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袁紹錯過的名將,完全媲美五子良將,卻非常神秘,仿佛失蹤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 說到袁紹, 大部分三國迷都紛紛表示遺憾, 甚至認為一手好牌都被其打爛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 很簡單, 在漢末初期, 袁紹的兵力、財力、地盤, 謀臣團隊都要比曹操強大, 甚至比任何諸侯都要強, 很可惜, 最終在官渡被曹操大敗。 甚至, 手下名將張郃高覽都投奔了曹操。 其實, 在很早之前, 袁紹就錯過了一位大將, 其媲美五子良將, 但卻非常神秘, 仿佛在歷史中失蹤。

這個人到底是誰呢?他叫朱靈, 字文博, 冀州清河國人, 本是袁紹的部將, 是個舍家取義、公私分明之輩, 當然, 也是個非常殘忍的人。 這還得從朱靈當初跟隨袁紹進行的鄃城之戰。 根據《九州春秋》記載:“初, 清河季雍以鄃叛袁紹而降公孫瓚, 瓚遣兵衛之。 紹遣靈攻之。 靈家在城中, 瓚將靈母弟置城上, 誘呼靈。 靈望城涕泣曰:‘丈夫一出身與人, 豈複顧家耶!’遂力戰拔之, 生擒雍而靈家皆死。

這是關於朱靈最早的記載, 一方面看出, 朱靈是個剛毅不拔、舍家取義的人, 同時說明朱靈的殘忍性, 朱靈為了完成袁紹的使命, 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家人全都被公孫瓚所殺。

之後, 朱靈背叛袁紹投靠曹操。 根據《三國志·徐晃傳》記載:“太祖之征陶謙, 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 戰有功。 紹所遣諸將各罷歸, 靈曰:‘靈觀人多矣, 無若曹公者, 此乃真明主也。 今已遇, 複何之?’遂留不去。 所將士卒慕之, 皆隨靈留。 ” 這段記載, 看似簡略, 但很不尋常, 朱靈轉投曹操有很多疑點。

朱靈轉投曹操, 史書也說明了原因, 但此時曹操尚弱, 有覆滅的可能, 曹操雖打敗陶謙。 但張邈、陳宮等以兗州反而迎呂布、袁術, 劉表等虎視眈眈。 陶謙雖敗, 但實力尚存。 朱靈選擇曹操, 一是說明朱靈很有遠見, 另外, 能夠擔起“督三營助太祖”重任的朱靈也深得袁紹器重, 不需要轉投曹操, 投奔曹操確實在人意料之外。

朱靈無疑背叛了袁紹, 另外朱靈的性格值得令人推敲。 朱靈的舉動無疑破壞了曹操與袁紹之間的關係。

跟著曹操之後, 可以說征戰四方, 建安四年(199年), 拒袁術, ;建安九年(204年), 守許南;建安十三年(208年), 征討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 戰渭南, 朱靈隨夏侯淵平定隃糜、汧氐。 建安十七年(212年),屯長安;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西征張魯,抵達陳倉,準備從武都郡進入氐族部落;氐族人擋住道路,曹操派朱靈、張郃等人進攻並擊敗他們。張郃、朱靈為曹操親征漢中的先鋒,又立一功,朱靈此時已與張郃並軀。

在曹操時期,其中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曹洪、夏侯淵七人為宗室重將除外,武將僅有張郃、徐晃、張遼、樂進四人在朱靈之前。在曹丕上位之後,朱靈得到重視,朱靈官拜後將軍,名分上已經與徐晃、張遼、樂進並列,完全可以媲美五子良將。直到,太和二年(228年)秋,朱靈出色地完成曹休支援斷後的任務,但從此之後,匿跡於史書中,非常神秘,仿佛失蹤。

建安十七年(212年),屯長安;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西征張魯,抵達陳倉,準備從武都郡進入氐族部落;氐族人擋住道路,曹操派朱靈、張郃等人進攻並擊敗他們。張郃、朱靈為曹操親征漢中的先鋒,又立一功,朱靈此時已與張郃並軀。

在曹操時期,其中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曹洪、夏侯淵七人為宗室重將除外,武將僅有張郃、徐晃、張遼、樂進四人在朱靈之前。在曹丕上位之後,朱靈得到重視,朱靈官拜後將軍,名分上已經與徐晃、張遼、樂進並列,完全可以媲美五子良將。直到,太和二年(228年)秋,朱靈出色地完成曹休支援斷後的任務,但從此之後,匿跡於史書中,非常神秘,仿佛失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