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個方子不僅名字很獨特,還是治療肝病的良藥!

古往今來, 人們一直希望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正如孔子所說的那樣, “吾道一以貫之”。 後來學醫之後, 在《柳州醫話》中看到一個奇特的方子, 名喚一貫煎, 當時我還在想, 這治病之方也應當將“醫道一以貫之”。

一貫煎由北沙參9g, 麥冬9g, 當歸身9g, 生地黃18~30g, 枸杞子9~18g, 川楝子4.5g組成。 具有滋陰疏肝的作用。 適用于肝腎陰虛, 肝氣不舒證所導致的胸脘脅痛, 吞酸吐苦, 咽幹口燥, 舌紅少津, 脈細弱或虛弦等症;也可用於治療疝氣瘕聚。

一貫煎一共用了6味藥, 但卻組織縝密, 配伍精當, 更妙的是本方以臟腑制化關係來作為遣藥立法的依據, 實屬中醫組方中的翹楚。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肝病的, 而本方中的君藥不是直接來治肝, 而是認為腎為肝之母, 滋水就能生木, 如此可以柔其剛悍之性, 所以用生地黃、枸杞子滋水益腎, 共為君藥。

再來看看一貫煎中的臣藥,

也是很有意思的。 君藥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方式來的, 而臣藥則是按照五行相克的方式來的。 在這個方子的作者眼中, 他認為肺主一身之氣, 唯有肺氣清肅, 才能治節有權, 諸髒才能滋其灌溉, 最重要的是養金就能制木, 可以平其橫逆之威;而肺胃相關, 胃又為陽上, 本來就容易受到肝木的克制, 唯有土旺則不受其侮, 所以這個方子的臣藥則以沙參和麥冬兩味藥清肺益胃。

再來看看一貫煎中的佐使藥, 同樣很有特點。 君臣二藥分別從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方式來配伍, 那麼佐使藥又是什麼規律呢?很簡單, 佐使藥則是按照歸入本經的方法, 也就是佐使藥都是治療肝病的藥。 方中當歸入肝, 補血活血, 且辛香善於走散, 為血中氣藥, 以此作為佐藥。 而川楝一味更是妙不可言, 在大隊滋養肝腎陰血的藥中, 用一味川楝子疏肝理氣, 使滋陰養血而不遏滯氣機, 疏肝理氣又不耗傷陰血, 即可為佐, 又可為使。

在臨床使用時, 如果兼有大便秘結等症, 可以酌情加入瓜蔞仁;如果有虛熱或汗多,

可以加地骨皮;如果痰多, 可以加貝母;如果舌紅而幹, 陰虧過甚, 可以加石斛;如果脅脹痛, 按之硬, 可以加鱉甲;如果煩熱口渴, 可以加知母、石膏;如果腹痛, 可以加芍藥、甘草;如果兩足痿軟, 可以加牛膝、薏苡仁;如果不寐, 可以加酸棗仁;如果口苦咽燥, 可以加少量的黃連。

一貫煎在疏肝理氣方面與逍遙散可謂是比肩而立, 兩者都可用于治療肝郁不舒所致的脅痛。 但二者畢竟還是各有千秋, 逍遙散疏肝養血健脾的作用較強, 主治肝鬱血虛所致脅痛, 並伴有神疲食少等;而一貫煎滋養肝腎的作用較強, 主治肝腎陰虛的脅痛, 並見吞酸吐苦等症。

總體來說, 一貫煎這個方子是治療陰虛氣滯而致脘脅疼痛的代表方劑。 在臨床上主要以脅肋疼痛, 吞酸吐苦, 舌紅少津, 脈虛弦為辨證要點。 由於這個方子中的滋膩藥比較多, 所以有停痰積飲而舌苔白膩, 脈沉弦者, 就不宜使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