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梟雄董卓之死:都是“維穩”惹的禍

董卓為西涼軍人出身, 長期駐守西部邊區, 社會背景相對簡單, 由此形成了暴躁和單純的性格, 但長期以來備受冷落, 一直沒有機會到中央發展, 後受大將軍何進密詔進京“共商國是”。 到京後, 形勢錯綜複雜, 各種機緣巧合, 使得董卓進入權力中樞。

初涉政壇便入“圍城”, 各種事情紛至遝來, 各樣事務千頭萬緒, 面對如此狀況, 頗有自知之明的董卓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但文化素質較差, 還是人生地不熟的外來漢。 因此, 他極其盼望內地文人集團的理解和支持。 董卓明白, 經過黃巾暴動和宦官專權的折騰, 東漢王朝已經元氣大傷, 不能再受任何“刺激”, 穩定壓倒一切。 但維護社會穩定不能靠槍桿子, 而要靠“文力”, 這就需要文人集團的鼎力加盟, 需要他們為自己指點迷津、出謀劃策, 如此一來, 國家就會走入正軌, 大漢王朝的“中興”也就指日可待了。

帶著這樣的認識,

董卓開始了自己事業的新征途, 並快速放出了自己的維穩“三把火”:擁立新帝、提拔人才、權力制衡。

第一把火燒得很猛。 董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廢掉了當朝皇帝漢少帝, 改立陳留王劉協為獻帝。 理由是少帝軟弱無能、形象欠佳, 而劉協口齒清楚、年少有為,

為此他還發出了“天下之主, 宜得賢明, 每念靈帝, 令人憤毒”的感慨!董卓此舉, 和很多權臣不一樣, 畢竟立一個年齡小、腦子木的皇帝更符合把持朝政的最大利益。 董卓之所以如此, 是因為他想效仿伊尹、霍光輔佐新帝, 來一個萬象更新, 徹底與“舊社會”劃清界限, 此外, 還可為進一步的“大刀闊斧”改革奠定基礎和提供條件。

第二把火燒得很旺。 在“擢用天下名士以收眾望”總方針的指引下, 董卓首先為“黨錮之禍”中受到“迫害”的部分人平反, 然後大規模提拔錄用有名望的文人, 在士大夫中頗有人氣的蔡邕、許靖、韓馥、周毖等人皆受到重用。 董卓此舉, 有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讓文人充分參與政治、管理國家, 以求在“重拾人心”的基礎上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強中央權力。

當然, 還可以順便改善一下自己的形象, 凝聚些人氣。

第三把火燒得很大。 董卓明白, 東漢王朝存在著兩大“致命性”問題, 即地方權力過大和軍隊飛揚跋扈, 兩者又往往交織在一起。 針對這種情況, 董卓搞起了“兩手抓”。 一方面, 加強中央集權、控制地方大族, 為此, 除了提拔人才充實中央外, 還運用“定位安插”和“調虎離山”等手段, 企圖限制地方勢力的發展;另一方面, 注意文武官員的相對平衡與相互制約, 為此, 董卓對部下多有約束和節制, 於是, 出現“卓所親愛, 並不處顯職, 但將校而已”的現象就不足為怪了。

董卓的維穩“三把火”, 旗幟很鮮明, 想法很誘人, 足以表明董卓復興國家的決心, 他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青史留名。 但不幸的是, 董卓沒有控制和調節火勢的能力。

第一把火, 他把自己放到了火上。 畢竟, 董卓不但是軍人, 還是外人, 更是粗人, 這決定了他欠缺擁立新帝的“資格”, 違背了當時的文化主流理念和政治潛規則, 如此, 必然遭到別有用心或不明真相之人的抵觸和惡評, 使他處於大逆不道的危險境地。

第二把火,他把自己烤傷了。通過平反冤案和提拔人才,缺乏正統合法性的董卓給人留下了沽名釣譽的印象,這極不利於他進一步開展工作。同時,更有一些人利用董卓的這種心理,假意效忠、渾水摸魚,趁機“跑官”、“騙官”,這無疑擾亂了正常的行政秩序,使真正關心國家命運的人寒心不已。

第三把火,他把自己烤焦了。現實是殘酷的,當時的中央幾乎名存實亡,地方勢力坐大已成鐵的事實,在這樣的現實中,露骨地加強中央集權無疑會觸動地方勢力的敏感神經,會使董卓成為他們的眾矢之的,而豪強們也正是以討伐董卓為幌子,借機招兵買馬,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由於對軍人的制約性防範,董卓失去了軍隊的廣泛支持,甚至造成了西涼軍事集團的離心。

“穩定壓倒一切”能束縛手腳、遮蔽視線,使董卓變得功利性十足,對文人依賴性過大,以至於過分相信文人、在乎文人,“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因此,他處處受到文人集團的牽制,董最後被官僚士大夫“設計殺死”就說明了這一點。可以說,董卓為政的失敗,主要在於他過分依靠官僚士大夫來推動中央行政的運作,高估了他們加強集權的能量,低估了他們藩屏皇權的作用,而自己又拿不出切實有效的可行性措施。

董卓死後,中國進入全面內亂的時代,而“董卓新政”——東漢王朝最後的一次復興機會亦被廉價消費掉了,惜乎?悲哉!實際上,東漢“復興”不是不需要穩定,更不是不需要能夠穩定的人,而是不需要董卓這樣的人那樣去“維穩”。這不僅是董卓的悲劇,更是國家的悲哀。

後來的曹操就聰明多了,他汲取了董卓失敗的教訓,懂得文人不一定是能人,能人不一定是忠臣,即使是忠臣,也有忠於朝廷和忠於自己之分。基於此,曹操對於人才非常注意“細分”,能做到唯才是用、唯才是舉;對忠臣也注意分清“類別”:忠於朝廷的嚴厲打擊,忠於自己的大力提拔,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才網路”。

同時,曹操還在漢朝中央之外另立權力中心,如此,既可防止忠於朝廷的人物“暗中操作”,又可為自己的家業不斷“增磚添瓦”,亦能給手下人帶來希望。曹操通過“嚴厲鎮壓”和“全面架空”,把皇權緊緊地抓到了自己手中,完成了董卓的未競之業,為曹丕最終廢漢自立鋪平了道路。

使他處於大逆不道的危險境地。

第二把火,他把自己烤傷了。通過平反冤案和提拔人才,缺乏正統合法性的董卓給人留下了沽名釣譽的印象,這極不利於他進一步開展工作。同時,更有一些人利用董卓的這種心理,假意效忠、渾水摸魚,趁機“跑官”、“騙官”,這無疑擾亂了正常的行政秩序,使真正關心國家命運的人寒心不已。

第三把火,他把自己烤焦了。現實是殘酷的,當時的中央幾乎名存實亡,地方勢力坐大已成鐵的事實,在這樣的現實中,露骨地加強中央集權無疑會觸動地方勢力的敏感神經,會使董卓成為他們的眾矢之的,而豪強們也正是以討伐董卓為幌子,借機招兵買馬,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由於對軍人的制約性防範,董卓失去了軍隊的廣泛支持,甚至造成了西涼軍事集團的離心。

“穩定壓倒一切”能束縛手腳、遮蔽視線,使董卓變得功利性十足,對文人依賴性過大,以至於過分相信文人、在乎文人,“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因此,他處處受到文人集團的牽制,董最後被官僚士大夫“設計殺死”就說明了這一點。可以說,董卓為政的失敗,主要在於他過分依靠官僚士大夫來推動中央行政的運作,高估了他們加強集權的能量,低估了他們藩屏皇權的作用,而自己又拿不出切實有效的可行性措施。

董卓死後,中國進入全面內亂的時代,而“董卓新政”——東漢王朝最後的一次復興機會亦被廉價消費掉了,惜乎?悲哉!實際上,東漢“復興”不是不需要穩定,更不是不需要能夠穩定的人,而是不需要董卓這樣的人那樣去“維穩”。這不僅是董卓的悲劇,更是國家的悲哀。

後來的曹操就聰明多了,他汲取了董卓失敗的教訓,懂得文人不一定是能人,能人不一定是忠臣,即使是忠臣,也有忠於朝廷和忠於自己之分。基於此,曹操對於人才非常注意“細分”,能做到唯才是用、唯才是舉;對忠臣也注意分清“類別”:忠於朝廷的嚴厲打擊,忠於自己的大力提拔,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才網路”。

同時,曹操還在漢朝中央之外另立權力中心,如此,既可防止忠於朝廷的人物“暗中操作”,又可為自己的家業不斷“增磚添瓦”,亦能給手下人帶來希望。曹操通過“嚴厲鎮壓”和“全面架空”,把皇權緊緊地抓到了自己手中,完成了董卓的未競之業,為曹丕最終廢漢自立鋪平了道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