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軍白刃戰多厲害?讓西方軍隊不敢硬碰硬,中國這倆武器讓其認慫

二戰中, 日軍的白刃戰, 讓歐洲各國軍隊吃了大虧, 尤其是他們不要命的“萬歲衝鋒”讓武器裝備先進的西方軍隊談之色變, 不敢跟日軍進行正面對抗, 這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幾乎正面肉搏拼刺刀的場面屈指可數, 不過在東方戰場的中國, 日軍的白刃戰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萬歲衝鋒

據統計, 日軍在二戰當中總計製造了2萬多支衝鋒槍和680萬把刺刀!那麼為什麼日軍在正面肉搏中放著這麼多衝鋒槍不用非要跟對方拼刺刀呢?是不是腦袋進水呢?

這主要由兩面原因, 第一, 日本國土狹小, 資源匱乏,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個節約二字, 子彈也要節省。 第二, 白刃戰能表現軍人的血性。 所以, 在中國戰場上, 步槍打完子彈以後就裝上刺刀, 開始最後的終結者式的衝鋒, 要知道日軍在重達20斤的機槍上也配備了刺刀, 這在全世界各國軍隊中是唯一的,

足見他們對白刃戰達到了一種近乎魔化的狀態。

日本小孩也要刺刀裝備

在抗戰爆發後的初期, 中國軍隊在白刃戰中一般都不是日軍的對手, 這個在戰史和老兵回憶當中都能得到考證。 常常是一個日軍能單挑三到四個中國軍人。 在著名的百團大戰中,

要對付一名日本士兵的刺刀白刃戰, 八路軍戰士至少出動了3個人才能對付。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軍吃的不好, 營養跟不上, 身體素質差, 其次就是武器有點落伍了。

在近距離白刃戰中, 講的是“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 日軍的三八式步槍長達到了1.801米, 比抗戰時候我軍所裝備的步槍長了10釐米。 這意味著我們還沒有碰到對方的衣服, 日軍的刺刀就已經向你刺過來了。

英軍刺刀訓練

從整體來說, 在拼刺技術上, 我們差的比較遠。 日軍訓練刺殺技術非常艱苦, 自然水準就高。 相比較而言, 國軍就更差了。 不過我們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拼刺技術比國軍好, 主要原因是紅軍時期武器裝備低劣, 有時候得靠冷兵器作戰, 自然要把這個技術練到家。 不過營養不足, 吃不上飯的八路軍戰士還是比不過日軍。

那怎麼辦呢?中國軍隊在武器不行, 技不如人的情況下各出奇招。 除了在白刃戰中使用刺刀和手槍外, 還使用了一些特殊武器, 比如大刀和紅纓槍, 這兩種冷兵器在實戰當中有不俗的表現。 大家可以看看影視劇《亮劍》當中, 我八路軍戰士使用大刀的情況對比一下。

英雄李仕亮

在1940年之前,八路軍拼刺高手根本不怕與日軍單挑,有時候往往還能賺到幾個。我國著名的英雄李仕亮就有這樣的記錄。1939年5月在河南滑縣,他第一次實戰就刺中一個日軍胸部,兩個回合就秒到了第二個日軍,當第三個上場時就比較費勁點,雙方刺刀拼在一起爭執了十幾秒,李仕亮瞅准機會,搶先變招一下子將鬼子的頸動脈血管砸斷,堪稱完勝。而到了抗戰後期,八路軍戰力提升,一個十幾歲的新兵蛋子就能刺死好幾個日軍。

八路軍刺刀比賽

不過,日軍之所以能夠栽在這種冷兵器之手,主要是不會想到我們會用這種武器打仗,這兩種武器剛亮相的時候確實把日軍給嚇到了,所以有了戰敗的記錄。不過雖然短時間內可以取勝,大刀和紅纓槍的缺陷也十分明顯。不足1米的大刀比裝上刺刀後接近2米的三八式步槍要短很多,要是大刀品質一般往往砍翻兩個日軍就會卷刃。紅纓槍則品質更差,木制槍桿更容易在戰鬥中折斷,只能在剛開始唬唬人還行。

本文竊聽歷史原創作品,歡迎訂閱,轉發,收藏。謝謝各位親的支持厚愛。

英雄李仕亮

在1940年之前,八路軍拼刺高手根本不怕與日軍單挑,有時候往往還能賺到幾個。我國著名的英雄李仕亮就有這樣的記錄。1939年5月在河南滑縣,他第一次實戰就刺中一個日軍胸部,兩個回合就秒到了第二個日軍,當第三個上場時就比較費勁點,雙方刺刀拼在一起爭執了十幾秒,李仕亮瞅准機會,搶先變招一下子將鬼子的頸動脈血管砸斷,堪稱完勝。而到了抗戰後期,八路軍戰力提升,一個十幾歲的新兵蛋子就能刺死好幾個日軍。

八路軍刺刀比賽

不過,日軍之所以能夠栽在這種冷兵器之手,主要是不會想到我們會用這種武器打仗,這兩種武器剛亮相的時候確實把日軍給嚇到了,所以有了戰敗的記錄。不過雖然短時間內可以取勝,大刀和紅纓槍的缺陷也十分明顯。不足1米的大刀比裝上刺刀後接近2米的三八式步槍要短很多,要是大刀品質一般往往砍翻兩個日軍就會卷刃。紅纓槍則品質更差,木制槍桿更容易在戰鬥中折斷,只能在剛開始唬唬人還行。

本文竊聽歷史原創作品,歡迎訂閱,轉發,收藏。謝謝各位親的支持厚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