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高血壓注意:除了食用鹽,這些隱形鹽也不得不防!

中國美食名揚海外, 八大菜系豐富了一代又一代國人的餐桌。 然而, 有調查顯示, 中國平均食鹽攝入量為每天12.2克以上, 超標2倍以上!

眾所周知, 重口味飲食, 尤其鈉鹽過多攝入, 對血管傷害不小, 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人更要限鹽飲食。

但是不少病友反映, 沒鹽沒味道, 這清苦的日子怎麼過得下去?其實, 掌握幾個烹飪調味的小技巧, 少鹽也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不同人每天能吃不同鹽量 建議多煮少鹽的菜色

研究發現, 高鹽飲食會升高血壓, 直接損傷全身的血管, 導致血管硬化, 增加心臟負擔, 甚至導致冠心病、腎功能受損。

對於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病人來說, 高鹽飲食還會影響降壓藥、利尿藥的療效。 本來小劑量能控制住的病人, 藥卻慢慢失效。

一般來說, 每日3g食鹽即可滿足人體正常生理需要。 世衛組織推薦, 健康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

糖尿病人更要嚴格控制在5克以下。

在中國各大菜系中, 北方菜系注重鹹鮮味, 含鹽量最高, 其次是川菜, 而粵菜的含鹽量最低。

精明的網友們不妨選擇一些低鹽菜系的菜品, 比如注重鮮甜的粵菜, 清淡適口的揚州菜, 鮮嫩雅致的浙菜等等。

每個菜系都有很多的菜品, 想要一周不重樣都不難, 回鍋肉、紅燒肉、水煮牛肉、麻辣火鍋等重油又重鹽菜色儘量少吃。

妙!不靠鹽也能提高菜的色香味

1.多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飪方法, 比如蒸、煮、燉。 菜味夠濃的話, 一點點鹽就能很香、很夠味。

2.遇到味道清淡的食物, 就搭配味道重的食材。 比如雞蛋味道比較淡, 可以用番茄或洋蔥炒, 肉絲味道淡但是醃制過又怕鹽超標, 那不妨搭配青椒炒。

3.加點香味濃的材料。 比如香菇、香菜、紫菜等天然香味比較重, 用來搭配烹煮可以改善食物的味道, 比如香菇燒肉會比普通炒肉更有味道。

4.善用香料。 注意這裡說的香料, 不是調味料, 而是蔥、薑、蒜等天然香料。 油爆香後, 這些香料會產生濃郁的油香味,

可以增加菜色的可口性, 比如蔥油雞、蒜香骨等。

5.加點酸。 做菜的時候適當加點醋調味, 可以降低對鹽的需求, 比如酸辣土豆絲、醋溜白菜等。 或者做菜時加點檸檬汁、鳳梨汁來添加風味。

防不勝防!當心看不見的鹽

煮菜放了多少勺鹽, 肉眼可見,

很好控制。 然而生活中不少食物含有“隱形”鹽, 難以計算含鹽量, 讓你防不勝防!

①掛麵。 做掛麵時需要加入適量的鹽和堿, 雖然吃面的時候吃不出面有鹹味, 其實跟米飯做主食的人相比, 北方以麵食為主的人更容易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過多鹽分。

②果凍。 果凍竟然也有鹽?在超市選購果凍的時候, 不妨看看背後的成分表, 大部分都有含鈉的輔料, 每100g果凍中也含有30mg鈉, 被列入高鹽食物。

③運動飲料。 不妨看看成分表, 1罐運動飲料就可能含有200毫克以上的鈉, 如果不是長時間運動、出汗比較多, 還是少喝的好。

④醃製品。 比如鹹菜、臘腸、拌飯醬、鹹鴨蛋含鹽量奇高, 少吃為妙。

如果飲食實在沒辦法再少點鹽, 也可以增加每日的運動量, 多喝水, 多吃點含鉀高的食物,或用代鹽(氯化鉀)、無鹽醬油代替食鹽。

但如果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的人,上述這些方法改善的不多,還是要控制鹽攝入量。

多吃點含鉀高的食物,或用代鹽(氯化鉀)、無鹽醬油代替食鹽。

但如果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的人,上述這些方法改善的不多,還是要控制鹽攝入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