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之碎:二戰對日本人最大傷亡攻擊行動-竟不是原子彈襲擊!

二戰史上, 日本是第一個發動侵略戰爭的軸心國, 也是最後一個投降的軸心國。 世人皆知, 在1945年日本遭受了2顆原子彈的攻擊,

之後不久其便宣佈投降;然而實際上造成日本人最大傷亡的攻擊行動, 不是原子彈襲擊, 而是71天前的東京大轟炸。

東京, 日本國首都, 日本天皇和謀劃執行對外侵略行動的軍部駐在地。 二戰時, 東京還是其重要的軍事工業集中地, 遍佈這裡的軍工廠源源不斷地為海外的日本侵略軍提供軍火。 打擊東京, 將在軍事、政治、民心士氣上大挫敵寇, 提振同盟國信心。

1943年, 瓜達爾卡納爾之戰後, 太平洋戰場美軍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此後美軍登陸部隊利用“蛙跳戰術”有選擇地攻擊日軍駐防的重要島嶼。 其中衡量重要性的關鍵指標之一就是該島能否提供遠端轟炸所需的大面積機場。

當時美國已經成功發展了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

該機時速達563千米/小時, 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 續航里程為6430千米, 打擊距離達到2400千米, 並能攜帶9噸的炸彈。 美軍希望能夠為這種轟炸機找到合適的機場以轟炸日本本土。

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

1944年6月到7月, 美軍攻佔了馬利安納群島上的重要島嶼塞班島。

塞班島距離日本本土只有2400公里, 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從這裡起飛將能直接打擊日本本土, 當年10月美國陸軍航空兵第20航空軍第73轟炸機聯隊進駐塞班島。

經過了簡單的休整之後, 1944年11月24日, 從塞班島起飛的88架B-29轟炸機空襲了東京。 不過, 這次轟炸是按照歐洲轟炸所採取的晝間高空方式進行的, 沒有對重要目標形成致命打擊, 因此並未收到應有的效果。

不過隨著一個人的到來, 攻擊效果不佳的狀況很快就將扭轉, 他就是新到任的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官——柯帝士·李梅 。 李梅其人生於1906年, 在1928年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 二戰爆發後曾率轟炸機部隊空襲德國, 戰績顯赫。

李梅

針對B-29轟炸日本不力的問題, 李梅司令在研究之後做出了幾項重大調整。 其一便是將對地轟炸的彈種換為燃燒彈, 這種名為M-69的燃燒彈通常以飛機進行投擲, 爆炸後形成火焰向四周濺射, 發出1000°C左右的高溫, 對日本的木質房屋打擊效果極佳。

1945年2月23至24日間, 美軍B-29轟炸機部隊首次對東京進行了大規模燃燒彈攻擊。

當晚, 174架B-29轟炸機向東京投放了約450噸燃燒彈, 東京27920幢房屋被毀, 2.56平方公里成為平地, 而美軍的損失僅為6架飛機

2月的戰果激勵了李梅的決心, 此後他下令B-29拆除轟炸機上的槍炮炮塔及彈藥以裝載更多的燃燒彈;另外他命令B-29此後進行轟炸將在5000到6000公尺的較低空進行。 做出這一決定的前提是李梅認為日本根本沒有有效的防空力量來對B-29構成威脅。

1945年3月7日, 史無前例的東京大轟炸來臨了。 當天夜間, 334架B-29從關島直撲東京, 進行地毯式無差別轟炸。 一夜之間, B-29機群投下了2000多噸燃燒彈, 炸彈投下後東京淪為一片火海, 甚至形成了火災旋風。

3月7日的空襲給日本所造成的損失是恐怖的, 據後來統計, 當天東京被炸死燒死的人數超過9萬人, 10余萬人被燒成重傷,26.7萬幢建築物被毀,41平方公里的市區被夷為平地。這次轟炸給日本造成的損失超過了日後的廣島原子彈。

1945年3月10日以後,李梅又指揮B-29轟炸機部隊繼續對東京以及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大城市進行了持續達3個月之久的燃燒彈轟炸,使其遭受了毀滅性破壞。至6月中旬,李梅又將燃燒彈轟炸範圍擴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線。烈火燃遍了整個日本。

遭受核爆的廣島

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投下之後,日本國內有價值的目標幾乎已經絕跡。當時美軍、蘇聯紅軍對日本本土外的日軍進行了全面圍剿,中國軍民也對侵華日軍全面反攻。在山窮水盡之下,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當年李梅指揮B-29轟炸東京的行動如今被稱為“東京大轟炸”或是“李梅火攻”。一系列的轟炸行動摧毀了日本本土的軍工生產能力,打擊了日本繼續抵抗的信心和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促進了勝利的早日到來。

不過今天有一些人,尤其是日本國內流行著一種說法,即“李梅火攻”並不是單對軍事設施及人員的行動,其造成了大量的平民死傷,是“戰爭罪行”。

戰爭狀態下,日本舉國都是參戰者,所謂“一億玉碎”不僅僅是一個口號。當時的日本國民無不積極支援侵略戰爭,這些人如何與嚴格的軍人相區分?就東京而言,很多武器都是在民居中的作坊內生產的,這些目標又該如何定性?所以日本根本沒有什麼資格去指責當年的“李梅火攻”!

10余萬人被燒成重傷,26.7萬幢建築物被毀,41平方公里的市區被夷為平地。這次轟炸給日本造成的損失超過了日後的廣島原子彈。

1945年3月10日以後,李梅又指揮B-29轟炸機部隊繼續對東京以及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大城市進行了持續達3個月之久的燃燒彈轟炸,使其遭受了毀滅性破壞。至6月中旬,李梅又將燃燒彈轟炸範圍擴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線。烈火燃遍了整個日本。

遭受核爆的廣島

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投下之後,日本國內有價值的目標幾乎已經絕跡。當時美軍、蘇聯紅軍對日本本土外的日軍進行了全面圍剿,中國軍民也對侵華日軍全面反攻。在山窮水盡之下,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當年李梅指揮B-29轟炸東京的行動如今被稱為“東京大轟炸”或是“李梅火攻”。一系列的轟炸行動摧毀了日本本土的軍工生產能力,打擊了日本繼續抵抗的信心和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促進了勝利的早日到來。

不過今天有一些人,尤其是日本國內流行著一種說法,即“李梅火攻”並不是單對軍事設施及人員的行動,其造成了大量的平民死傷,是“戰爭罪行”。

戰爭狀態下,日本舉國都是參戰者,所謂“一億玉碎”不僅僅是一個口號。當時的日本國民無不積極支援侵略戰爭,這些人如何與嚴格的軍人相區分?就東京而言,很多武器都是在民居中的作坊內生產的,這些目標又該如何定性?所以日本根本沒有什麼資格去指責當年的“李梅火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