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不吃一碗百年流芳的柳林豆腐,你就白來信陽了

一顆小小的黃豆, 要歷經多少錘煉才能幻化成我們平時早餐喝的豆漿、吃火鍋涮的豆腐、千張、豆油(也叫油豆皮兒、豆筋), 有人說, 現在每個家庭都有豆漿機, 加工廠也都批量化生產, 想吃豆製品分分鐘都能實現。 然而, 在信陽柳林老街, 可能需要待上10個小時, 才能看到一出歷經百年, 經久不衰的黃豆變身大戲。

一月 | 文 章繼軍 | 攝影

提起吃, 總繞不開信陽這座吃貨之城;提起信陽食物, 也總離不開豆腐。 老輩人常說, 要想長得白, 就得多吃豆腐, 於是又白又嫩又滑的豆腐就成了我自小至大常吃的食物;信陽還有些農村至今保留著過年用黃豆手打豆腐的習俗。

豆製品可煮的菜式很多, 比如南灣魚頭豆腐湯、黃心菜炒豆腐、小白菜炒豆油(對於很多綠葉菜, 信陽人統稱“白菜”)、小芹菜炒豆干等等, 連夜市兒烤黑魚(也叫烤烏魚)裡的配菜都有豆腐和千張。

信陽當地,

人盡皆知最好吃的豆腐都產自信陽市南20公里, 107國道旁的一條“柳林老街”, 說是街, 實為鎮子。

這個形成于清代嘉慶年間, 已有三百多歲高齡的老街, 原總長一千多米, 是通往武勝關的青石古棧道, 也是南北往來通賈的小驛站。 京廣鐵路北段開通後, 老街逐漸成為以豆腐、板栗等副食加工作坊為主的集鎮, 人口鼎盛時期, 鎮內又湧出各種手工豆腐、手工掛麵、手工印染等三四十家店鋪。

現如今, 柳林老街還保留有清代磚木結構的老宅, 但繁華不再。 碩果僅存的幾家豆腐店, 還依然堅持純手工製作, 手工豆腐制法充盈著祖輩幾代人的記憶, 有的人是家族制豆腐工藝的第四代傳人, 有的人自父輩手中接下傳統也已有三十多個年頭了。

傳統豆腐手藝人老豆(化名)的一天

清晨七點, 已泡了四五個小時, 飽滿澄黃的黃豆就被老豆批量倒入研磨機器, 隨著機器轟隆啟動, 一股股稠白的豆渣漿(未過濾的漿體)也順著機器流入桶內。

▲圓滾飽滿的黃豆落入碾壓機

接著, 老豆將豆渣倒入鍋臺上方拿鐵鍊固定的簡易搖漿工具——十字木棍撐起的紗布兜中過篩、搖漿。 邊篩邊加水, 再勻速搖晃一會兒, 一滴滴純豆漿就落入大鐵鍋, 紗布袋中盛滿幹渣。

▲用於固定搖漿工具的鐵鉤

▲左、右、上、下搖漿

▲過濾出的生豆漿

此時,老豆就將豆漿舀到石鍋中,並往架著鍋的灶台裡添加柴火,準備熬煮豆漿,熬的時候他一會兒拿鐵鉤捅旺柴火,使其燒得更旺,一會兒邊攪拌邊用小型掃帚挑豆油,通常一大口鍋可以挑出十幾張……當火苗滋滋作響、濃郁豆香撲鼻,豆漿就熬煮開了。

▲通旺柴火

▲柴火還能溫著壺裡的水

▲撈出鍋的豆油(也叫油豆皮兒、豆筋)

只見老豆把熬好的豆漿灌入缸中,一點點地將拿水稀釋過的食用石膏粉往豆漿裡添,每添一點就用長勺攪動一下,試驗豆漿濃度,這可是做豆腐的關鍵技能——點漿,點多點少都不行,決定豆腐成敗。

▲點漿

靜置半個小時,豆漿就慢慢凝固成順滑的豆腐腦了,此時,就能製作豆腐和千張了。原來,和胡辣湯最配的豆腐腦,就是豆腐的早期半成品啊,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豆腐腦是豆腐的再加工產品呢。

▲摞起來的豆腐模具

豆腐的製作相對簡單,將豆腐腦舀入模具(較大的木質盒子)內,填滿,撫平,蓋上棉布、木板,再在上面巧妙壓上些石頭、木塊等重物,將豆腐腦的水分充分擠出,一般四個小時豆腐就能凝固成型了。千張較為繁瑣,需要用稍小點木質模具,把豆腐腦一層層地澆灌在棉布上,最後再擠壓製成。

▲壓重前的準備

▲揮舞豆布

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千張都有些麻麻地花紋了,原來都是棉布上紋路的壓痕。

▲製作千張用的棉布卷

說起“壓重”,不得不提老豆家祖傳的古董器材。運用杠杆原理,將幾塊實木固定住豆腐 ,壓上一個長形木樁,一頭壓著豆腐模具,一頭用鐵棍連結著重物。操作起來,就算是一個青壯年也一點不輕鬆。

▲壓重的古董裝備,把豆腐模具壓得吱吱呀呀

差不多到了晌午,趁著壓重的空檔兒,在工坊對面居住的老豆端了一碗飯,邊吃邊等豆腐成型。

要想保證豆腐的口味,老豆說除了用柴火慢熬,還得保證採用本地雞公山的深層泉水。對於傳統,老豆一家人有種固執的堅持,舍不下祖傳老手藝,一直沿用古法手工製作豆腐;使用著複雜、費勁的老傢伙什兒;即使長年累月地做豆腐,老房子的木梁都被熏黑了,老豆也不願將老房子翻新成磚瓦房,一直維持著實木原樣。

▲一家人各司其職,炊煙嫋嫋中忙得不亦樂乎

一顆顆黃豆就在這樣考究的製作下成為了原汁原味的全能豆製品。綿軟細膩、老嫩適中、還有點Q彈口感的柳林手工豆腐,在信陽當地俘虜了一大批吃貨,有時候嘴刁的外地客戶也慕名來買。

對於那些堅持手藝活的人來說,除了對祖傳工藝的敬畏之心,市場需求也成了傳統能夠代代傳承下去的最大動力。

前年,柳林老街進行了保護性修復,新修了紅色教育基地和豫南民俗文化展示廳,不僅提升了小鎮的品位,也維護了舊時傳統,讓傳統手工藝人看到了希望。然而,手工作坊產品產量偏低,需求量大時還得加班加點搶時間完成,無疑加重了傳統手藝人的辛苦,這也是一些祖傳作坊仍然存在的困惑:必須傳承,但還能傳多久?

攝影師簡介

章繼軍,東方今報記者。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左、右、上、下搖漿

▲過濾出的生豆漿

此時,老豆就將豆漿舀到石鍋中,並往架著鍋的灶台裡添加柴火,準備熬煮豆漿,熬的時候他一會兒拿鐵鉤捅旺柴火,使其燒得更旺,一會兒邊攪拌邊用小型掃帚挑豆油,通常一大口鍋可以挑出十幾張……當火苗滋滋作響、濃郁豆香撲鼻,豆漿就熬煮開了。

▲通旺柴火

▲柴火還能溫著壺裡的水

▲撈出鍋的豆油(也叫油豆皮兒、豆筋)

只見老豆把熬好的豆漿灌入缸中,一點點地將拿水稀釋過的食用石膏粉往豆漿裡添,每添一點就用長勺攪動一下,試驗豆漿濃度,這可是做豆腐的關鍵技能——點漿,點多點少都不行,決定豆腐成敗。

▲點漿

靜置半個小時,豆漿就慢慢凝固成順滑的豆腐腦了,此時,就能製作豆腐和千張了。原來,和胡辣湯最配的豆腐腦,就是豆腐的早期半成品啊,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豆腐腦是豆腐的再加工產品呢。

▲摞起來的豆腐模具

豆腐的製作相對簡單,將豆腐腦舀入模具(較大的木質盒子)內,填滿,撫平,蓋上棉布、木板,再在上面巧妙壓上些石頭、木塊等重物,將豆腐腦的水分充分擠出,一般四個小時豆腐就能凝固成型了。千張較為繁瑣,需要用稍小點木質模具,把豆腐腦一層層地澆灌在棉布上,最後再擠壓製成。

▲壓重前的準備

▲揮舞豆布

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千張都有些麻麻地花紋了,原來都是棉布上紋路的壓痕。

▲製作千張用的棉布卷

說起“壓重”,不得不提老豆家祖傳的古董器材。運用杠杆原理,將幾塊實木固定住豆腐 ,壓上一個長形木樁,一頭壓著豆腐模具,一頭用鐵棍連結著重物。操作起來,就算是一個青壯年也一點不輕鬆。

▲壓重的古董裝備,把豆腐模具壓得吱吱呀呀

差不多到了晌午,趁著壓重的空檔兒,在工坊對面居住的老豆端了一碗飯,邊吃邊等豆腐成型。

要想保證豆腐的口味,老豆說除了用柴火慢熬,還得保證採用本地雞公山的深層泉水。對於傳統,老豆一家人有種固執的堅持,舍不下祖傳老手藝,一直沿用古法手工製作豆腐;使用著複雜、費勁的老傢伙什兒;即使長年累月地做豆腐,老房子的木梁都被熏黑了,老豆也不願將老房子翻新成磚瓦房,一直維持著實木原樣。

▲一家人各司其職,炊煙嫋嫋中忙得不亦樂乎

一顆顆黃豆就在這樣考究的製作下成為了原汁原味的全能豆製品。綿軟細膩、老嫩適中、還有點Q彈口感的柳林手工豆腐,在信陽當地俘虜了一大批吃貨,有時候嘴刁的外地客戶也慕名來買。

對於那些堅持手藝活的人來說,除了對祖傳工藝的敬畏之心,市場需求也成了傳統能夠代代傳承下去的最大動力。

前年,柳林老街進行了保護性修復,新修了紅色教育基地和豫南民俗文化展示廳,不僅提升了小鎮的品位,也維護了舊時傳統,讓傳統手工藝人看到了希望。然而,手工作坊產品產量偏低,需求量大時還得加班加點搶時間完成,無疑加重了傳統手藝人的辛苦,這也是一些祖傳作坊仍然存在的困惑:必須傳承,但還能傳多久?

攝影師簡介

章繼軍,東方今報記者。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