不忍睹的食物……

媽媽必須停止吃飯, 先把孩子收拾俐落, 把寶寶放到床上美美的睡覺:整理小床、摘圍嘴、擦臉、抹油、換睡衣、換尿不濕……

一系列下來, 十幾分鐘過去, 吃飯都沒了胃口。 有些高需求寶寶, 在餐椅上睡得昏天暗地,一放下就醒,必須媽媽在身邊才睡得踏實。所以,有很多很多媽媽的午飯,變成了“午睡”。

13:00〜15:00

孩子睡覺,是媽媽最幸福的時候。

但此時,媽媽需要趁孩子睡覺,把早晨和中午的鍋碗瓢盆洗乾淨,把奶瓶水杯洗乾淨,把弄亂的房間簡單收拾一下,把孩子要吃的水果和小點心準備好,再把晚上的飯菜準備出來……

已經很累很累的媽媽,往往這些活兒還沒幹完,就聽到了天使的哭聲……是的,中午睡會兒對媽媽來說是奢侈的夢想,除非哄睡時把自己也哄睡著了。

15:00〜18:00

寶寶醒了,又一輪忙碌開始:喝水、擦臉、洗手、吃水果、吃小零食,玩會兒玩具,講幾個故事。

外面不熱了,再去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培養孩子的社交意識,提升他們和小夥伴相處的能力。出去之前,和上午一樣,又是一番細心準備。

18:00〜20:00

這個時間段,很多爸爸下班回家,不管帶孩子仔細不仔細,總算有個搭把手的人。抓緊把孩子給他,自己去做一家三口的晚飯。

做飯期間,要做好隨時沖出廚房的準備,意外事件往往是孩子不跟爸爸了、拉粑粑了、尿尿了、孩子老翻滾戴不上尿不濕了、爸爸因為看手機忽略了孩子,孩子摔倒了……

20:00〜22:00

這是寶寶們入睡的時間段,有幾個月,這個時間得往後推移一個小時左右,尤其是外出耍得太興奮的情況下,他們往往已經困得睜不開眼了,卻永遠捨不得睡,一直要求:再讀一本書吧,然後就一本接一本讀得媽媽口乾舌燥;再玩一會兒吧,然後玩起來沒完沒了;再聽一首歌吧,然後聽起來一首接著一首……中間只要爸爸發出聲音,好奇心爆棚的他們就會爬起來觀察,看看有什麼事發生。

22:00〜淩晨1:00

孩子睡著了,這才是媽媽一天當中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但此時,可能洗衣機的衣服還沒晾,第二天一早要用的奶瓶還沒清洗、消毒,廚房的鍋還沒洗,房間的地面還沒掃、沒擦,玩具還沒清潔,閱讀角還亂七八糟,衣櫃因老公翻找第二天的衣服而變得混亂,沙發上還散落著球、毛巾、大人或孩子的衣服、老公不小心落下的煙和打火機……

事無巨細,都做完了,才躺到床上,時間也過了12:00。想回回資訊,往往還沒聊幾句,就睡過去了……

這種酣睡,往往只持續兩三個小時,沒斷夜奶的孩子可能喝奶,睡前喝太多水的孩子可能需要換尿不濕,白天受到刺激的孩子可能會在惡夢中哭醒……

是的,孩子兩歲左右以前,媽媽們的睡眠往往不足四五個小時。

即使出現了白髮,長出了皺紋,患上了抑鬱症,這個世界上依舊有太多太多的人意識不到她們的價值。

比如,我同事租住的房子,男人上班,女的全職帶兩歲的女兒,回來看飯沒做好,直接開吼:“我在單位累死累活賺錢,你整天就在家帶個孩子玩,連熱飯都吃不上一口,這日子還能過嗎?”

不知道那對夫妻最終有沒有陷入爭吵的無限迴圈。但如果一個男人真愛一個女人,知道老婆帶孩子這般辛苦後,內心應該充滿疼惜和理解。

孩子出生的前半年、2歲左右、3歲左右到現在,我都在做全職媽媽,遇到的不解、質疑很多——什麼時候,當一個女性做出了怎樣的選擇,身邊的人都心懷尊重地去對待她們,這才真正實現了平等。

多希望,這個世界,對全天下所有的媽媽多一份理解和關愛:全職媽媽24帶娃辛苦,一邊在職場打拼一邊帶娃的媽媽同樣辛苦,無論她們的選擇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對孩子、對家庭的愛都不曾少一分一毫。

在餐椅上睡得昏天暗地,一放下就醒,必須媽媽在身邊才睡得踏實。所以,有很多很多媽媽的午飯,變成了“午睡”。

13:00〜15:00

孩子睡覺,是媽媽最幸福的時候。

但此時,媽媽需要趁孩子睡覺,把早晨和中午的鍋碗瓢盆洗乾淨,把奶瓶水杯洗乾淨,把弄亂的房間簡單收拾一下,把孩子要吃的水果和小點心準備好,再把晚上的飯菜準備出來……

已經很累很累的媽媽,往往這些活兒還沒幹完,就聽到了天使的哭聲……是的,中午睡會兒對媽媽來說是奢侈的夢想,除非哄睡時把自己也哄睡著了。

15:00〜18:00

寶寶醒了,又一輪忙碌開始:喝水、擦臉、洗手、吃水果、吃小零食,玩會兒玩具,講幾個故事。

外面不熱了,再去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培養孩子的社交意識,提升他們和小夥伴相處的能力。出去之前,和上午一樣,又是一番細心準備。

18:00〜20:00

這個時間段,很多爸爸下班回家,不管帶孩子仔細不仔細,總算有個搭把手的人。抓緊把孩子給他,自己去做一家三口的晚飯。

做飯期間,要做好隨時沖出廚房的準備,意外事件往往是孩子不跟爸爸了、拉粑粑了、尿尿了、孩子老翻滾戴不上尿不濕了、爸爸因為看手機忽略了孩子,孩子摔倒了……

20:00〜22:00

這是寶寶們入睡的時間段,有幾個月,這個時間得往後推移一個小時左右,尤其是外出耍得太興奮的情況下,他們往往已經困得睜不開眼了,卻永遠捨不得睡,一直要求:再讀一本書吧,然後就一本接一本讀得媽媽口乾舌燥;再玩一會兒吧,然後玩起來沒完沒了;再聽一首歌吧,然後聽起來一首接著一首……中間只要爸爸發出聲音,好奇心爆棚的他們就會爬起來觀察,看看有什麼事發生。

22:00〜淩晨1:00

孩子睡著了,這才是媽媽一天當中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但此時,可能洗衣機的衣服還沒晾,第二天一早要用的奶瓶還沒清洗、消毒,廚房的鍋還沒洗,房間的地面還沒掃、沒擦,玩具還沒清潔,閱讀角還亂七八糟,衣櫃因老公翻找第二天的衣服而變得混亂,沙發上還散落著球、毛巾、大人或孩子的衣服、老公不小心落下的煙和打火機……

事無巨細,都做完了,才躺到床上,時間也過了12:00。想回回資訊,往往還沒聊幾句,就睡過去了……

這種酣睡,往往只持續兩三個小時,沒斷夜奶的孩子可能喝奶,睡前喝太多水的孩子可能需要換尿不濕,白天受到刺激的孩子可能會在惡夢中哭醒……

是的,孩子兩歲左右以前,媽媽們的睡眠往往不足四五個小時。

即使出現了白髮,長出了皺紋,患上了抑鬱症,這個世界上依舊有太多太多的人意識不到她們的價值。

比如,我同事租住的房子,男人上班,女的全職帶兩歲的女兒,回來看飯沒做好,直接開吼:“我在單位累死累活賺錢,你整天就在家帶個孩子玩,連熱飯都吃不上一口,這日子還能過嗎?”

不知道那對夫妻最終有沒有陷入爭吵的無限迴圈。但如果一個男人真愛一個女人,知道老婆帶孩子這般辛苦後,內心應該充滿疼惜和理解。

孩子出生的前半年、2歲左右、3歲左右到現在,我都在做全職媽媽,遇到的不解、質疑很多——什麼時候,當一個女性做出了怎樣的選擇,身邊的人都心懷尊重地去對待她們,這才真正實現了平等。

多希望,這個世界,對全天下所有的媽媽多一份理解和關愛:全職媽媽24帶娃辛苦,一邊在職場打拼一邊帶娃的媽媽同樣辛苦,無論她們的選擇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對孩子、對家庭的愛都不曾少一分一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