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姬噲讓國:戰國時期一次完美的顛覆政權事件

網路配圖

戰國中後期, 秦國獨大, 山東六國在蘇秦倡議下合縱禦秦, 但六國間彼此口是心非, 明為盟友實際上彼此利益衝突不斷,

對合縱這一最後救命稻草置若罔聞, 有時甚至要傾覆彼此國家政權。 這其中燕國和齊國的惡劣關係尤甚。

網路配圖

前321年, 姬噲即位為燕王, 姬噲為人崇尚古風, 對上古時期的堯舜禹湯非常仰羨, 自覺自己雖為一國之君, 但能力有限, 燕國在諸侯國中又非常弱小,

自己又沒有方法使燕國強大, 老實善良的燕王噲總不免黯然神傷。 燕國國相子之看到國君如此憂國, 也深受“感動”, 想與其讓國君憂傷不如讓自己分擔承受, 於是趕忙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身在齊國的親家蘇代, 蘇代為蘇秦之弟, 也是有名的縱橫家。 蘇代明瞭子之的意思於是覲見燕王噲, 燕王噲問蘇代齊國能不能稱霸, 蘇代答到齊國不能稱霸, 因為齊國不信任大臣。 燕王噲於是立即得到啟迪, 此後非常敬重國相子之, 子之於是在燕國權力更甚, 子之因此送百金給蘇代。 後燕王噲又在一眾大臣的勸說下讓位與子之, 從此不理政事, 一心要看燕國怎樣在子之的領導下強大起來。 但事與願違, 子之執政3年,
燕國大亂, 民不聊生。 姬噲的兒子原太子平於是于將軍市被密謀推翻子之, 齊宣王見有機可乘, 於是暗同太子平說願作燕國後盾, 讓太子平放心大膽的幹, 於是太子平與子之的軍隊兩相開戰, 由此造成數月災難, 死者達數萬人, 眾人恐懼, 百姓離心。 齊宣王這時才露出真面目, 派軍隊進擊燕國, 此時燕國經數月摧殘已無力應戰, 齊國軍隊勢如破竹攻陷燕國, 燕王噲、子之、太子平等都被齊國軍隊殺死, 齊國軍隊佔領燕國達兩年之久, 後來秦國攻擊齊國, 齊國只好撤出駐燕國軍隊防禦秦國, 太子平之弟職被趙武靈王重兵護衛複燕國, 即為燕昭王。 如果秦不擊齊, 燕國就會提前100多年亡國, 而不是等到秦國統一六國之時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