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馮小剛:我從10歲就開始吃素 最怕友人款待粵菜


吃素 就是愛自己

有人說, 幸福的三要素是有事做, 有人愛, 有希望。 其實我覺得, 一切幸福只基於一件事:愛自己。 愛自己的關鍵就是有個棒棒的身體,

而養出一個棒棒的身體很簡單:吃素食。

10歲就開始吃素

現在一提到“吃素”, 馬上就會有人拿出一些很時髦的說辭, 比如說吃素環保, 有利於減少畜牧業對全球變暖產生的影響, 還有人拿出“信仰”當擋箭牌, 似乎吃素了就和信佛一樣, 是高人一等的表現, 但其實我吃素純粹是“意外事故”的產物。

那年我10歲, 因為過春節, 家裡難得弄了些好吃的, 這其中就有一碗紅燒肉。 那個時候, 過年能吃到肉是很值得興奮的事, 一興奮我就多吃了, 結果吃到一塊肥肉時, 一下被油“滋”到了, 一股噁心的豬肉腥味塞滿咽喉後, 原先的美好感覺瞬間逆轉……

那之後我就再也不愛吃肉了, 無論肥瘦, 無論是否屬於“長身體階段”。 最初親人朋友都還好意相勸,

後來乾脆不提了, 畢竟只是不吃肉而已, 談不上過於偏食。

1985年我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 正式開始拍電影。 拍電影是件費腦子費精神的事兒, 很快我就學會了抽煙, 只要困了乏了, 想也不用多想就會掏出一根, 在拍《編輯部的故事》時, 更是一包接著一包地抽。 抽到後來王朔都覺得恐怖, 片子完工後他和馬未都兩人直接將我架到了醫院。

結果體檢完, 醫生輕鬆地拍了拍我的肩:“你這肺完全不像是抽煙人的肺。 ”我馬上順竿兒爬, 笑嘻嘻地調侃了句:“我吃素呢, 您呐。 ”話一說完, 那個頭髮灰白的老頭兒笑了:“吃素好, 素食比肉食容易消化, 能更好地排出體內的毒素。 你看那些得道高僧, 哪個不是吃素的!”

身體的直接受益和後來一天天的“見多識廣”,

使“吃素”這事兒被自然而然地延續了下來, 而且到最後就基本上是“吃大素”了。

我去醫院體檢, 醫生說你這肺完全不像是抽煙人的肺, 說是可能和長期吃素有關係。 唯一不太好的是缺鈣, 讓我多曬太陽。

素食後遇到的難題是徐帆


感覺吃素是個難題, 是在和徐帆結婚之後。

徐老師(徐帆)是武漢人, 武漢人飲食偏辛辣, 而且她是標準的肉食動物。 但天天被我耳濡目染, 徐老師對吃素也產生了興趣。

吃素分為兩種, 一種是小素, 就是不吃陸地上的動物, 但吃水族;另一種叫大素, 即一切肉類都不吃。 對於從10歲就開始吃小素的我來說, 不管吃哪種素根本不算是問題, 但難題就出在徐老師身上。 徐老師的意志很堅決, 理由是作為演員保持身材是一種責任。 想想也是, 只好答應了她。

吃素的方法有幾種, 一種是鍋邊素, 就是吃和肉一起炒的素菜, 但不吃各種肉類;一種是吃花素, 即一個月裡有幾天吃純素;第三種就是吃長素, 即長年累月不吃所有肉類。

第一階段, 我讓徐老師吃花素。 每個月先是有一天, 後來有兩天, 然後逐步增加吃素的日子。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 徐老師很愉快地習慣了這種飲食模式, 身體狀態也明顯變好。

眼見情況很好, 我便同意徐老師開始吃鍋邊素。 鍋邊素一方面比較符合她的年齡狀態, 另一方面不給不吃素食的人添太多麻煩, 一起聚餐, 大家點什麼我能跟著吃什麼, 完全不用另外安排。

把握五色均衡營養全面

不敢吃素的人都會有一個擔心:“吃素,營養呢?夠嗎?”

我的經驗是吃素只需把握五色均衡就能基本保證營養全面。所謂五色均衡即每日食物比例要按紅、黃、綠、白、黑搭配,便能滿足每日營養所需。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每天的食物要是弄成了“葫蘆娃七兄弟”,營養什麼的問題就可以不必擔心了。

不過,我家的營養師是徐老師,而徐老師的獨家秘方是:最重要的是中餐,而且一日不是三餐而是五餐,即在三餐之外增加上午10點多和下午三四點的兩次“點心餐”。徐老師的觀念是,點心很重要,它能在“青黃不接”的時間段補充能量,讓你鬆弛下來,享受一下人生。

聚餐和諧最重要

當然,需要調和的不僅僅是營養均衡,更多的時候是協調與非素食主義者的“聚餐”。比如在徐老師沒有吃素前,她最不喜歡我去探她的班,因為我吃素,很多大夥愛吃的好菜我根本不吃,勉強吃了也像吃藥般表情痛苦,她就怕到吃飯時人家嫌我挑剔、不好對付。

其實這種事情經常發生,有時候出去參加宴會,你要是什麼都不吃,別人會有想法,要不來點鮑魚?那來點魚翅?這會讓別人覺得很麻煩。所以每每碰到聚餐,我只能將就吃點,或者完事後去路邊館子炒兩個菜爽爽快快補吃一回。

因為總是碰到這種無可奈何的時候,所以我很理解非素食主義者面對一桌“毫無油葷”的素食時的痛苦。所以碰到我請客,滿眼肯定是各種珍饈美味。看到那些吃貨一個個滿嘴流油的樣子,心裡其實還挺高興。此是為和諧。

最怕友人款待粵菜

吃粵菜的特點是,開飯前先請來賓圍著魚缸籠子一通端詳,分別指出自己心儀的活物,接著就有一批生猛海鮮英勇就義。處決的方式也是十分殘忍,龍蝦通常是被活著淩遲,肉都吃完了,頭上的鬚子還疼得直打哆嗦。蛇一般會當眾剪掉腦袋,擠出血和膽獻給主賓。

蝦的下場有幾種:趕上喜歡白灼的算它們上輩子積了德;但大多數會被扔到燒紅了的石頭上煎熬,美其名曰“桑拿蝦”;更有慘無人道的是活著用酒麻翻,生吞活咽,席間常能聽到“絲絲”的叫聲,那是活蝦發出的呻吟。

原來我一直認為漢族善良儒雅,粵菜的風靡令我發現,這個民族也很殘忍,對弱小動物犯下的罪行也是慘絕人寰、令人髮指。菩薩若是為此懲罰漢族,我申請對我網開一面,因為我不吃肉,也不怎麼吃海鮮,尤其是不吃活物。

凡屬這類飯局,我能推則推,能不去就不去。實在是盛情難卻的,就先在家吃飽了再去赴宴。席間我也是能躲就躲,能閃就閃,躲閃不過,又不想讓別人掃興,就象徵性地夾兩筷子放到自己面前的盤子裡跟著瞎比畫,別人一讓我吃菜,我就端酒杯,掩護自己蒙混過關。

近來因為心臟不好,酒也不能喝了,趕上粵菜的局,就只能拿話搪塞,讓我吃菜,我就講笑話飛段子,分散別人的注意力。弄得我每次赴宴之前必得搜腸刮肚冥思苦想,說姚明現在值多少錢,說好萊塢的各種逸事,連傳謠帶造謠,凡是能引開別人注意力的手段全都施展出來。

這種時候最怕有心人,一眼識破我的伎倆,出於好心一再追問:鮑魚不吃,吃魚翅嗎?魚翅不吃,吃蟹嗎?蟹不吃,吃蝦嗎?蝦不吃,吃乳豬嗎?乳豬不吃,吃蛇嗎?蛇不吃,吃扇貝嗎?扇貝不吃,吃白鱔嗎?鱔不吃,吃牛柳嗎?你到底能吃什麼?你怎麼那麼事兒媽呀?

這種情況時有發生,逢此情景,我只能實話實說:你們要是真疼我,就給我點一道番茄炒雞蛋,口重點,別放太多的糖就行。

要是你們心裡還過意不去,覺得虧了我的嘴,就乾脆把那些奇珍異饌折成現錢直接給我也行。我太太徐帆如果在座,她會挑幾個蒜瓣、蔥段,舀兩杓醬油湯,放在米飯裡拌吧拌吧遞給我,同時對大家說:你們吃你們的,別理他,他這人特別擰巴。

一碗蘇州奧灶面足矣!

譚偉民透露,《私人訂制》 在蘇取景時,馮小剛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早上7點就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吃飯時,原以為累了一天的馮導會一頓“胡吃海喝”,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呀。馮導可好,任憑身邊的工作人員吃啥,他依舊堅挺著自己“只吃素食”的原則,一碗極具蘇州特色的奧灶面加上零星蔬菜,便成了他的一天下來的晚飯。

不過有趣的是,馮小剛對蘇州的奧灶面可謂情有獨鍾,頓頓吃不算,還將湯汁吸了個底朝天。臨走時,還抹了抹嘴,“呀!好吃”。

姜文的評價

姜文說:“馮小剛有個優點,他吃素。但他不以自己的喜好來請客,跟你在一起,也許你吃葷,他為了和諧,但實際上他是吃素的。”

|作者:馮小剛

把握五色均衡營養全面

不敢吃素的人都會有一個擔心:“吃素,營養呢?夠嗎?”

我的經驗是吃素只需把握五色均衡就能基本保證營養全面。所謂五色均衡即每日食物比例要按紅、黃、綠、白、黑搭配,便能滿足每日營養所需。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每天的食物要是弄成了“葫蘆娃七兄弟”,營養什麼的問題就可以不必擔心了。

不過,我家的營養師是徐老師,而徐老師的獨家秘方是:最重要的是中餐,而且一日不是三餐而是五餐,即在三餐之外增加上午10點多和下午三四點的兩次“點心餐”。徐老師的觀念是,點心很重要,它能在“青黃不接”的時間段補充能量,讓你鬆弛下來,享受一下人生。

聚餐和諧最重要

當然,需要調和的不僅僅是營養均衡,更多的時候是協調與非素食主義者的“聚餐”。比如在徐老師沒有吃素前,她最不喜歡我去探她的班,因為我吃素,很多大夥愛吃的好菜我根本不吃,勉強吃了也像吃藥般表情痛苦,她就怕到吃飯時人家嫌我挑剔、不好對付。

其實這種事情經常發生,有時候出去參加宴會,你要是什麼都不吃,別人會有想法,要不來點鮑魚?那來點魚翅?這會讓別人覺得很麻煩。所以每每碰到聚餐,我只能將就吃點,或者完事後去路邊館子炒兩個菜爽爽快快補吃一回。

因為總是碰到這種無可奈何的時候,所以我很理解非素食主義者面對一桌“毫無油葷”的素食時的痛苦。所以碰到我請客,滿眼肯定是各種珍饈美味。看到那些吃貨一個個滿嘴流油的樣子,心裡其實還挺高興。此是為和諧。

最怕友人款待粵菜

吃粵菜的特點是,開飯前先請來賓圍著魚缸籠子一通端詳,分別指出自己心儀的活物,接著就有一批生猛海鮮英勇就義。處決的方式也是十分殘忍,龍蝦通常是被活著淩遲,肉都吃完了,頭上的鬚子還疼得直打哆嗦。蛇一般會當眾剪掉腦袋,擠出血和膽獻給主賓。

蝦的下場有幾種:趕上喜歡白灼的算它們上輩子積了德;但大多數會被扔到燒紅了的石頭上煎熬,美其名曰“桑拿蝦”;更有慘無人道的是活著用酒麻翻,生吞活咽,席間常能聽到“絲絲”的叫聲,那是活蝦發出的呻吟。

原來我一直認為漢族善良儒雅,粵菜的風靡令我發現,這個民族也很殘忍,對弱小動物犯下的罪行也是慘絕人寰、令人髮指。菩薩若是為此懲罰漢族,我申請對我網開一面,因為我不吃肉,也不怎麼吃海鮮,尤其是不吃活物。

凡屬這類飯局,我能推則推,能不去就不去。實在是盛情難卻的,就先在家吃飽了再去赴宴。席間我也是能躲就躲,能閃就閃,躲閃不過,又不想讓別人掃興,就象徵性地夾兩筷子放到自己面前的盤子裡跟著瞎比畫,別人一讓我吃菜,我就端酒杯,掩護自己蒙混過關。

近來因為心臟不好,酒也不能喝了,趕上粵菜的局,就只能拿話搪塞,讓我吃菜,我就講笑話飛段子,分散別人的注意力。弄得我每次赴宴之前必得搜腸刮肚冥思苦想,說姚明現在值多少錢,說好萊塢的各種逸事,連傳謠帶造謠,凡是能引開別人注意力的手段全都施展出來。

這種時候最怕有心人,一眼識破我的伎倆,出於好心一再追問:鮑魚不吃,吃魚翅嗎?魚翅不吃,吃蟹嗎?蟹不吃,吃蝦嗎?蝦不吃,吃乳豬嗎?乳豬不吃,吃蛇嗎?蛇不吃,吃扇貝嗎?扇貝不吃,吃白鱔嗎?鱔不吃,吃牛柳嗎?你到底能吃什麼?你怎麼那麼事兒媽呀?

這種情況時有發生,逢此情景,我只能實話實說:你們要是真疼我,就給我點一道番茄炒雞蛋,口重點,別放太多的糖就行。

要是你們心裡還過意不去,覺得虧了我的嘴,就乾脆把那些奇珍異饌折成現錢直接給我也行。我太太徐帆如果在座,她會挑幾個蒜瓣、蔥段,舀兩杓醬油湯,放在米飯裡拌吧拌吧遞給我,同時對大家說:你們吃你們的,別理他,他這人特別擰巴。

一碗蘇州奧灶面足矣!

譚偉民透露,《私人訂制》 在蘇取景時,馮小剛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早上7點就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吃飯時,原以為累了一天的馮導會一頓“胡吃海喝”,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呀。馮導可好,任憑身邊的工作人員吃啥,他依舊堅挺著自己“只吃素食”的原則,一碗極具蘇州特色的奧灶面加上零星蔬菜,便成了他的一天下來的晚飯。

不過有趣的是,馮小剛對蘇州的奧灶面可謂情有獨鍾,頓頓吃不算,還將湯汁吸了個底朝天。臨走時,還抹了抹嘴,“呀!好吃”。

姜文的評價

姜文說:“馮小剛有個優點,他吃素。但他不以自己的喜好來請客,跟你在一起,也許你吃葷,他為了和諧,但實際上他是吃素的。”

|作者:馮小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