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曙光路上的美味早餐

作者 李雲勝

第一次走進曙光路是因為那裡的美味, 沒想到二十多年後再次靠近這條巷道, 還是被美食吸引過去。 鬥轉星移, 物是人非, 只有舌尖上的記憶仍然一如初見。

一、

南起安徽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北至屯溪路的這條不到一公里長的曙光路, 寄託了太多老合肥的情思。 那濃密遮蔭的梧桐樹, 伴隨著青春年少走過了甜蜜時光。 路旁專業演出團體傳出的或高亢嘹亮、或千回峰轉的樂聲, 陶醉了半空中的月亮。

76歲的趙大爺是安徽省水利安裝公司的一名退休工人, 當初剛到這裡的時候, 周邊還是大片的農田, 夾雜著機關單位的辦公區和宿舍區。 那時候習慣拉圍牆, 磚頭一砌, 裡面就是一個小社會。 久而久之, 圍牆與圍牆之間就形成了一條條小巷。

因為沒有規劃, 那越來越多的小巷彎彎曲曲、七拐八拐, 要不是當地人走熟了, 還真容易迷失方向。

可能是由於巷子太多了, 連當地的村莊都乾脆起名叫陳夾衖。 “衖”在古文裡通“巷”, 陳夾衖即後來的曙光村委會, 屬於常青鄉。

將陳夾衖與巷子聯繫起來當然是我玩笑式的推測, 但說那裡是典型的城鄉接合部卻沒錯。 那裡原先既有曙光村委會, 也有曙光居委會, 一個成立於1955年, 一個成立於1965年。 根據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統計資料, 曙光村委會轄6個村民小組, 642戶, 1083人, 耕地面積近160畝, 主要是種蔬菜;而曙光居委會的人口要多得多, 共有1200戶, 5300多人。

儘管那裡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有不少農業人口, 不過有了那麼多的機關單位, 人口日益稠密, 無形中帶動了當地飲食業的發展, 尤其是小吃。 即使是在限制個體經營的年代, 當地的老百姓也時常拿出自家做的點心換幾個零花錢。 改革開放以後, 合肥傳統早點米餃、炸臭幹子、綠豆圓 子、餛飩等紛紛登場, 吊足了居民的胃口, 慰藉了寡淡已久的舌尖。

趙大爺說, 這裡的居民口福不淺, 因為機關單位裡的人來自於四面八方, 帶來了許多家鄉的美食。

尤其是一些退休後賦閑在家的老頭老太太, 將家鄉美食擺上了菜市場。 於是, 曙光路周邊的人家餐桌上有了蕪湖的小籠湯包, 濟南的大煎餅, 阜陽的枕頭饃, 南京的鴨血粉絲湯, 等等。

二、

魏先生是幸運的, 作為70後的一代, 他們既有物質缺乏時期那種滿城尋覓吃食的經歷, 也有面對今天琳琅滿目的小吃逐一品嘗的快感。 不過, 仔細品味起來, 似乎還是從前的印象更深一些。

當時, 魏先生家住在合肥儀錶廠家屬區, 在青年路小學上學。 本來可以從徽州路直達學校, 可為了吃到美味的雞絲辣糊湯, 硬是繞道曙光路, 在那裡買兩個點心, 就著辣乎乎的湯, 三下五除二, 擦一擦嘴, 摸摸圓圓的肚子, 心滿意足地上學去了。

說到曙光路上的辣糊湯, 我是親口品嘗過的。 1992年, 我被抽調為即將召開的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委會寫會議材料, 在省水利廳賓館住了一個星期。 賓館的早點吃夠了, 便溜達到旁邊的曙光路上。 一家老夫妻倆開設的早點鋪裡, 許多人都在吃辣糊湯。

其實辣糊湯在江淮大地是一種常見的吃食,我的家鄉六安叫糊辣湯。小時候最喜歡吃父親做的,原本是春節過後剩下的碎臘肉、碎香腸,那年頭平時吃不到葷腥,待到了春節又一下吃傷了。父母自然是捨不得將剩菜扔了,就剁碎了再加些豆腐丁,攪上兩個雞蛋,勾上粉芡,撒上胡椒,喜歡吃辣的就拌上一勺頭辣椒醬,熱熱辣辣,那種感覺陪伴了我幾十年。

曙光路上的那碗辣糊湯也是風味獨特,那裡面除了常見的海帶、幹子,還有木耳、黃花菜等,湯汁也是用老母雞熬的,將尋常的小吃提升了一個檔次。

魏先生說,曙光路上的油香也別有風味,那是用調好鹹淡的麵糊糊少許倒入橢圓形鐵勺中,加上蘿蔔絲、香蔥,上面再覆蓋上一層麵糊糊入油鍋炸,待炸至兩面金黃,吃到嘴裡外焦裡嫩,十分受人歡迎。

這裡要解釋一下,我們大家經常吃的油香,其實是用米麵加糖炸制的,那是回民的傳統食品,每逢開齋節、 古爾邦節、聖紀節,他們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還要相互贈送,有的家裡過節紀念亡人,有了紅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繼俗。

合肥人習慣把油香稱作油糖餅,而曙光路上的油香就是上海人口中的油墩子。只是略有不同的是,上海的油墩子使用的是發酵面,成品厚實;而合肥的油香使用的是死面,品相薄一些,這樣容易炸熟。

三、

美食是可以流傳的,也是喜歡被交流的。

說到油香和油墩子,讓我想起了天津的耳朵眼炸糕。那是天津三絕食品之一,用優質糯米作皮面,優質紅小豆、赤白砂糖炒製成餡,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形呈扁球狀,淡金黃色,皮外酥脆內軟粘,餡料細膩,香甜適口。

第一次吃到耳朵眼炸糕時,陪同的天津朋友說,這還要感謝合肥人。當年淮軍駐紮在天津衛時,一位軍中伙夫帶來了老家的元宵粉,偶爾一次讓一位叫劉萬春的小商販吃到了,覺得很好吃。他回去後仔細琢磨,結合天津當地人的口味,改良成了炸糕。因為劉記炸糕店緊靠一條只有一米多寬的耳朵眼胡同,他的“增盛成”的官號逐漸被人們遺忘,而“耳朵眼”的綽號卻不脛而走。

同樣的道理也反映在來自於我的老家六安的美食上。那天,我和幾位同事在曙光路採訪,一眼看見路旁的早點攤上有賣千張卷油條的,趕緊上前推薦給同事們。他們對油條不會陌生,千張也是隔三差五地會吃到,但油條與千張的如此搭配還是第一次看到,第一口咬下去就豎起了大拇指。

我想當然地以為早點鋪老闆是六安人,哪知那位姓談的大姐說她是肥東八鬥人,在這裡做生意已經好幾年了。一年前,一位六安人來買她的油條,建議她可以搭配千張,上面抹上辣醬卷著吃,保證好賣。她試著做了,沒想到一炮打響,許多人吃了以後口口相傳,生意越做越紅火。

見我們聊得投機,旁邊一位同樣賣千張卷油條的馬師傅說:“我是曙光路上最早賣的,早在三年前就聽從一位六安人的建議,連辣醬的做法也是他傳授的。”

我告訴他們,現在六安的大飯店裡把千張卷油條作為一道特色點心,只是做工更加考究。是用那種厚厚的鍋燒千張,油條切成四五寸長,回鍋成老油條。醬是自製的,拌以剁椒、蒜蓉,許多人都是百吃不厭,吃光一份再要一份。

其實辣糊湯在江淮大地是一種常見的吃食,我的家鄉六安叫糊辣湯。小時候最喜歡吃父親做的,原本是春節過後剩下的碎臘肉、碎香腸,那年頭平時吃不到葷腥,待到了春節又一下吃傷了。父母自然是捨不得將剩菜扔了,就剁碎了再加些豆腐丁,攪上兩個雞蛋,勾上粉芡,撒上胡椒,喜歡吃辣的就拌上一勺頭辣椒醬,熱熱辣辣,那種感覺陪伴了我幾十年。

曙光路上的那碗辣糊湯也是風味獨特,那裡面除了常見的海帶、幹子,還有木耳、黃花菜等,湯汁也是用老母雞熬的,將尋常的小吃提升了一個檔次。

魏先生說,曙光路上的油香也別有風味,那是用調好鹹淡的麵糊糊少許倒入橢圓形鐵勺中,加上蘿蔔絲、香蔥,上面再覆蓋上一層麵糊糊入油鍋炸,待炸至兩面金黃,吃到嘴裡外焦裡嫩,十分受人歡迎。

這裡要解釋一下,我們大家經常吃的油香,其實是用米麵加糖炸制的,那是回民的傳統食品,每逢開齋節、 古爾邦節、聖紀節,他們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還要相互贈送,有的家裡過節紀念亡人,有了紅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繼俗。

合肥人習慣把油香稱作油糖餅,而曙光路上的油香就是上海人口中的油墩子。只是略有不同的是,上海的油墩子使用的是發酵面,成品厚實;而合肥的油香使用的是死面,品相薄一些,這樣容易炸熟。

三、

美食是可以流傳的,也是喜歡被交流的。

說到油香和油墩子,讓我想起了天津的耳朵眼炸糕。那是天津三絕食品之一,用優質糯米作皮面,優質紅小豆、赤白砂糖炒製成餡,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形呈扁球狀,淡金黃色,皮外酥脆內軟粘,餡料細膩,香甜適口。

第一次吃到耳朵眼炸糕時,陪同的天津朋友說,這還要感謝合肥人。當年淮軍駐紮在天津衛時,一位軍中伙夫帶來了老家的元宵粉,偶爾一次讓一位叫劉萬春的小商販吃到了,覺得很好吃。他回去後仔細琢磨,結合天津當地人的口味,改良成了炸糕。因為劉記炸糕店緊靠一條只有一米多寬的耳朵眼胡同,他的“增盛成”的官號逐漸被人們遺忘,而“耳朵眼”的綽號卻不脛而走。

同樣的道理也反映在來自於我的老家六安的美食上。那天,我和幾位同事在曙光路採訪,一眼看見路旁的早點攤上有賣千張卷油條的,趕緊上前推薦給同事們。他們對油條不會陌生,千張也是隔三差五地會吃到,但油條與千張的如此搭配還是第一次看到,第一口咬下去就豎起了大拇指。

我想當然地以為早點鋪老闆是六安人,哪知那位姓談的大姐說她是肥東八鬥人,在這裡做生意已經好幾年了。一年前,一位六安人來買她的油條,建議她可以搭配千張,上面抹上辣醬卷著吃,保證好賣。她試著做了,沒想到一炮打響,許多人吃了以後口口相傳,生意越做越紅火。

見我們聊得投機,旁邊一位同樣賣千張卷油條的馬師傅說:“我是曙光路上最早賣的,早在三年前就聽從一位六安人的建議,連辣醬的做法也是他傳授的。”

我告訴他們,現在六安的大飯店裡把千張卷油條作為一道特色點心,只是做工更加考究。是用那種厚厚的鍋燒千張,油條切成四五寸長,回鍋成老油條。醬是自製的,拌以剁椒、蒜蓉,許多人都是百吃不厭,吃光一份再要一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