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火槍和斬馬刀專克騎兵?三千中國騎兵為啥縱橫蹂☆禁☆躪4萬日軍?

我們知道, 日本戰國時代有非常豐富的火槍使用經驗, 曾經創造出了很多使用少量火槍手就擊敗對方大隊人馬的戰鬥, 特別是織田信長3000火槍手一舉擊敗武田家的全日本最強騎兵沖陣。

但是, 為什麼在明軍抗日援朝戰爭當中, 日本火槍手沒有在決定性戰鬥當中擊敗明軍騎兵呢?我們知道在實戰當中, 火繩槍的相對準確殺傷距離是50米, 而弓箭實際上準確殺傷距離只有40米。

明軍騎兵也沒有像樣的火器, 最多只有射程10米的三眼銃, 然後就是弓箭, 可是為啥最後, 大隊日本火槍手卻拿明軍騎兵沒有辦法呢?首先, 參加抗日援朝戰爭的明軍騎兵都是最精銳的遼東鎮邊軍。

這是一支漢蒙混合部隊, 其中哪些漢軍都是紅帽子, 蒙古兵都是黃帽子, 他們實際上主要是弓騎部隊, 並不是以重甲長矛衝擊力見長的騎兵部隊。 特別是3000明軍騎兵(後增援到萬人以上)大戰4萬日軍的碧蹄館之戰。

而且關鍵是碧蹄館的地形並不開闊, 而且路險泥深、不能馳騁。 在這樣的地形與數萬日軍還包括大批火槍手交戰實際上非常危險, 日軍長刀兇猛從兩側突入揮舞, 就連李如松的親隨都戰死80多人。

但是李如松的父親李成梁是遼東第一大老帥,

廣收投降的蒙古人和女真人, 還有精選的衛所將兵為職業雇傭兵, 也就是軍事家丁數千人, 被譽為雄冠全軍, 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 跟隨李如松參戰的騎兵大部分都是這種情況。

這些遼東家丁就是到了明末,

也可以躍馬彎弓連射之, 則應弦而倒, 賊眾披靡。 在碧蹄館因為地形和爛泥地, 明軍騎兵雖然不能馳突, 但是依靠精湛的騎射技術, 避開日軍火槍手陣列。 運動交戰, 也讓數萬日軍沒有辦法, 最後還順利突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