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後的美蘇集中營,死亡人數堪比納粹集中營

戰後的集中營, 死亡人數堪比納粹集中營

二戰期間, 日本、德國都建立了集中營, 大批平民、戰俘被迫害致死。 二戰結束後, 面對大量日本、德國等軸心國戰俘,

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都建立了戰俘集中營, 面對曾經的敵人, 美國和蘇聯又都是怎麼幹的呢?

蘇聯在西伯利亞成立了西伯利亞戰俘營, 大批日本、德國及歐洲戰俘被押解到西伯利亞, 大約有近60萬關東軍戰俘、200多萬德軍戰俘、還有100多萬其他國家戰俘被押解在西伯利亞,

這批戰俘每天至少要工作十二小時以上, 還要面對西伯利亞嚴寒的氣候, 缺衣少糧, 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終於體會到任人宰割的感受了, 也算是罪有應得。 在西伯利亞, 戰俘住在簡易搭建的房子內, 寒冬來臨之時, 只有簡易的棉服, 每天大體力的工作, 而蘇軍對戰俘又極為痛恨, 所以戰俘的生活可想而知。 大批戰俘病死、累死, 還有很多在逃亡中被打死, 很多戰俘無法忍受, 選擇自殺。 直到史達林去世後, 各國戰俘才基本被遣送回各國, 日本最終只有約40萬、德國不到幾十萬, 其他國家也不到幾十萬戰俘活了下來, 最終回到自己國家。

而另一超級大國美國呢, 他們在二戰中及結束後, 在萊茵河沿岸建立著名的萊茵大營。 美國在萊茵河沿岸, 以一萬戰俘為一個方陣, 密密麻麻陸續建立了37處大營, 後來被整合為17座, 這些大營之間被鐵絲網隔離開來, 美軍根據戰俘不同的身份, 例如按童子軍、傷病員、普通士兵、納粹士兵、外國人等,

將戰俘分到不同的大營。 最為神奇的是, 面對這些戰俘, 美軍沒有把他們當做戰俘, 而是還是當做為軍人、也就是有危險的敵人, 前後大約有近500萬戰俘被押解到了這裡。 面對如此多的戰俘, 物資極度匱乏, 除了少數簡易帳篷, 只有地洞可以提供居住, 食物供給也不足, 大量人擁擠住在一起, 生活垃圾、糞便到處堆積, 很多人因此生病, 甚至死亡。 軍方嚴禁大營與外界接觸, 也嚴禁外界有人送衣服食物, 一有發現, 立刻開槍, 還多次拒絕紅十字會的物資支援, 最終導致大量戰俘死亡。 據不完全統計, 至少有幾十萬人死於這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