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長久的生命力是鑒定優秀童書的第一標準

不少中國家長和關注兒童教育的人們最近很是憂心:先是《弟子規》被作為教材進入幼稚園引發熱議, 緊隨著的是在未來中國圖書市場上, 外國童書會越來越少。

今天的頭條, 我們在憂慮中試著望遠。 遠到民國時期, 有一代知識份子以發現人而立人的教育情懷與善意, 譯介了來自遙遠他鄉的《童年的秘密》《安徒生童話》《愛的教育》《愛麗絲漫遊記》等至今暢銷不衰的經典國外兒童作品。

這一條, 我們再遠到一個遙遠的國家——波蘭。 今年, 波蘭經典童書《小球先生住在櫻桃街》,

波蘭著名畫家、童書插畫家。

19 年前,

作家維德瓦克寫第一篇“小球先生”時, 還在為月刊《孩子》打工, “小球先生”就在月刊上連載了五年, 第一本“小球先生”的書則在4 年後才出版。

至今, 維德瓦克每年仍至少寫一篇小球先生一家的故事。 他沒有讓小狗點點、小鴨難難、小蒼蠅嗡嗡, 還有原來就是白髮的小球先生變老, 他們一直以同樣的面貌陪伴了幾代波蘭孩子的童年。

《小球先生》書中插畫

近20 年中, 在波蘭的幼稚園、圖書館和圖書展覽會上, 維德瓦克和瓦休琴斯卡常看著已為人父母的、曾經的讀者帶著孩子來到現場, 也曾聽過白髮蒼蒼的老太太手捂胸口激動地說:“小鴨難難就是我!”

維德瓦克40 歲時才開始給孩子寫故事, 寫到今天, 維德瓦克叔叔已經成了鬍子發白的維德瓦克爺爺, 越發與小球先生相像。 “不, 他比我胖, 我的頭髮比他的多。 不過我們頭髮的顏色一樣——都是銀白色”, 維德瓦克略帶幾分頑皮意味地回應。

沃伊切赫·維德瓦克就是一名律師。 從文憑來看我還是國際關係的專家呢。 每一段人生經歷都會在我們身上留下印記, 有時很明顯, 有時不明顯。 如果要描述波蘭兒童文學給我的第一印象:幽默、理解、想像。 更深一步想, 我們都是20 世紀偉大的教育家、作家雅努什·科紮克(Janusza Korczaka)的“孩子”, 他的主要思想是:孩子不是特殊的一類人, 他們也是人。

新京報:中國民國時期,

商務印書館曾出版一系列兒童故事讀物, 編譯所國文部長高夢旦會將編輯做好的稿子帶回家讀給孩子們聽, 若他們不喜歡, 稿子就要改, 改到孩子滿意為止。 你在創作時會有一些有趣的工作方法嗎?

維德瓦克:我總是喜歡把工作組合在一起, 比如在創作下期報刊或者新的教科書時寫故事。 寫作總是一件很獨立的事, 第一審閱人也總是我自己。 寫完一篇文章後的一段時間內, 我不會回看, 過段時間才會重新檢查改正。 在這之後我才會把故事發送給畫家。 只有當這個故事足夠讓我發笑或感動, 我才會在家裡立馬讀給別人聽, 但不會給兒女、孫子、孫女聽, 只給太太聽。

新京報:我們希望童書能給孩子教育, 又怕它淪為僵化說教。 “小球先生”講述的是日常生活的點滴, 卻讓很多讀者受益于蘊含其中的生活教育。 你如何把教育性巧妙化入創作?

維德瓦克:所有給孩子讀的書都帶有一定的教育性:展示關於世界的知識、人與人世間的關係(即使書中沒有人類出現, 只有小矮人、外星人或動物)、解決問題的方法、辨知善惡的能力。有時作者們平鋪直敘,有時表達含蓄。我更傾向於第二種方法。我只是個講故事的人,不是養育專家。

我寫作時沒有任何想要教育孩子的想法,但當我回頭讀這些故事,發現它們自然而然地蘊含著道理。我非常想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是個很有趣的地方;告訴他們,即使每個人之間都有區別,但是我們仍舊能夠與彼此做朋友;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能幫助別人也能得到幫助。啊,還要告訴他們日常生活的魅力。這也是我想告訴成年人的,因為他們總會把這些忘了。

新京報:電子時代,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愛上iPad 卻不願讀書,可20 多年來一百多篇“小球先生”中幾乎沒提過電子產品,看起來你對此一點也不擔心?

維德瓦克:我沒想像過電子產品會出現在小球先生的家!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沒有出現電腦、電視,甚至連收音機都沒有!就在其中一個故事中出現了電話——感謝瓦休琴斯卡讓我們看到了電話——還是座機,聽筒掛在電話線上,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這像是史前時期的東西了。

“小球先生”中幾乎沒有電子產品,因為小球先生一家不需要,其次,誰知道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它們?有人問過我“怎樣讓孩子讀書”,這讓我很吃驚,我答:“你怎麼讓孩子吃冰淇淋?”儘管電子革命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認為若成年人對讀書的重要性深信不疑,自己會看書,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讀書重要,也該去享受!父母給孩子讀書,更能建立與孩子間的聯繫,讓孩子更多瞭解生命和世界——因為他們常在閱讀時提出問題,大人能更多地瞭解孩子——因為在讀書過程中大人能夠感覺到孩子害怕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無價的。

《小球先生》書中插畫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原載於2017年3月18日《新京報·書評週刊》。采寫:新京報記者 孔雪;編輯:張暢、小鹽。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只有小矮人、外星人或動物)、解決問題的方法、辨知善惡的能力。有時作者們平鋪直敘,有時表達含蓄。我更傾向於第二種方法。我只是個講故事的人,不是養育專家。

我寫作時沒有任何想要教育孩子的想法,但當我回頭讀這些故事,發現它們自然而然地蘊含著道理。我非常想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是個很有趣的地方;告訴他們,即使每個人之間都有區別,但是我們仍舊能夠與彼此做朋友;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能幫助別人也能得到幫助。啊,還要告訴他們日常生活的魅力。這也是我想告訴成年人的,因為他們總會把這些忘了。

新京報:電子時代,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愛上iPad 卻不願讀書,可20 多年來一百多篇“小球先生”中幾乎沒提過電子產品,看起來你對此一點也不擔心?

維德瓦克:我沒想像過電子產品會出現在小球先生的家!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沒有出現電腦、電視,甚至連收音機都沒有!就在其中一個故事中出現了電話——感謝瓦休琴斯卡讓我們看到了電話——還是座機,聽筒掛在電話線上,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這像是史前時期的東西了。

“小球先生”中幾乎沒有電子產品,因為小球先生一家不需要,其次,誰知道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它們?有人問過我“怎樣讓孩子讀書”,這讓我很吃驚,我答:“你怎麼讓孩子吃冰淇淋?”儘管電子革命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認為若成年人對讀書的重要性深信不疑,自己會看書,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讀書重要,也該去享受!父母給孩子讀書,更能建立與孩子間的聯繫,讓孩子更多瞭解生命和世界——因為他們常在閱讀時提出問題,大人能更多地瞭解孩子——因為在讀書過程中大人能夠感覺到孩子害怕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無價的。

《小球先生》書中插畫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原載於2017年3月18日《新京報·書評週刊》。采寫:新京報記者 孔雪;編輯:張暢、小鹽。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