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處理好家庭的關係——母親節專題系列

干支紀年:丁酉年 乙巳月 庚子日

如何正確處理父母子女關係

百依百順不是孝。 慈和孝有個辯證關係, 是一對, 上慈下孝。 如果父母過度地提要求, 就違背了做父母的慈, 上面的慈也是要符合萬事萬物的根本規律, 有一個正確和真善的道德規範要求的。

很多古文裡面都有這種說法, 孝不是盲目地順從, 不是百依百順, 要能夠善巧方便地去規勸父母, 引導父母。 就像“大孝”裡的內容一樣,

“大孝”還要引導父母提升其道德品質, 多行善事, 諸惡不作, 眾善奉行。 子女還要用自己正確的認知, 去反作用于父母, 去影響父母。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滿足了父母的物質要求, 卻沒有去注重父母精神方面的同步提升, 沒有用自己的孝道行為去關懷父母精神領域的同步提升,

只是在物質上給予父母關懷和提升, 這只是抓正確了一個環節, 而不是兩個環節都要抓住, 這是片面的。 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要去盡自己的孝道, 這才是一種正確的方法。

行為的作用力是最大的。 在父母面前, 子女的言行舉止和學習習慣要做出來, 做人的表率起到無形的標杆作用, 對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 再來善巧方便地勸導父母, 那麼父母肯定是容易接受並且改變自己本身的不足, 來認同子女的正確認識。 開始父母可能比子女要頑固得多, 堅持自己錯誤的認知, 不願意接受道德根文化和子女的這些良好表現, 覺得這可能是假的、一時的。 但是只要做子女的長期堅持, 最終父母由於其天然的疼愛之心, 很容易被感動而再去改變自己。

婆媳是否能夠和諧共處

每個人與人之間都應當是平等的, 也應當是一種互利互惠的關係, 不存在彼此的差異性。 現在社會上出現彼此隔閡的一些情況, 是一種心靈隔閡。 心靈隔閡所產生的矛盾, 是由於我們對人與人之間平等和諧關係的認知沒有昇華到一定的層面, 沒有瞭解相互關係的依存、和諧的必要性和必須性。

媳婦是別人的女兒、婆婆是丈夫的母親, 婆媳關係無形中構成了心靈溝通障礙。 所以, 婆媳關係當中最常見的就是猜忌心, 相互猜忌。

再一個就是妒忌心。妒忌心表現在媳婦、婆婆對對方的行為有一種嫉妒,將對方與自己母親與自己女兒進行比較而產生嫉妒心。

第三個是包容心的缺如。三個因素構成婆媳關係不易融洽。這些不融洽,實際上通過平等的交流,多一些寬容心就容易和諧起來。

這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但通過提升對孝道的認識是可以改變的。要使人知道孝任何人都是在孝自己的父母,因為舍和得都是相輔相成的,你舍出去就必然會有所回報、有所得,並不是要固定在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人身上。

中國古語說: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把這個作為自己生存的一個法則,認識到吃虧是福,你吃了虧有一定的丟失,但是從其它方面還是有所回饋的、回報的。不要認為我吃了虧、我自己受了氣,就覺得想不開。只要把心放寬一點,那麼人與人之間相互的包容,相互的影響還是很容易達成的。

摘選自熊春錦老師部分講座書籍和德慧智國學線上書院

延伸閱讀

母親節,思報父母恩,請認真讀此文!

獻給父母的禮物,健康竟然這麼簡單~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事關性命!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相互猜忌。

再一個就是妒忌心。妒忌心表現在媳婦、婆婆對對方的行為有一種嫉妒,將對方與自己母親與自己女兒進行比較而產生嫉妒心。

第三個是包容心的缺如。三個因素構成婆媳關係不易融洽。這些不融洽,實際上通過平等的交流,多一些寬容心就容易和諧起來。

這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但通過提升對孝道的認識是可以改變的。要使人知道孝任何人都是在孝自己的父母,因為舍和得都是相輔相成的,你舍出去就必然會有所回報、有所得,並不是要固定在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人身上。

中國古語說: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把這個作為自己生存的一個法則,認識到吃虧是福,你吃了虧有一定的丟失,但是從其它方面還是有所回饋的、回報的。不要認為我吃了虧、我自己受了氣,就覺得想不開。只要把心放寬一點,那麼人與人之間相互的包容,相互的影響還是很容易達成的。

摘選自熊春錦老師部分講座書籍和德慧智國學線上書院

延伸閱讀

母親節,思報父母恩,請認真讀此文!

獻給父母的禮物,健康竟然這麼簡單~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事關性命!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