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玄奘與高昌國王是結義兄弟!差點成國王女婿

當時, 法相學有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 玄奘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二者的融合問題, 626年, 天竺僧波頗抵長安, 玄奘得聞印度戒賢在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 於是便想要西行求法, 直探原典, 重新翻譯, 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帶著這樣宏偉的願望, 玄奘開始了他的西行之路。

當時的唐朝, 國界還不穩定, 國人是不允許出境的。 經歷過“偷渡”之險, 玄奘可算出了城, 他在慧琳、道整兩個和尚的護送下, 風餐露宿, 晝伏夜行, 幾日後到達瓜州, 從瓜州開始, 玄奘的身心都受到頗多考驗。

瓜州又是沙漠又是大風, 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他來時騎的馬死了, 跟隨他的兩個僧人也相繼離去, 沒有人願意冒這樣的風險, 途中有個胡人叫石磐陀, 自願充當他的個人嚮導, 但這胡人半路就走了, 根本沒有堅持下去。

網路配圖

雖然路上沒有妖魔鬼怪,

但惡劣的自然環境也是很大的考驗。 大漠風沙不斷, 玄奘唯一的水囊還失手掉在地上, 水一滴未剩, 幾天以後, 玄奘還是奇跡般地走出了沙漠, 也是天助。 《西遊記》裡的唐僧雖是凡人, 但總是有徒弟降妖除魔、照顧飲食起居, 還有駿馬做交通工具, 比起玄奘真是幸福的多。

玄奘西行到達西域第一站——伊吾後, 又過了數日, 便到了高昌國, 在這裡玄奘不僅和國王成了結拜兄弟, 還差點成為國王的女婿。

高昌是漢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國家, 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 西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 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 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

高昌王信仰佛教, 他在長安朝貢時, 曾經目睹過這裡的寺院和高僧, 非常欽佩。 當時, 高昌國內的寺廟林立, 甚至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廟, 這樣的情形下, 高昌國雖然不缺僧人, 但真正的高僧卻沒有多少。 巧的是, 有高昌的商人曾聽過玄奘講經, 知道他的博學, 高昌王得知玄奘途經, 終於逮到請高僧講法的機會。 高昌王親自舉著火把迎見玄奘,

興高采烈地聊了一夜, 甚至跪地當凳子, 讓玄奘踩著他的背, 登上法座講經。 高昌王想用自己的盛情留下玄奘。

玄奘對高昌王的盛情非常感謝, 但心裡卻一直向西, 只是一直婉言拒絕。 眼看留不住人, 大臣們也紛紛出主意:讓玄奘成為國王的女婿, 這樣就可以讓他留在高昌。 《西遊記》裡的唐僧絲毫不受美色的誘惑, 即使是女兒國國王一再表白, 唐僧也堅持要走。 玄奘在女色這方面也是一樣的堅定, 拒絕了成為高昌王女婿的橄欖枝。

如此都不肯, 高昌王有些火大, 他威脅玄奘, 要麼留下, 要麼回國, 兩條路自己選。 玄奘則開始以絕食抗爭, 一定要西行。 到了第四天, 玄奘已經明顯不行了, 身體極度虛弱, 氣息奄奄。 高昌王看著這樣的玄奘, 只好不再強逼, 請求玄奘進食, 恢復身體, 同意放他走。

臨行前, 高昌王邀請玄奘從印度返國路過高昌國時, 留住三年, 還要求講經一個月後才能走, 玄奘都一一答應。 玄奘也被高昌王的對佛學的虔誠和誠意所打動, 他不僅答應回來講學, 還和高昌王結成兄弟。

高昌王對這位結拜高僧也很夠意思,他為玄奘準備了豐厚物資,還有24封致西域各國的通關文書。玄奘走時,全城相送,依依惜別。

還和高昌王結成兄弟。

高昌王對這位結拜高僧也很夠意思,他為玄奘準備了豐厚物資,還有24封致西域各國的通關文書。玄奘走時,全城相送,依依惜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