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初期為什麼被叫做“北洋政府”?

近代史上常聽到“北洋政府”這個詞, 那“北洋政府”具體指的是哪個政府?

清朝末年, 袁世凱曾任清政府的"北洋通商大臣”, 故他在小站培養起來的新軍被稱為北洋新軍。 到了民國初期, 袁世凱取得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之位, 而後的繼任者和掌權者們都出自他這北洋一系, 所以在民國初期由北洋派系掌權的這段時間被稱做“北洋政府”。 由於掌權者多是軍人出身, 這段時期也叫“北洋軍閥政府”。

北洋政府是一個以和平方式完整繼承前朝疆域的政權, 也是清政府滅亡後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 但是在北洋政府執政時期政壇更迭頻繁, 在1916年至1928年短短的13年當中, 就有38屆內閣, 最短的兩屆只有六天。

由於權利的爭奪和混戰, 北洋政府又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袁世凱統治時期(1912-1916)

由於恢復帝制不得民心, 在全國反袁的浪潮下, 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

恢復中華民國, 6月6日袁世凱病死, 袁世凱統治時期結束。

皖系軍閥統治時期(1916-1920)

袁世凱死後, 皖系軍閥段祺瑞以國務總理身份把持北京政府實權, 但他不能緩和北洋派與其他派別以及北洋派內部的矛盾,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的爆發, 導致皖系軍閥統治結束。

直系軍閥統治時期(1920~1924)

直皖戰爭直系獲勝後, 曹錕、吳佩孚成了北京政府的新主人, 他們上臺後, 就以中央政權的名義實行武力統一政策, 這一政策遭到所有非直系的反對, 先後爆發兩次直奉戰爭, 1924年10月,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囚禁曹錕, 直系腹背受敵, 吳佩孚失敗南下, 直系軍閥統治時期宣告結束。

奉系軍閥統治時期(1924~1928)

直系垮臺後, 奉系控制了北京政權, 但仍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 各派軍閥爭權奪利更加嚴重, 加上內部郭松齡造反, 內憂外患的情況下, 國民革命軍抓住了機會, 於1926年7月開始北閥, 不到一年, 控制了全國半壁江山, 1928年6月張作霖見大勢已去退回東北。 6月8日, 國民黨軍隊進入北京, 至此北洋政府在中國的統治宣告結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