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問鼎中原的楚莊王,原來是個成語大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征戰頻繁, 產生了很多成語, 其中一位霸主楚莊王可稱得上是成語大王。

一鳴驚人

楚莊王在位前三年無所作為, 有人用鳥不鳴叫委婉勸諫, 楚莊王說不鳴則矣, 一鳴驚人。

問鼎中原

楚莊王八年, 率兵攻打陸渾之戎, 到了東周首都洛陽, 陳兵於郊外, 並他向使者問周鼎的大小輕重, 意欲取而代之。 這就是問鼎中原的由來。

飲馬黃河

楚莊王率軍北上, 迫使位於中原的鄭國臣服, 後用在黃河邊放馬的名義撤軍。 後來多用於比喻逐鹿中原。

絕纓之宴

楚莊王有一次請大臣們吃飯, 讓愛妾許姬出來斟酒, 風吹滅了蠟燭, 有一個大臣趁機摸了許姬的手, 許姬拔掉了他的帽纓。

許姬向楚莊王告狀, 要他嚴懲這個大臣, 楚莊王卻讓在座的大臣都摘掉帽纓, 他說一時酒後失態, 他並不追究。

止戈為武

楚國一個大臣戰勝了敵國, 應該示威。 而楚莊王卻說“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字合成的, 動武的目的是止戰, 這才是真正的武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