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豬技術:常見寄生蟲病診斷和防治方法建議,放養更要重視

生豬養殖過程中, 寄生蟲病是豬場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 特別是室外放養方式養殖的豬, 有寄生蟲病的幾率更大, 通常會導致豬營養不良、越養越瘦、精神狀態差、咳嗽, 影響豬肉品質等。

豬群常見易患的寄生蟲有蛔蟲、豬肺線蟲、旋毛蟲、豬薑片吸蟲等;通過豬拱土採食、未消毒處理的青飼料、蚊蟲叮咬等傳播, 其中生長在水裡的青飼料是最容易攜帶蟲卵或者蟲體的傳染物。

蛔蟲病最常見, 一年四季都有, 仔豬階段最容易感染, 蟲卵經常藏在糞便中, 容易通過採食青飼料、自然界中的“死水”進入豬體累, 感染率100%, 造成仔豬生長緩慢、發育不良, 嚴重的還會發展成僵豬或者引起死亡。 治療藥物可用左旋咪唑按8~11mg/kg或丙硫苯咪唑按10~20mg/kg體重使用, 每年至少集體驅蟲兩次。

豬肺線蟲病通過蚯蚓傳染, 放養模式較常見, 豬感染後造成支氣管炎或者肺炎, 易感染其他疾病,

可用左旋咪唑按8mg/kg體重拌在精料治療。

豬旋毛蟲病, 是嚴重的人畜共患病, 寄生在小腸中, 引發腸炎, 幼蟲浸入橫紋肌時豬表現為體癢蹭牆、樹幹等, 體溫升高, 嚴重的行走困難;治療可用丙硫咪唑按15mg/kg體重喂服, 1次/d, 連喂3周。

豬薑片吸蟲病也是人畜共患病,

寄生於小腸, 豬通過採食水生植物或者螺類感染, 病豬精神沉鬱, 低頭拱背, 消瘦, 貧血, 食欲減退, 腹痛, 下痢和浮腫, 糞便帶有黏液, 病後期體溫稍升高, 最後由於虛脫或腸阻塞, 腸套疊, 腸破裂而死亡, 存活幼豬發育受阻;用硫雙二氯粉(別丁)0.1g/kg體重, 一次灌服;吡喹酮30~50mg/kg體重, 分2次拌料喂服, 2次/d。

對於放養豬群來說, 最容易感染的途徑是給豬飼喂未經處理的水生青飼料, 豬群飲用糞便污染的水源等;預防建議除了定期驅蟲之外, 還要對青飼料進行消毒處理, 提供乾淨的豬群飲水, 對糞汙進行堆肥發酵殺死蟲卵後再用於種植青飼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