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嬰兒的睡眠品質決定了發育水準,父母一定要懂的寶寶睡眠規律

很多親戚朋友總會問我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孩子晚上不睡覺, 總是哭鬧是怎麼回事兒?

首先, 孩子父母應該先去瞭解孩子睡覺為什麼不踏實, 為什麼總會半夜驚醒, 為什麼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寶寶不舒服

很多寶父母心疼孩子或者怕孩子餓著, 總會過多的給孩子餵食食物, 寶寶本身的消化系統較慢, 由於吃的過飽, 腹部脹的難受導致寶寶無法睡覺;或者寶寶沒吃飽, 餓肚子狀態下, 也同樣無法入睡, 還會哭鬧不斷。

導致寶寶不舒服的還有可能是穿著問題, 衣服如果不是純棉材質, 紮癢導致寶寶不舒服可能會引起寶寶哭鬧;寶寶衣服過緊,

被子太厚或者太薄讓寶寶覺得冷, 都會引起寶寶哭鬧。

導致寶寶不舒服的原因中當然還包含“尿床了”, 如果寶寶的尿不濕濕了, 他當然會用哭鬧來通知媽媽“我尿床了, 該給我換個舒服的尿布了!”

乾爽、舒適的環境是讓寶寶進入好的睡眠狀態的第一步哦。

寶寶很癢

如果有蚊子或者濕疹找上寶寶了, 也會讓寶寶大哭不停, 因為這些都會使他感到皮膚瘙癢難忍。 所以爸媽在寶寶哭鬧的時候, 不妨檢查一下寶寶的身體有沒有紅紅的小疙瘩。

寶寶缺東西

寶寶缺鈣也會出現哭鬧, 爸媽可以給寶寶檢測一下微量元素。 如果寶寶缺鈣了, 爸媽要注意給寶寶補充鈣質。 也可以多給寶寶曬曬太陽,

這樣也可以防止寶寶缺鈣。

那麼如何能讓寶寶好好睡覺?

這個問題難壞了很多新生兒父母, 回答千變萬化。 其實, 就我個人而言, 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環境, 幫寶寶養成規律的睡眠時間, 才是最重要的。

1、督促寶寶規律睡眠

爸媽應該在寶寶較小的時候, 就訓練寶寶形成生物鐘, 讓晚上睡整覺形成一種習慣。 寶寶需要養成有規律的作息規律, 並通過白天的小睡補充睡眠。 每天早晨在同一時間叫醒寶寶, 會讓他的小睡更有規律。

2、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寶寶的午睡要定時定點, 一般睡覺時間在正午或下午的早些時候, 比如中午從一點開始睡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

3、控制臥室的光與聲

用光與聲音來促進寶寶生物鐘的形成,

通過光亮、黑暗的對比讓寶寶學會白天與黑夜, 醒著與睡著的區別。

4、每天遵循就寢程式

安排一個整體的就寢過程, 對寶寶的規律睡眠習慣養成也很有幫助。

5、安全舒適的床上環境

在寶寶的小床上營造一個安全舒適、像媽媽的溫暖懷抱一樣的環境是最佳的辦法。

另外, 還有一些寶寶在平日的睡眠中會出現打嗝、抽搐、發出奇怪的聲音等現象。 那麼應對這些情況, 家長不需驚慌, 這沒准都是寶寶的可愛現象呢。

新生兒睡覺發出聲音是一種正常現象, 只要不影響生活, 而且其它方面表現都沒有異常, 那爸媽就不用過於擔心。 寶寶睡覺發出聲音的原因有多種, 最常見是由於寶寶的中樞神經、呼吸系統都還沒有發育完成,

偶爾會突然抽動一下, 睡覺時會哼哼幾聲等, 如果只是偶爾出現一次, 是屬於正常現象, 寶寶大一點後, 就不會有聲音了。

但有些情況也需要媽媽加以識別, 例如寶寶著涼了, 流鼻涕, 那就有可能是鼻涕倒流到喉嚨造成的現象。 或者寶寶上火了, 喉嚨發炎了, 也會導致寶寶睡覺發出聲音, 這時就要注意及時就醫了。

新生兒睡覺打嗝多數是因吃奶後腹部脹氣, 所以爸媽可以在寶寶喝完奶之後, 多抱一會兒, 輕輕拍寶寶背部, 或是輕柔按摩腹部來幫助排氣, 可以預防寶寶打嗝及溢奶。

另外爸媽也可以試著少量多餐的餵食法, 不要讓寶寶吃得太飽, 這樣可以改善寶寶睡覺打嗝的症狀。

新生兒睡覺時抽搐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爸媽不用太緊張。

新生兒抽搐是大腦功能暫時性紊亂的一種表現, 新生兒的大腦皮層發育尚未完善, 所以四肢活動主要靠皮層下中樞來控制, 因而會出現四肢不自主、無目的的抖動。 隨著大腦皮層發育的逐步成熟, 孩子四肢活動的控制權”也逐步由皮層下中樞轉移到大腦皮層, 四肢的這種不自主抖動亦逐漸消失。

發現孩子睡覺抽搐時, 爸媽只要用手輕輕按住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 就可以使他安靜。 沒有裹包被的新生兒, 只要扶住他的雙肩或抱在懷中, 也可以使他安靜下來。

不過如果寶寶睡覺抽搐過於頻繁, 這可能是因為寶寶缺鈣或者腦損傷引起的, 爸媽需要引起注意, 及時給寶寶補鈣或去醫院檢查治療。

這裡還要多提醒各位父母一句,有些寶寶在睡眠過程中,會有抓撓自己身體的現象發生。

其實父母也可不必過度擔心,如果寶寶身上並無明顯的紅腫痕跡,很有可能這種抓撓是由於寶寶睡覺的姿勢不舒服導致,家長可輕輕的幫助寶寶進行翻身即可。

這裡還要多提醒各位父母一句,有些寶寶在睡眠過程中,會有抓撓自己身體的現象發生。

其實父母也可不必過度擔心,如果寶寶身上並無明顯的紅腫痕跡,很有可能這種抓撓是由於寶寶睡覺的姿勢不舒服導致,家長可輕輕的幫助寶寶進行翻身即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