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龍門派祖師爺-丘處機真人

丘處機(一一四八——一二二七年), 字通密, 號長春子。 是他師父王重陽真人為他取的名字。 他是山東登州棲霞縣的人, 當金熙宗大定七年間, 他方十九歲, 居昆崳山修道, 而遇王重陽, 便依之稱弟子。 和其它師兄弟合稱“全真七子”。 其追隨重陽, 不過四年, 重陽便即坐化。 臨歿吩咐他聽學于馬丹陽, 他便隨馬丹陽、譚長生、劉長生等四人, 護重陽靈柩, 歸葬終南山下, 並且隨丹陽等廬墓三年, 極盡師弟之禮。 後來他便獨居於磻溪、龍門七年, 專志修道, 備嘗難苦。 後世道教的龍門派, 俗稱北派的, 就宗于他修道于龍門而定名。

他在這幾年中, 對於修道的心得, 隨時作成詩歌, 因此流開去, 聲譽便逐漸隆盛起來。 因金朝的京兆統軍夾穀公禮請, 遂還歸終南, 弘揚全真道。 金世宗對於他, 非常重視。 先安置他在萬甯宮之西, 一年之中, 屢次召見。 他急急請求還山, 到了是年八月, 才放他還終南山。 賜錢十萬, 他都辭而不受。 二十九年, 世宗死後, 他便於章宗明昌元年(西元一一九○年)回到故鄉棲霞, 大修道觀, 安置徒眾。 當南宋甯宗嘉定十二年, 金宣宗興定三年(西元一二一九年)的時期, 他住在萊州的昊天觀。 那時山東大部分的地方, 都被南宋收復。 甯宗久聞他的道望, 便遣使召請南行, 而且命令大帥彭義斌派兵保衛起行, 他都辭謝不去。 到了那年的五月, 成吉思汗在西征的途中,
從奈蠻國遣近臣劄八兒、劉仲祿, 遠涉間關險阻, 到山東來請他西去。 丘長春卻一反常態, 立即接受了成吉思汗的邀請。 選弟子中可以從行的, 共計十八人, 便於(西元一二二○年)二月北行到了燕京行省(北京)。 他所經過的地方, 大家爭求他的文筆詩頌, 只要有此一紙, 就可免了元兵的殺戮。 後來元朝用兵中國, 人們都求丘長春全真道的庇護。 丘長春到了燕京的時候, 成吉思汗的西征行程, 已經更加遼遠。 其便不辭險阻, 遠涉沙漠, 追隨成吉思汗的西征路線, 歷時四年, 經數十國, 行萬有餘裡, 《元史》稱其:“蹀血戰場, 避寇絕城, 絕糧沙漠。 ”於西元一二二二年, 到達邪迷思干城。 再過鐵門關。 才在雪山之陽, 與成吉思汗見面。
居住一年以後, 他自北印度的邊境返國, 成吉思汗派騎兵數千, 護送他回燕京。 改天長觀為長春宮。 又敕修白雲觀, 合而為一。 並以萬歲山、太液池賜之, 改名為萬安宮。

翻開歷史的記載, 自秦皇、漢武, 海上求仙以來, 並唐、宋的帝王, 誤于神仙方術者, 屢見不鮮。 丘長春以全真道的大師, 成吉思汗呼為神仙而不名, 而且經過如此艱難的請去, 他應當傳些長生不老, 修成神仙的法術了。 事實上, 並不如此。 他教給成吉思汗的, 卻都是中國正統學術, 儒、道兩家忠孝仁義的話。 尤其諄諄勸其戒殺感化成吉思汗而治天下。 成吉思汗既賜給丘長春以虎符璽書, 在過去中國帝王的習慣上, 便算是等於列土封侯的榮寵。 在某種情形之下, 他憑這些東西,

就可以便宜行事的。 丘長春以間關萬里之行, 換得虎符璽書而歸, 不但為道家文化, 增長聲威。 而且他們師徒, 還憑此服務戰地救了許多自己國民的生命, 不使死於元兵的兇殘淫掠之下, 這更是值得大書而特書的一件事, 後來忽必烈統一中國的時期, 其徒尹志平等, 世奉璽書, 襲掌其教。 其餘的門人, 分符領節, 各據一方, 執掌他的教化, 也庇護了多少國民的生命財產。 而且到了元武宗至大三年(西元一三一○年)還加賜金印。 一二二七年(元太祖二十二年), 丘處機病逝於天長觀, 終年八十歲。 元世祖時, 追封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當成吉思汗武功鼎盛的時期, 遠在印度邊境, 為了一位學者道士, 派兵東來中國, 迎接丘長春。 而當國家有難,

受異族統治之下, 丘長春一個新興的道教宗派的祖師, 卻不辭艱苦地到了雪山以南, 是為保持民族國家文化的傳統。 這是多麼可歌可泣, 而且含有無限悲憤的歷史往事!他面對當時的社會, 目睹生靈塗炭而發出的歎息和疾呼聲。 抒發了他悲天憫人, 甘願為人民而奔走的情懷和濟世救民思想。 真是追懷千古, 實在應當稽首無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