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水杈兒(獻給母親節)

文 劉佩學

【作者簡介】

劉佩學, 男, 1967年9月2日出生於黑龍江省望奎縣, 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 先後300余萬字各類文學作品發表, 小說作品散見於《北方文學》、《北方作家》、《歲月》、《小小說選刊》、《地火》、《小說月刊》、《當代小說》、《天池小小說》、《檢察日報》、《幽默與笑話》、《諷刺與幽默》、《文學故事報》等報刊雜誌。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打水杈兒

小時候, 番茄秧過了膝, 母親的菜園就有模有樣了。 母親每天早早起來,

拔草、架秧、備壟......晚飯後, 母親也忙碌在菜園裡, 茄子秧根部施農家肥、拔去多餘的辣椒秧、扶正風刮歪的黃瓜架兒......

打水杈兒, 算上母親一個總也弄不完的活兒。 番茄子過了膝, 母親就開始整理秧苗, 搭柳條架子, 也就是把番茄秧支撐起來, 要不, 等到結了柿子,

柿子秧就壓趴在了地上, 少結柿子不說, 成熟的柿子, 沾上泥水, 也非常容易爛掉, 柿子秧長期泡在積水裡, 也會淹死。 柿子架好了秧, 就陸續開花, 雨水勤快一些, 枝腕如蒿草一樣, 瘋長起來。 這個時候, 母親就去打水杈兒, 說是打水杈兒, 就是把瘋長的藤腕前掉。 說得容易, 其實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 水杈兒打少了, 達不到效果, 土地營養大多半讓過多的水杈兒吸收了, 番茄結得少許多不說, 個頭兒也小, 還不能夠及時成熟。 若是水杈兒打多了, 就是把結番茄的枝杈也剪掉了, 自然而然, 番茄就結得了少了。 不止一次, 問母親, 哪個枝杈算是水杈兒, 母親一遍又一遍告訴我, 我卻掌握不好, 剪了沒幾個枝杈兒, 母親就朝我嚷著, “算啦,
你可別剪了, 把主杈兒都剪去了, 還能結柿子了嗎?”沒有辦法, 我只好放下剪子, 幫助母親把剪下來的水杈兒, 從地裡清理出去。 有時, 母親早晨打了水杈兒, 晚上又打下來不少水杈兒。 母親說, 勤打水杈兒, 番茄結得多, 紅得也早。 的確是這樣, 母親番茄水杈兒打得好, 柿子結得左一嘟嚕, 右一嘟嚕, 鄰居家的柿子還沒有長夠大, 我家的番茄就陸續紅了。 母親種番茄, 在村裡可以說手屈一指。 母親笑著說, “種柿子沒啥訣竅, 就是施夠肥, 架好秧, 看住水杈兒”!說來說去, 柿子種得好, 就是母親勤快。

母親不光給番茄打水杈兒, 還給黃瓜、角瓜、窩瓜, 說起來西瓜水杈兒, 稍微難打一些。 如今, 種西瓜只留一個瓜兒, 水杈兒打起來容易許多, 況且還有專門打水杈兒家什兒, 也不用半跪著匍匐在壟溝裡。 母親說, 半坰地西瓜水杈兒打下來, 磨破一條褲子。 直到現在, 每到打水杈兒, 母親還忙碌在菜園裡。 母親說, 幹習慣了。 其實, 母親信不著別人打水杈兒。 閉上眼睛, 母親在番茄地裡打水杈兒情形浮現眼前......

歡迎訪問《逐夢傳媒》

編輯 逐夢

歡迎訪問《逐夢傳媒》

編輯 逐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