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興四將之韓世忠: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榮耀

初顯將才

韓世忠(1089年-1151年), 字良臣, 延安(今陝西省綏德縣)人。 出身農家。 自幼練武, 性情憨直, 行俠仗義。 十七歲時參軍。

部隊駐在西北地方, 常與西夏軍隊衝突。 韓世忠因作戰勇敢升職。

1121年(宣和三年), 宋軍與金兵戰于燕山南。 韓世忠率五十余騎於滹沱河邊以少勝多, 擊退金兵兩千人的騎兵主力。

1126年(靖康元年)十月, 韓世忠雪夜偷襲金兵大營, 守住趙州城。

鎮壓兵變

靖康之變後, 趙構在在杭州苟且經營小朝廷。

建炎元年(1127)十月, 以內侍省押班康履為首的宦官驕恣用事、妄作威福, 引起諸將及士大夫不滿。 苗傅、劉正彥發動兵變,

逼高宗讓位給三歲的兒子。 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呂頤浩、張浚等人率兵討伐, 解救高宗。 叛軍扣押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作為人質。 後遣梁紅玉勸降, 韓世忠燒了詔書, 砍了使者, 下令進攻杭州。 在杭州北關擊敗叛軍防守部隊, 苗、劉驚懼, 率二千主力逃跑。

苗、劉之亂遂平, 南宋小朝廷穩定下來。 韓世忠功勞最大, 從此成了高宗的親信, 被任命為武勝軍節度使、禦營左軍都統制。 此次平亂, 確立了韓世忠在南宋將領中的名聲和地位。

苗、劉之亂主要是因為宦官恣肆, 再加南宋在軍事方面被動挨打, 導致軍隊不滿。 這次兵變對政局的影響:宦官的力量受到了打擊, 其次宋高宗對於軍人開始特別不信任, 這也是其以後一意和談的重要原因。 後來嶽飛之死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黃天蕩圍困兀術

1129年(建炎三年), 金兵再次南下, 突破長江天險, 攻破了建康(今南京)等重要城鎮。 韓世忠為浙西制置使, 防守鎮江。 金兵因不習水戰, 韓世忠就利用敵人這一弱點, 封鎖長江, 幾次交戰大敗金兵,

還活捉了兀術的女婿龍虎大王。

兀術不敢再戰, 率十萬兵馬退入黃天蕩, 企圖從這裡過江北逃。 韓世忠率兵封鎖住出口。 兀術從一個漢奸那裡買來了良策。 黃天蕩內有一條老鸛河, 直通建康秦淮河, 因年久不用而淤塞, 派人挖通即可從水路逃出。

兀術派人, 一夜之間挖通此河, 企圖從水道入建康。 途經牛頭山, 被嶽飛阻擊, 兀術只好退回黃天蕩。

又有漢奸向金兵獻策, 教他們乘宋軍揚帆行船之時, 集中火箭射船帆, 燒毀宋軍戰船。 兀術依計而行, 果然有效, 宋軍船隻被燒毀許多, 金兵乘機沖出黃天蕩, 向北逃過長江, 撤回黃河以北地區。

韓世忠僅用八千軍隊, 困敵十萬兵馬于黃天蕩, 戰四十八天, 殲敵萬餘。 此戰意義非凡, 激起了江淮人民的抗金情緒, 使人民看到了金兵並不可怕。 韓世忠因黃天蕩戰役以巧制敵, 其威武雄姿和將帥風範傳遍江淮地區。

大儀鎮大捷

1134年(紹興四年), 韓世忠任建康、鎮江、淮東宣撫使。 金兀術率軍5萬, 與偽齊軍聯合, 南下攻宋。

十月初四, 韓世忠率兵進駐揚州後, 即命部將解元守承州, 邀擊金軍步兵;自率騎兵至大儀鎮(今江蘇揚州西北)抵禦金騎兵。 十三日, 在一片沼澤地域包抄合擊, 並命背嵬軍各持長斧, 上劈人胸, 下砍馬足, 金軍陷於泥淖之中, 傷亡慘重, 金將撻孛也等200餘人被俘, 其餘大部被殲。

捷報傳到杭州, 群臣入賀,高宗命令令對韓世忠及各部將論功行賞。大儀鎮之捷,是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

1140年,在金兵大肆南侵的形勢下,韓世忠竟然率領為數不多的軍隊包圍了被金兵佔領的淮陽,然後大敗金兵主力于泇口鎮。在這個時期,抗戰派略占上風。韓世忠因功被封為太保,封英國公,兼河南、河北諸路討使。

晚年退隱

此後宋高宗主和,開始削除各將領兵權,各方主戰派陸續遭到清洗。韓世忠至高宗面前申訴,免遭災禍,升樞密使。

晚年喜佛道,自號清涼居士。卒於1151年(紹興二十一年)。死後追贈太師,封通義郡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諡號忠武,配饗高宗廟廷。

群臣入賀,高宗命令令對韓世忠及各部將論功行賞。大儀鎮之捷,是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

1140年,在金兵大肆南侵的形勢下,韓世忠竟然率領為數不多的軍隊包圍了被金兵佔領的淮陽,然後大敗金兵主力于泇口鎮。在這個時期,抗戰派略占上風。韓世忠因功被封為太保,封英國公,兼河南、河北諸路討使。

晚年退隱

此後宋高宗主和,開始削除各將領兵權,各方主戰派陸續遭到清洗。韓世忠至高宗面前申訴,免遭災禍,升樞密使。

晚年喜佛道,自號清涼居士。卒於1151年(紹興二十一年)。死後追贈太師,封通義郡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諡號忠武,配饗高宗廟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