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正統少帝允炆幾十萬軍敗於以八百人起兵的朱棣,原因有三!

回顧整個“靖難之役”, 朱棣成功的迅速讓人有些難以理解。 畢竟建文帝是名正言順的天子, 而朱棣是叛逆之師, 以八百人起兵, 以一隅對抗帝國。 然而, 短短三年時間, 天翻地覆, 擁有正義、名分、帝國財力和軍事資源的建文帝敗給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 這真讓人大惑不解。 其實, 這也是理之必然。

第一, 帝允炆是理想主義者, 身邊所近之人也多懷理想主義, “削藩”, 這是朱允炆在做“皇太孫”的時候就有的一塊心病, 他曾請教於朱元璋, 朱元璋反問于他, 朱允炆思來想去答道:先用德爭取, 再用禮規範, 再不行就改封地, 還不行就削藩, 如果都不行, 只能兵戈相向。 果不其然, 當了皇帝後他就是這麼幹的, 建文元年三月, 朱棣入京朝見, 有大臣建議建文帝藉故將朱棣捉拿, 未被允准, 錯過了殺朱棣的最好時機, 甚于于朱棣在見建文帝不拜見建文帝都沒治他罪,

戰爭開始後, 建文帝跟將士說到“千萬別傷了我的叔叔, 讓朕背負殺叔的罪名。 ”這樣的仗還怎麼打?

第二, 朱棣和建文帝之間的爭奪, 既不是民族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 也不是整個社會範圍內利益格局的大調整, 而只是統治集團頂層的內部爭鬥。

而建文帝在削藩時選擇由弱到強的順序, 把這些統治集團得罪了個遍, 導致各大利益集團都如牆頭草般在觀望, 因為誰勝誰敗他們不在乎, 只要不影響他們的利益就行, 如守將趙清起初不肯投降, 對燕王說, 你進入京師後, 只要給我個二指長的小字條, 我就會乖乖地趕過去, 對你唯命是從, 只是現在還不敢降。 這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立場。

第三, 建文帝幾乎無在將可以用, 更不懂指揮, 而朱棣剛好相反。

建文帝無人可用要歸功於朱元璋在位時幾乎已經把能征善戰的老將殺光了, 本已無人可用, 建文帝又瞎指揮, 該守城, 會守城的人被他調出去打, 該殺的時候, 他下旨“千萬別傷了我的叔叔, 讓朕背負殺叔的罪名。 ”讓朱棣逃了。 反觀朱棣, 在山東他遇到了建文帝手下最有能力的兩員大將鐵鉉和盛庸的頑強抵抗, 廝殺數月, 損失慘重, 不能前進一步。 此時, 朱棣突然產生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式的想法:為什麼非要在山東一地和南軍周旋?如果繞過山東, 直取應天, 坐上皇帝的寶座之後,

天下不就傳檄而定了嗎?這個想法一現, 朱棣立刻從失敗中重新興奮起來。 他重整大軍, 取道山東與河南的交界處南下, 連破東阿、汶上, 一路勢如破竹。 過徐州, 經臨淮, 燕軍的策略是絕不打攻堅之戰, 能攻則攻, 攻不下則繞著走。 很快, 兵臨應天城下。 少帝最終落得個下落不明的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