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小兒鵝口瘡有什麼症狀,以及怎麼預防和護理

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Oral Thrush ), 是兒童的常見病, 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 又稱口腔念珠菌病。 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唇部的黏膜, 為白色斑塊酷似鵝口, 故稱“鵝口瘡”。

鵝口瘡高發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及老年人。 白色念珠菌寄生在健康人皮膚表面、腸道, 正常情況下不致病。 當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 長期用抗菌素和類固醇噴霧, 機體抵抗力低下時致病。 鵝口瘡還常見於免疫缺陷, 免疫功能失調的患者。

臨床表現

口腔黏膜(頰、舌、牙齦、軟齶及唇內部)出現白色斑塊, 用棉簽或者壓舌板不易擦掉。 若用力擦去斑膜, 下麵黏膜潮紅。 應與奶塊相鑒別, 用棉簽輕拭, 奶塊可移除, 而鵝口瘡白色斑塊不易擦去。 多無痛感, 嚴重時可有不適、偶可表現拒乳。 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的患兒, 病變可蔓延至咽部、食管、腸道、氣管、肺, 偶可侵入血液導致敗血症等併發症。

但健康兒童彌漫性感染十分罕見。

預防、家庭護理

1.懷孕期間陰道黴菌感染應儘早治療。 分娩新生兒接觸母親產道分泌物而感染。

2.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每天刷牙兩次, 常更換牙刷, 不要共用牙刷。

3.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洗漱用具和家長分開,

並定期消毒。

4.乳具(奶瓶、奶嘴、乳頭、吸奶器) 餐具每次用完清潔煮沸消毒。

5.母乳餵養, 喂乳前後洗手, 用溫水洗乳頭乳暈;嬰幼兒常洗澡、勤換衣、剪指甲、勤洗手、洗玩具。

6.在幼稚園過集體生活的幼兒, 用具不可混用。

7.避免攝入過酸、過鹹及刺激性食物以引起疼痛。

避免吃含糖和酵母的食物。

8.長期服用抗生素, 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療, 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等。

9.使用類固醇噴霧劑, 噴霧後用水沖洗口腔或刷牙。

10.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