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出現這些情況,當心是食物過敏

作者:曾小麗, 本文首發于丁香醫生網站(dxy.com)

2009 年調查顯示, 重慶地區兒童食物過敏的患病率約為 7%~9.2%;歐美兒童食物過敏更是高發, 近 10 年來食物過敏的兒童患病率上升了 18%。

寶寶食物過敏有哪些表現?

寶寶如在攝入了某種輔食後, 出現了以下表現和不適的時候, 家長們應該懷疑寶寶有可能是過敏了。

皮膚瘙癢: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紅斑或者疹子(多出現於面部、頸部和耳部皮膚), 有的可能出現類似蚊蟲叮咬的疙瘩, 有的表現出皮膚乾燥、潮紅, 也有可能是寶寶之前已經存在的濕疹症狀加重。

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比如頻繁吐奶)、腹痛(哭鬧不安)、便秘、腹瀉、拉稀水樣的大便等。

口腔和眼:口唇紅腫、舌頭潰爛, 寶寶會哭鬧、不肯吃飯, 有的寶寶可能表現出揉眼睛、流眼淚、眼睛充血以及周圍皮膚發紅。

呼吸道表現:出現類似感冒的表現, 總愛揉鼻子(鼻癢)、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

也有可能咳嗽(陣發性的乾咳, 夜間比較明顯)、氣急, 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必須立即醫院就診)。

其他:也有寶寶表現為更容易哭鬧了, 看起來沒精神沒力氣、好像總是要睡覺的樣子, 較大的兒童會說頭痛, 或是表現出各種情緒問題;長期也可能表現為體重不增甚至體重減輕、身高增長比較緩慢等。

題圖源自:123rf.cn.com 正版圖片庫

出現以上的情況, 且排除掉感冒、家庭環境變化等其他因素, 都要小心是寶寶發生了過敏, 尤其是要多加注意那些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們。

寶寶食物過敏怎麼辦?

肯定是找醫生了。

回避過敏食物:首先當然必須要立即停止攝入過敏的食物, 及含有過敏食物配方的相關食物。 但輕微過敏的兒童應該定期重新評估, 是否需要繼續回避該食物。

對症治療:專科醫生確診寶寶發生了食物過敏後, 會根據寶寶症狀的嚴重程度和身體損害程度進行對症治療。

必須提醒的是:家長不能單憑過敏原檢查結果, 就自行斷定寶寶食物過敏或者不過敏, 然後嚴格地給寶寶禁食該食物, 這樣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的。 一般過敏原檢查結果的陰性或者陽性僅供參考, 需交由專科醫生綜合判斷決定。

食物替代:如果是牛奶過敏, 應該繼續母乳餵養, 或者根據情況替換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不建議採用豆蛋白或者羊奶等配方奶粉,

因為有30%~40%可能會交叉過敏。

限制乳母飲食:限制哺乳母親的飲食對孩子的過敏症狀有影響麼?這個在統計學上沒見到明顯差異, 但是臨床上有時候有效果, 可以一試。

不推薦脫敏治療:目前來說, 脫敏療法療效不確定, 且缺乏安全性, 不建議應用。

如何防控食物過敏?

母乳餵養

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純母乳餵養是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的有效方法之一,對於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幼兒,建議一歲以內堅持母乳餵養。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球蛋白,對預防過敏有好處。

添加輔食要小心

及時添加:不要早于 17 周,也不要晚於 6 個月,否則反而可能增加過敏的風險;

分開添加:嬰幼兒在添加新的食物時,一定要一樣一樣分開來增加,切忌多種新食物一起添加;

逐漸加量:每添加一種新食物時,從少量開始,便於觀察寶寶有無過敏反應;

試探性添加:在給寶寶試食新食物時,寶寶通常有拒食、不合作的表現,這算是寶寶的防禦本能,可以停喂 3 天左右後再試喂。如果寶寶一直拒絕某種食物,也要考慮食物過敏可能。

煮熟煮透

部分食物加熱煮熟後其致敏性會降低。

減少添加劑

儘量避免給寶寶進食含有防腐劑、保鮮劑等添加劑的食品。

寫食物日記

在兩歲之內,將寶寶添加的新食物的名稱和時間記錄下來,必要時拿出來比對。

哪些食物容易過敏?

食物有成千上萬種,大部分的食物都具有致敏性,1999 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第 23 次會議公佈了常見致敏食品的清單,世界範圍內八類高致敏性的食物如下:

奶類,特別是牛奶;

蛋類,特別是雞蛋;

魚類,包括海水魚、淡水魚;

貝類,如蝦、對蝦、大小龍蝦、螃蟹、蛤蜊等;

花生;

大豆;

堅果類,如杏仁、核桃、腰果、榛子、松子、栗子等;

小麥。

我國比較常見的主要是雞蛋、牛奶、鱈魚、蝦、螃蟹、羊肉、大豆、蘑菇、腰果、開心果、芒果、桃子、草莓、玉米、番茄等。

丁香媽媽是丁香醫生旗下的母嬰科普平臺。關注育兒過程的方方面面,更有權威靠譜的醫生和專家,每天分享科學、實用、靠譜的育兒建議。

如何防控食物過敏?

母乳餵養

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純母乳餵養是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的有效方法之一,對於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幼兒,建議一歲以內堅持母乳餵養。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球蛋白,對預防過敏有好處。

添加輔食要小心

及時添加:不要早于 17 周,也不要晚於 6 個月,否則反而可能增加過敏的風險;

分開添加:嬰幼兒在添加新的食物時,一定要一樣一樣分開來增加,切忌多種新食物一起添加;

逐漸加量:每添加一種新食物時,從少量開始,便於觀察寶寶有無過敏反應;

試探性添加:在給寶寶試食新食物時,寶寶通常有拒食、不合作的表現,這算是寶寶的防禦本能,可以停喂 3 天左右後再試喂。如果寶寶一直拒絕某種食物,也要考慮食物過敏可能。

煮熟煮透

部分食物加熱煮熟後其致敏性會降低。

減少添加劑

儘量避免給寶寶進食含有防腐劑、保鮮劑等添加劑的食品。

寫食物日記

在兩歲之內,將寶寶添加的新食物的名稱和時間記錄下來,必要時拿出來比對。

哪些食物容易過敏?

食物有成千上萬種,大部分的食物都具有致敏性,1999 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第 23 次會議公佈了常見致敏食品的清單,世界範圍內八類高致敏性的食物如下:

奶類,特別是牛奶;

蛋類,特別是雞蛋;

魚類,包括海水魚、淡水魚;

貝類,如蝦、對蝦、大小龍蝦、螃蟹、蛤蜊等;

花生;

大豆;

堅果類,如杏仁、核桃、腰果、榛子、松子、栗子等;

小麥。

我國比較常見的主要是雞蛋、牛奶、鱈魚、蝦、螃蟹、羊肉、大豆、蘑菇、腰果、開心果、芒果、桃子、草莓、玉米、番茄等。

丁香媽媽是丁香醫生旗下的母嬰科普平臺。關注育兒過程的方方面面,更有權威靠譜的醫生和專家,每天分享科學、實用、靠譜的育兒建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