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自吸時代一去不復返,小排渦輪真的就那麼好嗎?

今天這個話題還要從小編最愛的跑車86/BRZ開始說起, 我一直都是個自吸控, 喜歡大排量自然吸氣的車, 例如美系道奇蝰蛇、克爾維特Z06這些經典。 而對於小編最接近的目標就是擁有2.0L水準對置發動機的86/BRZ, 再加上從小對於豐田86和頭文字D的狂熱, 更加癡迷這款車並且發誓錢掙夠了一定要買一台給自己玩。

就在最近豐田和斯巴魯搞了個大新聞, 86/BRZ在中國大陸停售(注意是停售, 不是停產。 86/BRZ依然在斯巴魯的群馬工廠生產, 並銷往世界各地, 只是豐田中國和斯巴魯中國即將不再接受進口訂單)。 這消息一出原本讓4S點頭疼不已的86/BRZ瞬間成為搶手貨,

各種加價銷售, 可惜小編沒那個能力買不起。

停售的原因是因為CAFC實施, CAFC是啥?為啥以前從來沒聽過?氣憤不已去查閱資料:它的全名叫《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 是一個對車企年度總產/銷車輛平均油耗的要求。

其實CAFC並不是最新出臺的政策, 而是2013年就有了, 不過到了最近油耗要求達到最嚴格的第四階段。

這到底是個什麼鬼?簡單的用86來舉例, 86的整備品質為1205kg-1320kg之間, 所以MT車型油耗目標值是2012-2015年:6.9L/100km, 2016-2020年:4.9L/100km。 AT車型則分別是7.2L/100km、4.9L/100km。 並且從第四階段開始將不分手動自動擋,

只根據座位個數來排。

你讓一個壓榨到極致的2.0L發動機只能有4.9L/100KM的油耗?這是在逗我嗎?為什麼給它定義只能有4.9L/100KM呢?就是因為它的車比較輕?這都是什麼鬼邏輯。 順便在這裡小編再加一句, 看到CAFC是基於工信部油耗我就知道是扯淡的玩意, 工信部油耗工信部自己都不信!騙誰呢!好氣呀!

話題似乎扯遠了, 這一期並不想跟大家將CAFC的, 只不過用它來做個引子引出今天的題, 不過由於太生氣就多說了一些, 現在回到正題。 還是那個老生常談自然吸氣VS小排量渦輪增壓。

在大家的一貫認知中德系是渦輪的代表, 日系則是自吸的代表對吧, 然而大家可以看到不管是豐田還是本田都開始全面使用小排量渦輪增壓。 本田的最強1.5T和1.0T, 豐田則是更經濟實惠的1.2T和充滿黑科技的2.0T, 現在仍在堅持自吸的僅剩馬自達一家。

我們先來聊聊小排量渦輪的好處, 在老司機眼力渦輪增壓就是不平順的代言, 渦輪介入時動力充沛而相反則疲軟無力, 也就是所謂的渦輪遲滯。 而這都是老觀念了, 隨著電控技術發展以及使用各種新材料新技術的渦輪, 早已經把遲滯問題解決, 大部分渦輪增壓發動機都能在1500轉時介入工作。 不光介入時間早扭矩峰值也很高, 能達到3000轉峰值的一大把。

用更小的排量達到大排量動力何樂而不為呢?既節省油耗又減少排放, 還能減少排量稅,只要動力勉強夠用排量能做多小就做多小。

然而!渦輪增壓真的就如此完美?恐怕不是吧,就目前的科技水準人們還無法違背能量守恆定理的,不可能排量小了、油耗省了、排放少了、動力還增加了?怎麼想都是不可能的,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

在某些時候渦輪確實會省油,某些時候也會動力超強,或者換句話說渦輪發動機是在你需要省油時可以很省油,需要給力時可以很給力。那這句看似繞口令的話中隱藏的內容就是並不是任何工況下都很省油。而你想要很低油耗的話就要非常平穩去開,斯文的去開換言之就是盡可能少讓渦輪工作,把自己變成一個斯文的人。而這種斯文的駕駛方式正好適合國內工信部油耗測試方式(沿用已久的90km/h等速經濟油耗),相對的只要稍微激烈駕駛油耗立馬飆升。這也是為何小排量渦輪在油耗測試時會拿到可怕的資料原因。

這麼來看其實渦輪和自吸各有各的好處,渦輪動力好但是動力不那麼平順,自吸動力平順回應快但沒有渦輪的衝勁。但是!各有各的好處為啥大家都在做渦輪呢?很明顯多一道工序多一些麻煩,不管維修維護製造成本都會增加。罪魁禍首或許就是各國越來越嚴的排量稅問題。

我們就以經典SUV漢蘭達為例,上一代漢蘭達是2.7L自吸排量,而現在換成了2.0T排量,2.7L排量按照現在的排量稅來算要繳納將近3.5W元排量稅,而2.0T僅需要1.5W,僅僅是這0.7L就多了兩萬元。或許這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吧。

總之小排量渦輪增壓已經是大趨勢了,以後的排量只會越來越小,再加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國內並不享受補貼,高額的價格也很少得到用戶支持。至於你怎麼選擇那就只能看錢包啦。

你覺得是小排量渦輪好還是自吸好 (單選) 0人 0% 小排量渦輪增壓 0人 0% 自然吸氣 0人 0% 關我啥事我又買不起! 投票

還能減少排量稅,只要動力勉強夠用排量能做多小就做多小。

然而!渦輪增壓真的就如此完美?恐怕不是吧,就目前的科技水準人們還無法違背能量守恆定理的,不可能排量小了、油耗省了、排放少了、動力還增加了?怎麼想都是不可能的,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

在某些時候渦輪確實會省油,某些時候也會動力超強,或者換句話說渦輪發動機是在你需要省油時可以很省油,需要給力時可以很給力。那這句看似繞口令的話中隱藏的內容就是並不是任何工況下都很省油。而你想要很低油耗的話就要非常平穩去開,斯文的去開換言之就是盡可能少讓渦輪工作,把自己變成一個斯文的人。而這種斯文的駕駛方式正好適合國內工信部油耗測試方式(沿用已久的90km/h等速經濟油耗),相對的只要稍微激烈駕駛油耗立馬飆升。這也是為何小排量渦輪在油耗測試時會拿到可怕的資料原因。

這麼來看其實渦輪和自吸各有各的好處,渦輪動力好但是動力不那麼平順,自吸動力平順回應快但沒有渦輪的衝勁。但是!各有各的好處為啥大家都在做渦輪呢?很明顯多一道工序多一些麻煩,不管維修維護製造成本都會增加。罪魁禍首或許就是各國越來越嚴的排量稅問題。

我們就以經典SUV漢蘭達為例,上一代漢蘭達是2.7L自吸排量,而現在換成了2.0T排量,2.7L排量按照現在的排量稅來算要繳納將近3.5W元排量稅,而2.0T僅需要1.5W,僅僅是這0.7L就多了兩萬元。或許這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吧。

總之小排量渦輪增壓已經是大趨勢了,以後的排量只會越來越小,再加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國內並不享受補貼,高額的價格也很少得到用戶支持。至於你怎麼選擇那就只能看錢包啦。

你覺得是小排量渦輪好還是自吸好 (單選) 0人 0% 小排量渦輪增壓 0人 0% 自然吸氣 0人 0% 關我啥事我又買不起! 投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