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別再神話諸葛亮的《隆中對》,此人才是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計謀

諸葛亮在我國歷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其個人形象在封建時代就被民間藝人進行了神話。 呼風喚雨, 能掐會算, 撒豆成兵這些藝術形象都賦予在諸葛亮的身上, 甚至是在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裡, 諸葛亮的個人形象也是七分像神, 三分像人。 當然這些形象上的改變更多來源於老百姓對於諸葛亮的崇拜。

諸葛亮

歷史是客觀真實的, 不慘雜任何一點神怪之說, 就在諸葛亮的身上, 有許多事件可以說都跟他本人毫無瓜葛, 比如說“空城計”。 在《三國演義》中, 諸葛亮在手下只有些許老弱病殘的士兵前提下, 面對司馬懿率領的十萬大軍竟然高坐城頭, 淡定自如的彈奏古曲, 曲中弦斷司馬懿大軍以為有埋伏自相踩踏混亂成一片, 最後大敗而歸, 讓諸葛亮不戰而屈人之兵, 然而真實的歷史卻並不是這樣。 空城計最早的使用者是曹操, 當年曹操西征張秀時因為兵少將寡,

不得已打開所有軍營的門, 用疑兵之計嚇退了張繡大軍, 所以專利權還是屬於曹操的。

空城計

另外諸葛亮的早期的事業頂峰可以說是來源於《隆中對》。 劉備當陽一戰被曹操打的無處容身, 身邊最優秀的參謀徐庶的離開讓劉備更加雪上加霜。

然而荊襄名士司馬微推薦諸葛亮給他又點燃了他復興漢室的希望。 多次前往隆中才有幸見到諸葛亮, 而諸葛亮在於劉備的見面中為其規劃了一張打造王者霸業的宏偉藍圖, 這就是《隆中對》。

隆中對

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各路軍閥的基本情況,

所謂曹操集團:“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挾天子而令諸侯, 此誠不可與爭鋒。 ”所謂孫權集團:“孫權據有江東, 已曆三世, 國險而民附, 賢能為之用,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所謂劉璋和張魯集團:“劉璋闇弱, 張魯在北,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這個三分天下看起來固然美好, 然而卻並不是諸葛亮的專利。 真正的三分天下一說在正史上記載最早的是魯肅給孫權說的話。

在《三國志.吳書.魯肅傳》中是這樣記載的:權即見肅, 與語甚悅之。 眾賓罷退, 肅亦辭出, 乃獨引肅還, 合榻對飲。 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 四方雲擾, 孤承父兄餘業, 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顧, 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 以項羽為害也。

今之曹操, 猶昔項羽, 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 漢室不可復興, 曹操不可卒除。 為將軍計, 惟有鼎足江東, 以觀天下之釁。 規模如此, 亦自無嫌。 何者?北方誠多務也。 因其多務, 剿除黃祖, 進伐劉表, 竟長江所極, 據而有之, 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此高帝之業也。 ”權曰:“今盡力-方, 冀以輔漢耳, 此言非所及也。 ”張昭非肅謙下不足, 頗訾毀之, 雲肅年少粗疏, 未可用。 極不以介意, 益貴重之, 賜肅母衣服幃帳, 居處雜物, 富擬其舊。 劉表死, 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 水流順北, 外帶江漢, 內阻山陵, 有金城之固, 沃野萬里, 士民殷富, 若據而有之, 此帝王之資也。 今表新亡, 二子素不輯睦, 軍中諸將, 各有彼此。 加劉備天下梟雄, 與操有隙, 寄寓於表,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權即遣肅行。

魯肅

所以說《隆中對》最早是魯肅先提出來的,我們不排除諸葛亮對於當時的政治形勢也能分析出這樣一套理論,當然我們也不排除他通過人脈關係從魯肅那裡引用而來的作為自己加入劉備隊伍時的面試作品。畢竟我們不能忽視一點是,諸葛亮與魯肅私交甚密,因此第二個理由或許才是最佳答案。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以實際的問題去看待歷史,我們不能還原歷史真相,但是我們是在無限接近歷史的真相,請不要再神話諸葛亮,他只是一名有所作為的歷史人物而已,不是神,不是妖,而是一個普通人。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權即遣肅行。

魯肅

所以說《隆中對》最早是魯肅先提出來的,我們不排除諸葛亮對於當時的政治形勢也能分析出這樣一套理論,當然我們也不排除他通過人脈關係從魯肅那裡引用而來的作為自己加入劉備隊伍時的面試作品。畢竟我們不能忽視一點是,諸葛亮與魯肅私交甚密,因此第二個理由或許才是最佳答案。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以實際的問題去看待歷史,我們不能還原歷史真相,但是我們是在無限接近歷史的真相,請不要再神話諸葛亮,他只是一名有所作為的歷史人物而已,不是神,不是妖,而是一個普通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