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考據派:當年日本軍隊口中的“支那”一詞,出自於什麼地方?

在很多抗戰影視劇裡, 關於支那這個詞語一再出現, 例如支那人等等。 在很多愛國憤青的眼裡,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 但對於支那這個詞語的來歷, 很多人卻並不知道。 認真的說, 支那這個詞語本身沒有任何的問題, 問題是使用這個詞語時是什麼心思。 或者說, 是國家夠不夠強大。

支那這個詞語出現於印度, 當時屬於一種代稱

支那這個詞語並不是日本人的發明, 最先使用支那這個詞語的國家是印度。 請注意, 當時印度並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 因為當時中國正處於隋唐時期, 在這一時期, 沒有任何的國家敢於叫板大唐。 其實這一時期, 印度稱大唐為支那沒有任何問題。 例如中國曾經稱羅馬帝國為大秦等等, 這是一種平等交流的稱呼。 支那這個稱呼出現在印度多部佛經和史書中, 尤其是佛經, 經常使用支那。 唐朝僧人在音譯這些佛經時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

例如“西國名大唐為支那者。 ”這說明當時唐朝知道其他國家稱自己為支那, 作為一個世界強國, 唐朝當然不會在意。 所以說, 如果自身國力強盛, 具有充分的自信心, 根本不用在乎別人的稱呼。 當年清廷一直宣稱自己是大清, 問題是周邊各國根本不搭理它。

日本也是一個崇尚佛教的國家, 在唐宋時期, 支那這個詞語跟隨佛經進入了日本。 在日本著名文獻《東大寺要錄》中便出現了支那這個詞語, 在這一時期, 日本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 從唐朝一直到明朝滅亡, 在日本文獻中, 也出現了稱呼中原王朝為支那的情況。 但在這一時期, 日本官方對中原王朝的稱呼以漢土、唐土居多, 偶爾使用支那。 由此可見, 在這一時期, 日本雖然也使用了支那, 但沒有歧視的意味。 真正的變數出現在明治維新時期, 在明治維新的中期, 由於全面的改革, 日本的國力逐步增強。 從1888年開始, 清國、支那取代了唐土、漢土等稱呼。 到了這一時期, 支那已經開始出現歧視的意味。

很多清朝人自己也稱國家為支那

在甲午戰爭之後, 前往日本留學的清朝學生越來越多。 當時日本對清朝的稱呼已經改成了支那, 清朝學生到達日本以後不會不知道。 但由於他們也不清楚支那這個詞語的來歷, 以至於很多清朝學生也稱清朝為支那。

1907年, 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的清朝學生中, 有12人在國籍一欄中填寫了清國, 此外有7人填寫了中華, 最後有18人填寫了支那。 由此可見, 很多青年學生也稱自己的國家為支那。 支那這個詞語真正臭名昭著則是在抗戰時期, 尤其是日本軍隊口中的支那。 其實如果國力強大, 民族擁有自信心, 根本不在乎什麼稱呼。 二戰期間, 希特勒稱蘇聯為伊萬。 在冷戰時期, 蘇聯自己的氫彈也叫伊萬。 由此可見, 蘇聯底氣十足, 根本沒有把一個稱呼當回事(國家遭受長期欺辱後, 再培養民族自信心很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