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汽車保險知識:修車多少錢走保險划算?

開車, 刮了蹭了, 選擇走保險還是自己掏腰包私了?這是大多數車主都會遇到的問題。 大事故大維修, 絕大多數車主會毫不猶豫找保險公司。 可如果只是小刮小蹭小事故呢?報保險理賠, 擔心影響來年保費;自掏腰包, 又怕吃虧——有保險都不用, 買它幹嗎, 每年保費還不便宜。

多大金額的事故值得走保險?看看保險業內人士為單車事故、兩車多車事故分別算的賬。

商業險理賠超過5次可能被拒保

單車事故, 例如自己倒車撞了牆, 不在交強險的賠付範圍內, 商業險會起作用。

車險理賠專家表示:300元以下的小事故理賠案例,

現在比較少。 500元左右的開始增多。 一來理賠要走各種程式, 二來會影響來年保費, 金額過小的, 車主可能想想覺得不划算。

從5大主要保險公司瞭解到, 在保費浮動規定上, 各家存在細微差別。 大部分公司, 上一年理賠次數達到3次(有些是2次或4次)的, 下一年保費會上浮7% 左右(有些是10%);上一年理賠次數超過4次的, 下一年保費上浮15%左右(有些沒有這條);理賠次數達5次及以上, 會被“光榮”歸入“高風險客戶”, 來年可能面臨保險公司的“拒保”。

三四百元的修理費自掏腰包更划算

在弄清自己投保的保險公司商業險浮動機制上的規定後, 便可簡單地算筆賬。 舉個例子:

上個月底, 李先生的車被親戚借用後發生單方刮蹭。 向相熟的快修店問來的維修價格是,

補漆面、換燈部件各300元左右, 而4s店報價近1200元。

李先生購買的是6000元全險。 今年已理賠2次, 如果第3次理賠, 明年保費將上漲7%, 也就是多掏420元。

可這次的刮蹭, 最便宜也要支付600元修車費。 所以, 對他來說, 走保險的做法也許更明智。

反之, 一輛已出過3次險的車, 再發生事故時, 維修金額如果不到下一年保費的上浮部分, 可能自掏腰包划算些。

交強險理賠兩次保費會上浮

兩車或多車發生事故, 還會涉及交強險。

與商業險不同, 交強險的浮動費率有統一標準:上一年沒有出險, 第二年保費可優惠10%;第二年繼續無事故, 第三年保費下浮20%;如果連續三年未出 險, 最多可下浮30%, 即打7折。 上一年發生有責任交通事故達到2次,

次年保費上浮10%;根據出險次數, 最多可上浮30%。

再舉個例子:

張先生去年遵紀守法, 今年交強險在基準價950元的基礎上打了9折, 855元。 可今年已發生1次有責任交通事故, 那麼, 第2次發生追尾他車、認全責的 事故並走保險的, 明年交強險保費將上漲至1045元。 因此, 比較次年交強險的上漲部分和對方私了索要的修車費用, 可以幫助張先生做出是否要走保險的決定。

還有一種情況——找不到肇事者, 可能要再多考慮一個因素。 最常見的是, 車子停在單位或社區樓下的車位裡被刮蹭, 可肇事車輛早已無蹤影。 這種情況下, 受害車主的損失在交強險範圍內補償, 由於肇事車輛逃逸, 保險公司大多只能賠付理賠金額的70%左右。

提醒:報案次數不等同於理賠次數

關於理賠次數和保費浮動, 車險業內人士還有三點小提醒。

有時可以試試先報案暫不理賠。 以上的演算法, 都是建立在一個保險週期裡車主已出過幾次險的基礎上。 假如一次事故都沒發生過, 那麼, 不妨先走完報案、定損等程式, 但暫時不去賠付。 等這個保險週期快結束時, 再根據全年的出險情況決定要不要理賠。

由於報案次數不等同於理賠次數, 所以如果車主只走了前面幾道程式卻沒有去賠付, 就不會計入理賠次數中。

交強險和商業險分開計算。 如果只是交強險出險, 那麼, 理賠次數的多少只會對交強險的優惠有影響, 不影響次年商業險的投保折扣。

新車、新手可能要做更多方面的考慮。 比如,

當決定不走保險、自己出錢補漆修車時, 車主為了省錢, 通常會去一些路邊維修店。 那裡的技術水準參差不齊, 補過的地方可能與原廠漆面相去甚遠, 這在新車車身上會尤為明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