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人如何落戶北京

歷代都城戶口金貴。 北京亦如此。

北京, 這個中國唯一一座“不必言大而自大”的城市, 它不僅是新中國的首都, 也是遼燕京(陪都)、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的京都。

能成為古都, 一個重要理由是因為北京地理位置處於一個咽喉。 上克制東北, 出則入渤海, 下通過大運河可取江南, 向西則有退路。 早在戰國時期, 很多諸侯都在北京設立行政地方。 隨著生產力發展, 北京的地理優勢也被世人發現。

對於這樣一個六朝古都, 除土著居民外, 外地人能落戶北京不能不說是件幸事。 然而縱觀曆

史, 雖沒有古人如何落戶北京的直接記載, 但我們從那些歷史文字中依稀可見:即使是那些歷史名人, 要拿到北京戶口也要大費周章。

朱棣如何落戶北京

明朝自永樂帝朱棣起從南京遷都今北京, 稱為京師。 朱棣也正式落戶北京。

這位皇帝在明代歷史上的名氣很大, 不僅搶到了北京戶口, 死後也在這裡找到一塊風水寶地。 如今在北京北面昌平境內天壽山南麓, 明十三陵中的首陵, 就是成祖永樂皇帝的長陵。 不過朱棣的原本身份是燕王, 作為一方諸侯駐守在北京, 用今天的話說也只是暫住而已。

之所以能拿到北京戶口, 並在這裡有自己永久的住房, 這要從朱棣爭得天下說起。 值得一提的是, 朱棣實現這一切, 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繼承法, 用和平手段當上皇帝的, 而是以武力強取豪奪。

朱元璋

當時,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早死, 不得已只好改立皇太孫朱允炆為合法繼承人, 另外分封諸子為諸王。 在太祖朱元璋死後, 朱允炆繼任, 是為建文皇帝。 可是好景不長, 建文帝駐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 以“清君側”為名, 也就是說以剷除現任皇帝身邊的壞人為名, 起兵推翻了他的統治, 建文帝下落不明, 燕王以勝利者的身份做了皇帝,

這便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永樂皇帝。

做了皇帝不久之後的朱棣便動了遷都的打算。 一是由於他原本是地方諸侯, 在地方根基深厚。 此外, 是由於朱棣鎮守北京多年, 深知此地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 為了便於加強北方邊防, 保衛北方安全, 朱棣便毅然決定將明朝的首都搬到了北京。

明成祖朱棣

永樂四年(西元 1406 年),北京宮殿正式營建。今天遊客看到的故宮、天壇、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等規模宏大的建築,就是自此開始陸續建造的。

永樂五年,朱棣的皇后徐氏死去。朱棣經過慎重考慮,沒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禮部尚

書及“江西派”風水大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尋找“吉壤”,也就是通常說的風水寶地。而在今北京昌平縣境天壽山南麓,朱棣本人也找到了身後安身之處。

就這樣,朱棣不僅本人拿到了北京戶口,死後也在北京謀得一席之地。

順治帝搶到北京戶口

相比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福臨(順治帝)則幸運得多,他在位時最終完成了爺爺和父親兩代人的夢想,也讓子孫後代坐上了拿到北京戶口的順風車。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沒有北京戶口,但他到過北京,不過都是出公差。《明神宗實錄》一書曾記載努爾哈赤在明萬曆十八年(1590 年)至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 年)近

21 年間 8 次進北京朝貢的經歷。當時努爾哈赤的身份是建州衛都督,自然每次赴京進貢方物,也會得到賜宴,銀兩、絹匹、奴僕等賞賜。與此同時,努爾哈赤也在不斷擴大著他的地盤。努爾哈赤的野心竟讓明朝對其渾然不查,甚至在 1615 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的前一年,薊遼總督還向朝廷奏稱其“唯命是從”。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1636 年其在瀋陽稱帝,國號大清。皇太極前後在位 17 年間,一心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不斷對明朝作戰,屢次入關。

愛新覺羅皇太極

1643 年,皇太極病逝。實力占優但尚不足以勢吞群雄的多爾袞,為使皇朝免遭分裂,擁戴皇太極 6 歲的幼子福臨即位,自己出任攝政王總攬實權。

1644 年確實是個風雲變色、江山易主的年頭。坐困北京的明朝,坐大瀋陽的清朝,稱王西安的李自成,三方勢力征戰多年,中原逐鹿。李自成率領義軍攻克北京,建立大順政權。駐守山海關的明總兵吳三桂乞求清廷出兵,共同鎮壓李自成。

吳三桂

清廷利用這一時機,迅速向山海關推進。4 月 22 日,吳三桂迎接多爾袞入關,清軍即與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山海關附近決戰。大順軍戰敗,李自成被迫退回北京,數日後又從京城撤出。5 月1 日,清軍進入北京城,多爾袞錄用部分明官僚,建立起由滿洲貴族主持、滿漢官僚共同掌權的清政府。

據稱,彼時儘管有將領提議清軍應帶著戰利品返回關外,但以多爾袞為首的清廷的遠見卓識者力排眾議,決策定都北京,並派遣官員到瀋陽去迎接順治帝。事實上,即使現在看來,清朝建都北京,既有出於雄霸九州的眼光,也有出於退可出關的戰略考慮,其認為要“以圖進取”,必遷北京,從而統一全國,“以建萬年不拔之業”。

順治元年九月十九日(1644 年 10 月 19 日),順治皇帝抵達北京,由正陽門進城,入住武英殿。十月初十,順治在皇極門(今故宮太和門)頒佈即位詔書,也正式把自己的戶口遷到了北京。

拿到都城戶口的其他路徑

如今,北京通過積分落戶以鼓勵各類優秀人才來首都創業和工作。這並不新鮮,在我國唐朝,就有優秀人才落戶都城的軼聞。

白居易

據說白居易未成名時曾以詩謁見當時的官員顧況,顧況稱長安“米價方貴,居亦弗易”,這

自然就是無法忽視的戶口和房子問題。等顧況讀到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馬上改口道:“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後來,白居易果然以遍受歡迎的詩篇和才華在長安“居易”。

有人說隋唐之後可以通過科舉考試拿到都城的戶口,然而這也不容易。首先,是否具有封建國家的正式戶口是報考科舉考試的首要條件,娼優皂隸等賤籍是肯定不能以此為出路的;其次,報考之後,能否有考試資格仍需審核戶籍身份。此外還要提防自己的名額會被某些利益集團擠佔。

像宋代朝廷規定考生必須在戶口所在地應試,外地人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到開封府應試,但要得到皇帝許可——這可比今天高考移民弄個北京戶口難多了。

不可否認,即便是古代,普通人能拿到都城戶口都可謂是少之又少,但也有例外。

清朝初年,大批旗人來到北京定居,清政府就將漢人統統搬到外城去住,把內城騰出來給旗

人。而此舉更多的是出於民族融合的考慮。

明成祖朱棣

永樂四年(西元 1406 年),北京宮殿正式營建。今天遊客看到的故宮、天壇、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等規模宏大的建築,就是自此開始陸續建造的。

永樂五年,朱棣的皇后徐氏死去。朱棣經過慎重考慮,沒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禮部尚

書及“江西派”風水大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尋找“吉壤”,也就是通常說的風水寶地。而在今北京昌平縣境天壽山南麓,朱棣本人也找到了身後安身之處。

就這樣,朱棣不僅本人拿到了北京戶口,死後也在北京謀得一席之地。

順治帝搶到北京戶口

相比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福臨(順治帝)則幸運得多,他在位時最終完成了爺爺和父親兩代人的夢想,也讓子孫後代坐上了拿到北京戶口的順風車。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沒有北京戶口,但他到過北京,不過都是出公差。《明神宗實錄》一書曾記載努爾哈赤在明萬曆十八年(1590 年)至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 年)近

21 年間 8 次進北京朝貢的經歷。當時努爾哈赤的身份是建州衛都督,自然每次赴京進貢方物,也會得到賜宴,銀兩、絹匹、奴僕等賞賜。與此同時,努爾哈赤也在不斷擴大著他的地盤。努爾哈赤的野心竟讓明朝對其渾然不查,甚至在 1615 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的前一年,薊遼總督還向朝廷奏稱其“唯命是從”。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1636 年其在瀋陽稱帝,國號大清。皇太極前後在位 17 年間,一心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不斷對明朝作戰,屢次入關。

愛新覺羅皇太極

1643 年,皇太極病逝。實力占優但尚不足以勢吞群雄的多爾袞,為使皇朝免遭分裂,擁戴皇太極 6 歲的幼子福臨即位,自己出任攝政王總攬實權。

1644 年確實是個風雲變色、江山易主的年頭。坐困北京的明朝,坐大瀋陽的清朝,稱王西安的李自成,三方勢力征戰多年,中原逐鹿。李自成率領義軍攻克北京,建立大順政權。駐守山海關的明總兵吳三桂乞求清廷出兵,共同鎮壓李自成。

吳三桂

清廷利用這一時機,迅速向山海關推進。4 月 22 日,吳三桂迎接多爾袞入關,清軍即與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山海關附近決戰。大順軍戰敗,李自成被迫退回北京,數日後又從京城撤出。5 月1 日,清軍進入北京城,多爾袞錄用部分明官僚,建立起由滿洲貴族主持、滿漢官僚共同掌權的清政府。

據稱,彼時儘管有將領提議清軍應帶著戰利品返回關外,但以多爾袞為首的清廷的遠見卓識者力排眾議,決策定都北京,並派遣官員到瀋陽去迎接順治帝。事實上,即使現在看來,清朝建都北京,既有出於雄霸九州的眼光,也有出於退可出關的戰略考慮,其認為要“以圖進取”,必遷北京,從而統一全國,“以建萬年不拔之業”。

順治元年九月十九日(1644 年 10 月 19 日),順治皇帝抵達北京,由正陽門進城,入住武英殿。十月初十,順治在皇極門(今故宮太和門)頒佈即位詔書,也正式把自己的戶口遷到了北京。

拿到都城戶口的其他路徑

如今,北京通過積分落戶以鼓勵各類優秀人才來首都創業和工作。這並不新鮮,在我國唐朝,就有優秀人才落戶都城的軼聞。

白居易

據說白居易未成名時曾以詩謁見當時的官員顧況,顧況稱長安“米價方貴,居亦弗易”,這

自然就是無法忽視的戶口和房子問題。等顧況讀到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馬上改口道:“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後來,白居易果然以遍受歡迎的詩篇和才華在長安“居易”。

有人說隋唐之後可以通過科舉考試拿到都城的戶口,然而這也不容易。首先,是否具有封建國家的正式戶口是報考科舉考試的首要條件,娼優皂隸等賤籍是肯定不能以此為出路的;其次,報考之後,能否有考試資格仍需審核戶籍身份。此外還要提防自己的名額會被某些利益集團擠佔。

像宋代朝廷規定考生必須在戶口所在地應試,外地人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到開封府應試,但要得到皇帝許可——這可比今天高考移民弄個北京戶口難多了。

不可否認,即便是古代,普通人能拿到都城戶口都可謂是少之又少,但也有例外。

清朝初年,大批旗人來到北京定居,清政府就將漢人統統搬到外城去住,把內城騰出來給旗

人。而此舉更多的是出於民族融合的考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