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停止,不然就是殺人兇手!”一個婦科醫生的呐喊

文/泊風

賽麥爾維斯是個悶悶不樂不善言辭的小夥子, 不過這兩個特點倒也沒給他帶來什麼麻煩, 甚至還帶來了不少好處——伴隨這兩個特點到來的孤獨使他不用忍受聒噪的人群, 並且可以一直保持獨立的思考。 而且一個人安安靜靜的時刻他會忘了自己是匈牙利移民這回事兒, 不用再忍受奧匈帝國的人們的歧視目光。

1846年的時候, 他28歲, 剛剛穿上維也納綜合醫院的醫生制服沒多久, 忽然多起來的責任讓他有點不適應。 他總是勤快地伴隨在約翰·克萊因教授身邊, 按時地檢查和彙報患者的病情。

維也納綜合醫院, 因佛洛德曾在此處擔任住院醫師而聞名世界

其實他想去病理解剖學部門工作的, 這是他在學校最喜愛和最拿手的專業。 不過, 這個熱門職位根本輪不到他這個外人就早被當地人搶光。 他被分到了婦產科工作, 這有點諷刺和嘲笑的味道在裡面。

不過婦產科醫生也是醫生, 況且他所在的維也納綜合醫院第一分部可算是個不錯的醫院, 不善言辭的塞麥爾維斯不再悶悶不樂, 他沉著勤快地面對著自己的工作。

初來乍到的他在這裡工作不久發現了一個可怕的場景——許多婦女在生產時寧願把孩子生在街道上, 被維也納綜合醫院第二分部的醫生接走, 也不願意到醫院的第一分部來生孩子。

當時這兩家醫院都會免費的為窮人婦女、妓女提供免費的接生服務, 有一個條件在其中, 就是這些婦女需要充當實習醫生、醫學生的實操物件。 不過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人技術、規模都一樣。 如果說婦產科從業人員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只有一點——第一分部的婦產科訓練醫學生和助產士;第二分部的婦產科只訓練助產士。

醫學生們的工作更繁雜一點, 有時他們會去屍檢, 有時會去別的部門接受訓練。

相同的技術水準下人們就是不願意在第一分部生孩子, 讓這位沉默寡言但思慮沉重的年輕醫生感到詫異。 在醫院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了那些女人不願意在第一分部生孩子的原因——在這裡死于產褥熱的婦女要遠遠高於第二分部。

“我好絕望啊, 這種找不到根源的死亡讓生命看起來似乎毫無意義……”塞麥爾維斯在值夜班時在昏黃的燈光下寫道。 他透過辦公室開著的們看著那些帶著新生命而來的母親們, 那些對死亡的恐懼和心生命的企盼都一點一滴的流淌在他心裡,

也看見了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的幸福安康, 也聽到了父親因為妻子去世而嚎啕痛哭。

“愛你的工作, 但是不要對你的病人投入太多的感情。 ”克萊因看著這個年輕醫生發紅的眼圈冷冷地說:“不然你遲早會為此付出代價。 毀掉醫生的不是每天辛苦的工作, 恰恰是對病人的愛, 當你發現有些生命無法挽回的時候, 這份愛會吞噬你, 會毀掉你。 擦乾你的眼淚, 查房去吧!”

塞麥爾維斯沒有回話, 他徑直走出了辦公室, 捏住了自己的拳頭, 任眼淚徑直滴在醫院的走廊上。

“第一分部, 1841年, 接生3036名產婦, 死亡237例, 死亡率百分之7.8%。 第二分部, 1841年, 接生2442名產婦, 死亡86例, 死亡率3.5%;第一分部, 1842年, 接生3287名產婦, 死亡515例, 死亡率15.8%;第二分部接生2659名產婦,

死亡202例, 死亡率7.6%……”塞麥爾維斯找來了近些年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所有檔案資料進行統計。 “1846年, 第一分部死亡率11.4%, 第二分部死亡率2.8%……”

第一分部的產婦死亡率竟然有第二分部的兩倍之多, 這究竟是為什麼?塞麥爾維斯在心底默默地問著自己。 他決定自己進行調查。

19世紀的產科住院部

第二分部的紛紛擾擾讓塞麥爾維斯感到他思考的方向不對。他站在第二分部的產科部門發現這裡的人口密集程度與第一分部的產科部門不相上下。產房裡傳來嬰兒的哭聲,病房裡大多數的母親和孩子其樂融融。醫生們像第一分部一樣的忙碌。

他和往常一樣悶悶不樂沉默寡言的從第二分部離開了,輕輕念叨道“人口密度不是原因。”

“那會是什麼呢?”又是一個夜班,雨水輕輕拍打著房檐,微微潮濕的空氣讓塞麥爾維斯展開了思考。“既然人口密集程度兩家醫院差不多,那是否會是氣候原因?第一分部的氣候太過潮濕?”

他在夜班時仔細觀察著醫院內部的環境,拿最基礎的儀器記錄了婦產科所有重要地點的溫度和濕度。

不久他又來到了第二分部,暗自觀察和記錄了第二分部的氣候環境。

“兩家醫院的氣候條件一模一樣,可那些離奇的死亡到底是為什麼?”人群、氣候都不是造成第一部門產婦死亡率過高的原因。在調查的過程中,又有幾名產婦因為產褥熱而死去,塞麥爾維斯內心感到疼痛。

“還在想為什麼咱們醫院的人死的多呢?”雅各醫生看著這個正在懊惱的年輕人,迅速瞄了一眼他手中關於病人死因調查的筆記本。作為一個波西米亞醫生對塞麥爾維斯總是照顧有加,一個原因是他們都為異鄉人,另一個原因是他對從這個小夥子身上總能看見自己,那份對於病人來自內心深處的關懷和同情。

失魂落魄寫在塞麥爾維斯臉上,雅各又一次的在這個年輕醫生的眼神裡看到自己。“可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麼嘛!別的醫生根本不關心為什麼!就這樣他們稱自己為醫生!”

“哦,年輕人,小聲點!可別讓克萊因聽見,你可得知道他可不缺人手,你的這個崗位可以隨時被人代替。”雅各輕輕地關上了辦公室的門,慢慢走到了塞麥爾維斯身邊坐下。“塞麥爾維斯,哎,我知道剛開始這對你並不容易,也許過一陣就好了,學會沉默有時很重要,因為你救不了所有人。而且……而且你要學會在這樣的環境下保全你自己,我知道這樣勸你不太對,但是……”

雅各沉默地摘下了眼睛,沉默了幾秒鐘,在沉默的這幾秒鐘裡他對上了這個年輕人的眼睛,仿佛在對上了鏡子中的自己的眼睛那樣,他緩緩開口對塞麥爾維斯說道:“你記得愛德華·琴納的故事麼?”

塞麥爾維斯聽到雅各有話要說,降低了自己的音調:“記得,1766年,他發現了一個長過痘瘡的姑娘沒有得天花,之後他在沒得過天花的一些人接種了牛痘,之後這些人沒有感染過天花。”

雅各帶回了眼睛:“是的,你記得這個故事。所以我想說,醫學的進步有時要靠一些巧合來推動,有時我們碰不到那些巧合,但是我們要有保持掙扎不能放棄。”雅各拍了拍塞麥爾維斯的肩膀,起身離去,正當關門時,他把頭扭了回來。

“記住你今日的信念。”

塞麥爾維斯目送著雅各離開空蕩蕩的房間。“記住我今日的信念……”他在心裡重複了一遍又一遍。

1847年3月2日,塞麥爾維斯請假離開了維也納,因為前一年四百多名產婦在自己所在的部門死去,而這一年剛剛開始,又有不少產婦因為同樣的問題死去,死亡令這個憂鬱的年輕人心碎,他打算放個假讓自己的讓自己的精神輕鬆一點。

但沒過多久,他又急匆匆地回到了他工作的地方。

雅各醫生意外去世了。

“雅各醫生不小心被的解剖刀劃破了,沒多久,就……”實習醫生戰戰兢兢地回答者塞麥爾維斯的問題。

“之前什麼症狀?”塞麥爾維斯問道這個問題時心臟在猛地跳動,一部分是因為敬佩之人的死去的悲傷和震驚,另一部分原因他自己也說不上,但他知道那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說實話,和那些死去的孕婦的徵兆一樣……”

塞麥爾維斯迅速回到了辦公室穿上了工作服,開始梳理他知道的一切。

“人口,錯。氣候,錯。醫院工作人員?第一部門工作人員:醫生、實習醫學生、實習助產士。第二部門工作人員:醫生、實習助產士……雅各醫生死因:被實習醫學生的解剖刀劃破。醫學生工作:解剖屍體,助產。實習助產士工作:助產。”

“解剖屍體!!”塞麥爾維斯喊出了問題的答案。

在對整個部門進行系統調查之後,塞麥爾維斯猜測孕婦的高死亡率是由於某種“死亡微粒”造成的。醫院第二部門的助產士無需解剖屍體,因此他們身上沒有攜帶死亡微粒。第一部門的實習醫生在解剖完屍體後將屍體上的這種“死亡微粒”帶回了手術臺。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他觀察到醫生們上手術臺前,只用清水清洗雙手,這可能遠遠不夠。再多次試驗後,他發現採用含氯的漂白水能夠迅速消除屍體的味道,因此他認定應當讓醫生在手術前用漂白劑清洗雙手。

1847年,他要求所有的醫學生在接觸屍體後必須用氯水洗手。四月份,孕婦死亡率18.3%; 六月份,死亡率2.2%;七月份,死亡率1.2%;8月,死亡率0%;9月,死亡率0%……

塞麥爾維斯迎來了一場對面未知疾病空前的勝利。

但是卻無人認可他的成績。

但是未想到在明顯的證據之下,許多其他醫院同僚開始嘲笑和批判他。因為在當時的醫學觀念中,認為每一個人的個體差異都是很大的,這種偏執的信念使他們認為塞麥爾維斯的勝利只不過是個例而已;甚至還有醫生認為自己高尚的道德律可以保證雙手的清潔,用氯水洗手是對他們個人的侮辱。

他的上司克萊恩醫生在目睹了事實之後都認為他的理論一無是處:“我並不需要你這樣的醫生,我也並不想跟你續約,你的另外兩名同事已經頂替了你的位置,你不必再來了。而且我想告訴你,在這裡請收起你的高傲態度,你不過是個流著外邦人血的毛頭醫生,真的以為你自己掌握了什麼宇宙真理嗎?吼吼吼,你去照照鏡子吧。”

1848年歐洲革命,醫院考慮到他的籍貫以及他的理論在醫學界引起的爭議,將他解雇;塞麥爾維斯申請大學教職後也屢遭拒絕。人們漠視了他的理論,嘲笑著他……他心灰意冷地回到了匈牙利,未曾料想匈牙利的同仁們也對他及他的理論一樣的嗤之以鼻。

他可以保持沉默的,不顧那些病人的死活保持安全而溫暖的沉默,微笑的認可他們同事對他的批評和否定,然後再次回到醫院,做一個冷漠但安全的醫生。

塞麥爾維斯想起了之前那種充滿慈祥與關切的臉。他摸了摸自己的肩膀,好像那位元同僚掌心的溫度還留在自己的那裡。“請記住你今日的信念……”

塞麥爾維斯開始安靜下來面對眼前的這場真理的鬥爭,因為他不能放任錯誤的觀念導致的死亡,他開始周密細緻地撰寫他的論文《產褥熱的病因、觀念、及預防》。他公開地質控那些懷疑和否定他的教授,在論文裡他這樣寫道:“你需要停止,不然就是殺人兇手!”;“這是場大屠殺!”;“我請求你們瞭解我說的真理!”

【德文《產褥熱的病因、觀念、及預防》封面】

世界有時候不會接受這樣的人,帶著對人類深刻同情和關懷的人,他們會被佈置在各種各樣的孤獨和絕境中,被人群和溫暖隔絕。有人妥協了,回到了現實中安然地享受;有人沒妥協,卻墮入了深淵裡。

塞麥爾維斯沒有妥協,於是1865年,他被送到了精神病醫院,不料被看守打傷,14天后由於敗血症死在了那裡。47歲。

不久之後的細菌理論以及手術前消毒觀念的結果都證明了塞麥爾維斯理論的正確性,但是人們已經不記得那個悶悶不樂不善言辭的匈牙利小夥子了。歷史選擇記住的人是巴斯德,提起外科手術消毒之父的名字,人們記住的是李斯特。

1847年3月,雅各醫生的墓碑前,春天的雨幕下塞麥爾維斯一個人站著。

“我會記住你,也會記住自己的信念。”

【塞麥爾維斯醫生 Ignaz Semmelweis】

19世紀的產科住院部

第二分部的紛紛擾擾讓塞麥爾維斯感到他思考的方向不對。他站在第二分部的產科部門發現這裡的人口密集程度與第一分部的產科部門不相上下。產房裡傳來嬰兒的哭聲,病房裡大多數的母親和孩子其樂融融。醫生們像第一分部一樣的忙碌。

他和往常一樣悶悶不樂沉默寡言的從第二分部離開了,輕輕念叨道“人口密度不是原因。”

“那會是什麼呢?”又是一個夜班,雨水輕輕拍打著房檐,微微潮濕的空氣讓塞麥爾維斯展開了思考。“既然人口密集程度兩家醫院差不多,那是否會是氣候原因?第一分部的氣候太過潮濕?”

他在夜班時仔細觀察著醫院內部的環境,拿最基礎的儀器記錄了婦產科所有重要地點的溫度和濕度。

不久他又來到了第二分部,暗自觀察和記錄了第二分部的氣候環境。

“兩家醫院的氣候條件一模一樣,可那些離奇的死亡到底是為什麼?”人群、氣候都不是造成第一部門產婦死亡率過高的原因。在調查的過程中,又有幾名產婦因為產褥熱而死去,塞麥爾維斯內心感到疼痛。

“還在想為什麼咱們醫院的人死的多呢?”雅各醫生看著這個正在懊惱的年輕人,迅速瞄了一眼他手中關於病人死因調查的筆記本。作為一個波西米亞醫生對塞麥爾維斯總是照顧有加,一個原因是他們都為異鄉人,另一個原因是他對從這個小夥子身上總能看見自己,那份對於病人來自內心深處的關懷和同情。

失魂落魄寫在塞麥爾維斯臉上,雅各又一次的在這個年輕醫生的眼神裡看到自己。“可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麼嘛!別的醫生根本不關心為什麼!就這樣他們稱自己為醫生!”

“哦,年輕人,小聲點!可別讓克萊因聽見,你可得知道他可不缺人手,你的這個崗位可以隨時被人代替。”雅各輕輕地關上了辦公室的門,慢慢走到了塞麥爾維斯身邊坐下。“塞麥爾維斯,哎,我知道剛開始這對你並不容易,也許過一陣就好了,學會沉默有時很重要,因為你救不了所有人。而且……而且你要學會在這樣的環境下保全你自己,我知道這樣勸你不太對,但是……”

雅各沉默地摘下了眼睛,沉默了幾秒鐘,在沉默的這幾秒鐘裡他對上了這個年輕人的眼睛,仿佛在對上了鏡子中的自己的眼睛那樣,他緩緩開口對塞麥爾維斯說道:“你記得愛德華·琴納的故事麼?”

塞麥爾維斯聽到雅各有話要說,降低了自己的音調:“記得,1766年,他發現了一個長過痘瘡的姑娘沒有得天花,之後他在沒得過天花的一些人接種了牛痘,之後這些人沒有感染過天花。”

雅各帶回了眼睛:“是的,你記得這個故事。所以我想說,醫學的進步有時要靠一些巧合來推動,有時我們碰不到那些巧合,但是我們要有保持掙扎不能放棄。”雅各拍了拍塞麥爾維斯的肩膀,起身離去,正當關門時,他把頭扭了回來。

“記住你今日的信念。”

塞麥爾維斯目送著雅各離開空蕩蕩的房間。“記住我今日的信念……”他在心裡重複了一遍又一遍。

1847年3月2日,塞麥爾維斯請假離開了維也納,因為前一年四百多名產婦在自己所在的部門死去,而這一年剛剛開始,又有不少產婦因為同樣的問題死去,死亡令這個憂鬱的年輕人心碎,他打算放個假讓自己的讓自己的精神輕鬆一點。

但沒過多久,他又急匆匆地回到了他工作的地方。

雅各醫生意外去世了。

“雅各醫生不小心被的解剖刀劃破了,沒多久,就……”實習醫生戰戰兢兢地回答者塞麥爾維斯的問題。

“之前什麼症狀?”塞麥爾維斯問道這個問題時心臟在猛地跳動,一部分是因為敬佩之人的死去的悲傷和震驚,另一部分原因他自己也說不上,但他知道那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說實話,和那些死去的孕婦的徵兆一樣……”

塞麥爾維斯迅速回到了辦公室穿上了工作服,開始梳理他知道的一切。

“人口,錯。氣候,錯。醫院工作人員?第一部門工作人員:醫生、實習醫學生、實習助產士。第二部門工作人員:醫生、實習助產士……雅各醫生死因:被實習醫學生的解剖刀劃破。醫學生工作:解剖屍體,助產。實習助產士工作:助產。”

“解剖屍體!!”塞麥爾維斯喊出了問題的答案。

在對整個部門進行系統調查之後,塞麥爾維斯猜測孕婦的高死亡率是由於某種“死亡微粒”造成的。醫院第二部門的助產士無需解剖屍體,因此他們身上沒有攜帶死亡微粒。第一部門的實習醫生在解剖完屍體後將屍體上的這種“死亡微粒”帶回了手術臺。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他觀察到醫生們上手術臺前,只用清水清洗雙手,這可能遠遠不夠。再多次試驗後,他發現採用含氯的漂白水能夠迅速消除屍體的味道,因此他認定應當讓醫生在手術前用漂白劑清洗雙手。

1847年,他要求所有的醫學生在接觸屍體後必須用氯水洗手。四月份,孕婦死亡率18.3%; 六月份,死亡率2.2%;七月份,死亡率1.2%;8月,死亡率0%;9月,死亡率0%……

塞麥爾維斯迎來了一場對面未知疾病空前的勝利。

但是卻無人認可他的成績。

但是未想到在明顯的證據之下,許多其他醫院同僚開始嘲笑和批判他。因為在當時的醫學觀念中,認為每一個人的個體差異都是很大的,這種偏執的信念使他們認為塞麥爾維斯的勝利只不過是個例而已;甚至還有醫生認為自己高尚的道德律可以保證雙手的清潔,用氯水洗手是對他們個人的侮辱。

他的上司克萊恩醫生在目睹了事實之後都認為他的理論一無是處:“我並不需要你這樣的醫生,我也並不想跟你續約,你的另外兩名同事已經頂替了你的位置,你不必再來了。而且我想告訴你,在這裡請收起你的高傲態度,你不過是個流著外邦人血的毛頭醫生,真的以為你自己掌握了什麼宇宙真理嗎?吼吼吼,你去照照鏡子吧。”

1848年歐洲革命,醫院考慮到他的籍貫以及他的理論在醫學界引起的爭議,將他解雇;塞麥爾維斯申請大學教職後也屢遭拒絕。人們漠視了他的理論,嘲笑著他……他心灰意冷地回到了匈牙利,未曾料想匈牙利的同仁們也對他及他的理論一樣的嗤之以鼻。

他可以保持沉默的,不顧那些病人的死活保持安全而溫暖的沉默,微笑的認可他們同事對他的批評和否定,然後再次回到醫院,做一個冷漠但安全的醫生。

塞麥爾維斯想起了之前那種充滿慈祥與關切的臉。他摸了摸自己的肩膀,好像那位元同僚掌心的溫度還留在自己的那裡。“請記住你今日的信念……”

塞麥爾維斯開始安靜下來面對眼前的這場真理的鬥爭,因為他不能放任錯誤的觀念導致的死亡,他開始周密細緻地撰寫他的論文《產褥熱的病因、觀念、及預防》。他公開地質控那些懷疑和否定他的教授,在論文裡他這樣寫道:“你需要停止,不然就是殺人兇手!”;“這是場大屠殺!”;“我請求你們瞭解我說的真理!”

【德文《產褥熱的病因、觀念、及預防》封面】

世界有時候不會接受這樣的人,帶著對人類深刻同情和關懷的人,他們會被佈置在各種各樣的孤獨和絕境中,被人群和溫暖隔絕。有人妥協了,回到了現實中安然地享受;有人沒妥協,卻墮入了深淵裡。

塞麥爾維斯沒有妥協,於是1865年,他被送到了精神病醫院,不料被看守打傷,14天后由於敗血症死在了那裡。47歲。

不久之後的細菌理論以及手術前消毒觀念的結果都證明了塞麥爾維斯理論的正確性,但是人們已經不記得那個悶悶不樂不善言辭的匈牙利小夥子了。歷史選擇記住的人是巴斯德,提起外科手術消毒之父的名字,人們記住的是李斯特。

1847年3月,雅各醫生的墓碑前,春天的雨幕下塞麥爾維斯一個人站著。

“我會記住你,也會記住自己的信念。”

【塞麥爾維斯醫生 Ignaz Semmelwei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