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港油田 不能忘記的歷史

早在1964年1月, 根據國務院在天津設立“華北石油勘探指揮部”(大港石油管理局前身)的通知, 來自大慶油田的勘探會戰先遣隊到達天津後, 便住進了當時天津北郊區的北倉, 利用原天津鋼廠的舊廠房作為工作和生活的駐地。 隨著1964年12月, 位於大港地區的港5井噴油, 宣告了大港油田的誕生。 華北石油勘探指揮部從1965年9月陸續由北倉向北大港的港東遷移。 當時大港剛經歷了1963年的特大洪水, 到處都是水窪泥沼和鹽鹼荒灘, 要找一塊地勢平坦, 沒有積水, 可搭帳篷住人的地方都很困難。 後經四處勘察, 在現在的津歧公路以東(今煉油廠的東北方)找到了一片地勢教高的沙堤。

在上面建起了幾間木板房, 周圍又搭了些帳篷, 便成了華北石油勘探指揮部的機關和會戰工人們的駐地, 這裡便是大港油田的發祥地——“一號院”, 直到現在仍可以找到一號院的一些遺跡。 由於當時華北勘探石油指揮部的名稱還沒有公開, 按照大慶油田軍事化的要求, 對外只稱代號“641廠”(意味著1964年1月建立)。

港5井

1966年在現津歧公路西側建起了一片三合院式的平房, “華北石油勘探指揮部”遷至此處辦公, 於是這片平房所在地被稱為“二號院”。 當年二號院地區是油田生產和生活的中心, 機關的南面是一座露天舞臺, 文革以後舞臺就拆除了。 再往南是職工總醫院, 以醫院為圓心向外建設了車站、旅館、商店、學校等生活設施。 當時緊挨著醫院的北面是油田的長途汽車站, 晚上經常會在車站的空地播放露天電影, 車站旁邊建了一座整個油田唯一的旅館(如今這裡是醫院花園的一部分)。 大概70年代初天津市二商局進駐油田,

在醫院對過成立了商業公司, 並在旁邊建起了油田最早的商店。 商店的東面陸續建起了冷庫、銀行(現在的工商銀行濱海支行)、百貨公司和新華書店(現在的濱城超市)、派出所等等。 醫院的西南方向建立了幼稚園和學校(也就是現在的一小和一中), 東南方向則是天津警備區在油田的駐軍營地(現在鑽采院所在地), 85年大裁軍時該部隊被撤銷。 印象中煉油廠北面曾經有個化肥廠, 大概在80年代中後期被拆除(該廠的一小部分人劃歸油田, 大多數職工的去向本人不是很瞭解)。

1973年左右油田機關又遷至新建的一片四合院, 這裡被命名為“三號院”。 油田機關遷至三號院後, 原辦公地址的那片平房被“礦機研究所”接手,

1978年該單位整體遷移至任丘(華北油田駐地)繼而由新成立的“氣管處”接手, 自此除了醫院、學校之外的生活設施逐步南移西遷, 三號院地區開始繁榮。 1983年左右那片成就“二號院”之名的三合院式平房被拆, 建起了氣管處的機關大樓。 1992年, 局機關在四合院原址上建起了8層的辦公大樓使用至今。

已經遠走的歷史, 現在的油田已經脫去了舊時的面貌, 找不到了以前的影子, 可能也就還有二號院和三號院吧, 影響深刻, 一號院已經徹底消失了。

老一處, 原大港石油學校


童年的記憶 濱海公園 現在那麼荒廢著 可惜了

局機關

現在的油田

勘探研究院

油田幸福廣場

油田七期房

新建的海濱醫院

童年的記憶 濱海公園 現在那麼荒廢著 可惜了

局機關

現在的油田

勘探研究院

油田幸福廣場

油田七期房

新建的海濱醫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