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今天是母親節,也是她的忌日!南京大屠殺期間,她以母性的光輝庇護了數萬難民……

今天是母親節。

1941年的今天,

魏特琳打開煤氣閥門, 結束自己的生命,

享年55歲。

她曾留下遺言:

“假如我有兩個生命, 仍願意選擇為華人服務。 ”

今天讓我們共同緬懷這位偉大的女性!

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 美國傳教士, 中文名“華群”。

1886年9月27日, 魏特琳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西科爾小鎮。 她家境並不富裕, 從小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奮勇敢的個性。 她靠勤工儉學完成大學學業。

魏特琳後來來到中國, 應聘進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擔任教授, 也兼任教導主任。

1937年底, 在中國人心中永遠無法抹去傷痛的年末, 原本繁華的古都南京, 在日軍飛機炮彈連續數月的轟炸下, 到處是斷壁殘垣。 在那樣恐怖的氛圍中, 美國大使館多次讓她撤離, 魏特琳都毅然放棄了。 她與二十多位外籍人士一起, 堅守南京, 加入了人道主義救援中。

1

危難之中 堅守南京

上海“八一三”事變後, 國民政府為安全計, 明令:“接近戰區各大學另籌開學辦法。 ”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地處南京市中心, 吳貽芳校長和她的同事們經過商議決定:在校教職工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西遷辦學, 一部分留校本部保護校產, 救濟難民。 留校教職工組成駐校維持委員會, 並推美籍教授魏特琳為主任。

1937年11月中旬, 日軍兵分三路向南京逼近。 17日, 魏特琳致信美國大使館, 建議設立一個安全區, 讓那些無法撤離南京的難民有一個相對安全的棲身之地, 以躲避戰火。 她在信中表示:“無論從地理位置或建築物的牢固性來說,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作為難民收容所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久, 由德國西門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經理拉貝為主席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成立, 接著又成立了“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 魏特琳為紅十字會委員。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營的工作人員

前排左四為魏特琳

2

挺身而出 援助難民

12月13日, 日軍由中華門入城後, 開始了慘絕人寰、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面對野蠻縱欲、到處強暴中國婦女的日軍, 大量婦女兒童蜂擁來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難民收容所。 魏特琳挺身而出, 用她那高挑的身軀, 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守護中國女性不受日軍的傷害, 為南京數以萬計的婦女兒童, 建造了一個諾大的諾亞方舟。

在日軍進城的頭10天裡,

每天至少有10到20群日本兵到金女院抓人, 強姦婦女、搶劫錢財。 他們不僅從學校的大門、側門強行入內, 還有翻越圍牆進校園, 更有夜間從學校低矮的籬笆上爬過來, 搜捕婦女強姦。

魏特琳整天從學校的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 大聲呵斥:“這是美國人學校!滾出去!”她一面組織校內教職員工巡邏校園, 一面請來在“國際安全區”服務的外籍男士輪流守夜。 不少日本兵因此惱怒, 拿著血跡斑斑的刺刀威脅她;還有的狠狠地抽魏特琳的耳光。 她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無辜女性, 在她面前被帶走, 被強姦, 被殺戮。

在難民所裡, 許多難民失散了親人, 生離死別的痛苦籠罩著難民營。 魏特琳安慰鼓勵他們, 給他們勝利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氣。 她說,“中國沒有亡,中國不會亡,日本一定會失敗。”

魏特琳(左一)和紅十字會施粥處的工作人員合影

3

殫精竭慮 積郁成疾

魏特琳曾在日記中寫道:“這種重擔我不知道還能承擔多久,真是可怕得難以形容。”面對每天持續不斷的有暴行在她的面前發生,而她卻無力阻止,那時的她,信仰被摧毀。魏特琳在那緊張恐怖的日子裡,殫精竭慮工作了數十個日日夜夜。過度的疲勞與長期的精神壓力嚴重傷害了她的身體。她在此期間的日記中常常寫道:“太倦了,倦得連字都寫不出來”“倦得無法思考”。她在救護了許許多多的中國難民後,自己卻得了嚴重的精神憂鬱症。

1940年5月14日,她在多方的勸說下離開南京回美國治病,但那沉重的十字架還是壓垮了她。南京所經歷的一切使她感到無法再活下去。她一閉上眼睛,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屍體就會在她眼前出現。“救命!救命!救救我!”的求救聲就會在她耳邊響起。

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離開中國一周年的日子,她選擇這一天,在印第安那州的一間普通公寓裡,打開煤氣閥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55歲。

在遺書裡,她這樣解釋自己棄世:“與其因精神錯亂而痛苦,不如死去更輕鬆。”然而,死亡並不能抹去她對南京的愛。她臨終前,曾留下遺言:“假如我有兩個生命,仍願意選擇為華人服務。”

她被安葬在美國密西根州的雪柏得鎮,墓碑上雕刻著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平面圖,並且刻著四個中文漢字——“金陵永生”。

1941年6月10日,國民政府發佈《國民政府令》,對她的死表示哀悼。

4

母性光輝 永遠緬懷

從1937年8月12日開始,到1940年4月,魏特琳幾乎每天都堅持寫日記,並每月定期將其郵寄給美國好友,以便她們更好地瞭解中國時事。當時在美國的好友認為魏特琳的日記很有價值,於是將它寄給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同學》發表。

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在整理傳教士檔案資料時,發現了魏特琳日記原稿。90年代初,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特藏室的斯茉利女士,鑒於魏特琳日記具有極高的檔案史料價值,對魏特琳日記原稿進行了整理,並將其製成縮微膠捲,供歷史檔案學者研究使用。

2002年7月20日,明妮·魏特琳的親屬辛蒂·魏特琳及其女兒,將《魏特琳日記》及100多件珍貴文物史料捐贈給紀念館。

在紀念館史料陳列廳,矗立著一尊女子銅像,造型為伸開雙臂,保護她身後驚恐萬狀的中國婦女和兒童。她就是魏特琳。在這尊雕像的上方,鐫刻著當年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德國人約翰•拉貝說過的一句話:“魏特琳就像抱窩的老母雞帶著小雞那樣保護著她們(難民)!”

這位遠渡重洋的女子,用她的高貴品質挽回了數以萬計中國百姓生命。在時隔80年後,魏特琳仍然活在每一位南京人的心中。她那種無疆的大愛,正如同南京春天裡的新綠,年復一年地用頑強的生命力排除一切阻礙,破土而出,給人們帶來生的希望……

今天

讓我們共同緬懷

這位偉大的女性!

她曾在危難中的南京,

給予這裡的難民人道主義援助和關懷。

她的母性光輝將永存!

“紫金草工作室”出品

點擊標題,查閱往期文章

她說,“中國沒有亡,中國不會亡,日本一定會失敗。”

魏特琳(左一)和紅十字會施粥處的工作人員合影

3

殫精竭慮 積郁成疾

魏特琳曾在日記中寫道:“這種重擔我不知道還能承擔多久,真是可怕得難以形容。”面對每天持續不斷的有暴行在她的面前發生,而她卻無力阻止,那時的她,信仰被摧毀。魏特琳在那緊張恐怖的日子裡,殫精竭慮工作了數十個日日夜夜。過度的疲勞與長期的精神壓力嚴重傷害了她的身體。她在此期間的日記中常常寫道:“太倦了,倦得連字都寫不出來”“倦得無法思考”。她在救護了許許多多的中國難民後,自己卻得了嚴重的精神憂鬱症。

1940年5月14日,她在多方的勸說下離開南京回美國治病,但那沉重的十字架還是壓垮了她。南京所經歷的一切使她感到無法再活下去。她一閉上眼睛,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屍體就會在她眼前出現。“救命!救命!救救我!”的求救聲就會在她耳邊響起。

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離開中國一周年的日子,她選擇這一天,在印第安那州的一間普通公寓裡,打開煤氣閥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55歲。

在遺書裡,她這樣解釋自己棄世:“與其因精神錯亂而痛苦,不如死去更輕鬆。”然而,死亡並不能抹去她對南京的愛。她臨終前,曾留下遺言:“假如我有兩個生命,仍願意選擇為華人服務。”

她被安葬在美國密西根州的雪柏得鎮,墓碑上雕刻著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平面圖,並且刻著四個中文漢字——“金陵永生”。

1941年6月10日,國民政府發佈《國民政府令》,對她的死表示哀悼。

4

母性光輝 永遠緬懷

從1937年8月12日開始,到1940年4月,魏特琳幾乎每天都堅持寫日記,並每月定期將其郵寄給美國好友,以便她們更好地瞭解中國時事。當時在美國的好友認為魏特琳的日記很有價值,於是將它寄給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同學》發表。

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在整理傳教士檔案資料時,發現了魏特琳日記原稿。90年代初,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特藏室的斯茉利女士,鑒於魏特琳日記具有極高的檔案史料價值,對魏特琳日記原稿進行了整理,並將其製成縮微膠捲,供歷史檔案學者研究使用。

2002年7月20日,明妮·魏特琳的親屬辛蒂·魏特琳及其女兒,將《魏特琳日記》及100多件珍貴文物史料捐贈給紀念館。

在紀念館史料陳列廳,矗立著一尊女子銅像,造型為伸開雙臂,保護她身後驚恐萬狀的中國婦女和兒童。她就是魏特琳。在這尊雕像的上方,鐫刻著當年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德國人約翰•拉貝說過的一句話:“魏特琳就像抱窩的老母雞帶著小雞那樣保護著她們(難民)!”

這位遠渡重洋的女子,用她的高貴品質挽回了數以萬計中國百姓生命。在時隔80年後,魏特琳仍然活在每一位南京人的心中。她那種無疆的大愛,正如同南京春天裡的新綠,年復一年地用頑強的生命力排除一切阻礙,破土而出,給人們帶來生的希望……

今天

讓我們共同緬懷

這位偉大的女性!

她曾在危難中的南京,

給予這裡的難民人道主義援助和關懷。

她的母性光輝將永存!

“紫金草工作室”出品

點擊標題,查閱往期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